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复习题 传染病和免疫A卷 附答案

发布 2022-12-30 14:27:28 阅读 4847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a卷)

50分钟,共100分)

一、想想填填(每空1分,共20分)

1.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和个人卫生,消灭等传播疾病或患病的动物,对___很有好处。

答案:苍蝇老鼠蚊子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2.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来看,流行**冒流行时,流感患者是___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是___周围对该病缺乏免疫力的人则是___

答案: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3.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我国**规定,禁止从国外进口血液和血液制品,这在传染病的预防途径上属于。

答案:切断传播途径。

4.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们依靠这种生理功能来识别和。

答案:自己非己。

5.人体的___和___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___和___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由___和___构成的。

答案:**黏膜杀菌物质吞噬细胞免疫器官淋巴细胞。

6.传染病是由___引起的,能在___或___之间传播的疾病。答案:病原体人动物。

7.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它的全称是___答案: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二、自主决策(每小题2分,共20分)8.以下几种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a.多晒太阳,预防佝偻病b.消灭患病动物。

c.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预防细菌性痢疾d.注射卡介苗预防肺结核答案:c

9.传染病的传染源是指。

a.传播疾病的生物或生物媒介b.能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c.各种传染病的病原体d.病人的排泄物和分泌物答案:b

10.某健康人与“非典”患者接触后,虽未患病,但经检查,他已感染了“非典”病毒,此时的他可称为。

a.“非典”患者b.传染源c.病原体d.不具免疫力的人答案:b

11.下面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不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a.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b.对患者进行及早的隔离**c.进行必要的消毒工作d.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答案:b12.曾经有人食用了一种不洁净的毛蚶(一种软体动物)而被感染了甲肝病。在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中,毛蚶及食用毛蚶分别属于。

a.传染源和传播途径b.传播途径、传播途径c.传播途径、传染源和b两项说法均可以答案:a

13.下列有关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淋巴细胞产生b.能与特定的抗原结合c.是一种蛋白质d.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答案:d

14.下列哪一项不是人体的防线a.百白破疫苗的预防作用b.**的屏障作用c.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d.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答案:a

15.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免疫是人体对“自己”和“非己”的识别b.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的c.免疫是人体的一项生理功能d.免疫不能在出生后获得答案:d

16.计划免疫的作用是。

a.使其产生某种抗体,能抵抗所有传染病b.使其产生某种抗原,能抵抗所有传染病c.使其产生某种抗体,能抵抗某种传染病d.使其产生某种抗原,能抵抗某种传染病答案:c

17.天花病毒对人体来说是。

抗原②抗体③传染源④病原体a.①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d

三、思考判断(共5分)

18.人的免疫功能越强,抗病能力就越强,身体就越健康。()答案:×

19.人体的三道防线共同起着非特异性免疫作用。()答案:×

20.抗体一旦产生,就永远存留在人体中,当同样的病原体侵入身体时,就会被抗体所消灭。()

答案:×21.要消灭传染病,就必须同时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答案:×

22.只要不与传染病人接触,就不会得传染病。()答案:×

四、提高拓展(共35分)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23.(14分)阅读下列有关炭疽病的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牛、马、羊等草食牲畜最易得此病,主要症状为高热、黏膜紫黑、呼吸困难等,常常来不及医治而死。尸体应烧毁或深埋。健畜每年接种减毒的炭疽杆菌菌苗。

由于接触病畜的皮毛或进食未煮熟的病畜肉类可引起人类炭疽病,以**炭疽最为常见。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对炭疽病进行过深入研究,发明了制造疫苗的方法和预防接种,从而使免疫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1)经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后,病原体毒性减低,称为它不具备感染性,经注射、口服、鼻吸等方法进入健畜体内,使健畜体内产生相应的从而获得免疫,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

2)带菌的牛、羊等对健康人来说是___健康人可以称为___病畜尸体烧毁或深埋属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

3)按传播途径分,炭疽病是一种___传染病。答案:(1)抗原抗体人工免疫(2)传染源易感人群(或易感者)控制传染源(3)体表(或接触)

24.(6分)将人体的防御作用与对应的三道防线用线连接起来。①**和黏膜的阻挡作用a.

第一道防线②体液杀菌物质的溶菌作用③免疫器官的作用④呼吸道纤毛的清扫作用b.第二道防线⑤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作用⑥淋巴细胞的作用c.第三道防线①—a②—b③—c④—a⑤—b⑥—c

25.(7分)某家庭中,父亲是肺结核病患者,女儿出生后立即接种了卡介苗,儿子因故没有接种卡介苗。一年后体检发现,儿子患了肺结核,女儿肺部正常,未见有结核杆菌。据此回答:

1)(2分)引起肺结核病的病原体是___在分类学上它属于2)(3分)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来看:父亲是___儿子患病前属于___患病以后是___

3)(2分)女儿没有患病的具体原因是什么?答案:c肺结核病的免疫力。

26.(8分)假如通过计划免疫工作,已经使某一种传染病在我国终止了传播,是否可以确定这种传染病在我国已经被消灭?如果可以确定,你认为可以在计划免疫项目中取消相应的疫苗吗?

答案:不能确定这种传染病已经在我国被消灭。因为有些传染病的病原体(细菌、病毒或寄生虫)能够在人体内或其他环境中潜伏很多年;不能在计划免疫项目中取消相应的疫苗,因为这种传染病有可能会再次出现,还可从国外传到我国。

五、实验**(共20分)

27.(10分)法国一科学家在研究牲口炭疽病时,进行了如下实验:把供实验用的绵羊分为甲、乙两组。

甲组绵羊用毒性已削弱的炭疽病的病原体注射,它们感染后没有发病;乙组没有进行注射。10天后,对甲、乙两组绵羊同时注射毒性极强的炭疽病病原菌,经过一段时间后,甲组的绵羊全部正常生活,而乙组的绵羊全部死亡。请分析回答:

1)实验中甲组绵羊在第二次注射后没有发病,这一现象属于免疫,其原因是。

2)甲组绵羊第一次注射的是毒性较弱的炭疽病病原体,它进入羊体作为___起。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作用,使体内产生具有免疫力的物质,这种物质的化学成分是___

3)乙组绵羊在实验中起的作用是___答案:(1)特异性第一次注射毒性已削弱的病原体,使体内产生了抗体(2)抗原特殊蛋白质(3)对照。

28.(10分)小王的朋友在乡下打了一条狗,煮熟了邀他来吃狗肉。不久朋友患了狂犬病而死了,小王则一切正常。请分析上述事实,回答有关问题:

1)为什么小王的朋友死亡而小王则安然无恙?

2)根据以上事实,对那些饲养、屠宰和加工人员、兽医等与动物密切接触的人员应采取什么措施,以保证他们的安全?

答案:(1)狂犬病是一种接触传染病,小王的朋友在打狗、加工的过程中直接与狗接触而感染了狂犬病毒,而小王只是吃了煮熟了的狗肉,其病毒在煮的过程中已被杀死,故没有感染该病毒。(2)进行预防接种,使他们得到相应的免疫力。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期中复习题

2.观察鸟卵的结构时,可以根据的特征,判断卵是否受精。3.鸟卵的外面坚硬的可以防止卵内水分大量散失。4.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孵卵和育雏几个阶段。5.亲鸟给雏鸟喂食说明鸟类正在进行繁殖过程中的行为。第二章第一节。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 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 2.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和而...

八年级生物下册复习题

八年级生物会考复习。基本知识 1 酒酿是 发酵的产物。酿制酒酿的适宜温度是酸奶是 发酵的产物。青霉素是从 的培养液中提取出来的。味精需要 生产沼气需要 2 食品腐败的原因是食品保存的原理是。3 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等。4 现代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等。5 在 巨型小鼠 中外源基因是 在 转基因抗虫烟草 中...

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题

一 单项选择题。1 关于鱼尾鳍的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维持鱼体平衡 b 维持鱼体的直立状态。c 帮助鱼体转换方向 d 产生前进动力,控制前进方向。2 下列水生动物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a 海葵 b 珊瑚虫 c 章鱼 d 虾类。3 大雨过后,蚯蚓往往要爬到地面上是因为 a 蚯蚓喜欢干燥的环境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