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识记戊戌变法的时间、序幕、及内容、戊戌变法的主要代表,知道维新派创办的政治团体强学会和主要刊物 《万国公报》;理解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结合课文,利用新闻报道、分角色朗读、宣传画**等各种历史资料,采用体验学习、分组讨论、等方式,组织学生阅读分析、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维新人士变法图强的斗争意识和义无反顾的英勇气概;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激发学生爱国之情,树立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2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历史事物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以及比较能力都有所提高,同时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因此,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学习的能力。
由于课本知识所呈现的内容较少,学生对课本中所出现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改革内容不易理解,对君王立宪制等名词比较陌生。需要让学生加深理解。
3重点难点。
重点:1.公车上书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
2.“百日维新”。
难点: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新设计。
复习导入: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从洋务派的目的是什么?洋务运动具有什么样性质?(是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从封建统治者的目的来看,洋务运动是失败了。但是它却在客观上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失败了,但是中华民族还有许多爱国知识分子不甘落后挨打,继续展开挽救民族危机的活动,并一度形成波及全国的大规模运动,比如今天讲的洋务运动。
组织学生学习和**新课。
一、公车上书。
1、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公车”(应试举人)要求拒签《马关条约》?(提示学生从条约危害性和“公车”爱国情感方面分析)
2、为什么人们还同时要求变法?(提示学生从帝国主义的侵略、清**的内部矛盾、人民起义、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等方面进行思考)
小结、过渡:中华民族具有优良的爱国传统,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紧急关头,民族的精英分子总会登高一呼,力图扭转颓势。所以,洋务运动刚刚失败,“公车上书”就接踵而至,它冲破了长期以来的沉闷局面,造就了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运动的领袖人物,拉开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序幕。
二、百日维新。
1、公车上书后百日维新前,康有为和梁启超有哪些主要的维新活动?(创办《万国公报》宣传变法,组织政治团体“强国会”,上书光绪帝等)
2、光绪帝按照维新派的意图,所颁布的法令有哪些主要内容?(先组织学生集体朗读,然后讨论回答:
a.怎样改革**机构?为什么没有兴民权、设议院、立宪法等措施?
b.在开办企业和新式学校方面有什么措施?能起多大的作用?
c.在思想文化和国防军事方面有什么措施?引起哪些变化?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这些法令对顽固派作了重大让步,说明维新派没有实权,显得十分软弱。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顽固派虽然掌握实权,势力强大,但他们毕竟阻挡不了历史前进的趋势,不得不让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管理,不得不同意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不得不放松**控制,准许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等等。)
3、请出几位组学生,根据30页第2段“阅读文字”和32页“自由阅读卡”的内容,表演康有为与荣禄在总理衙门的那一场对话以及康有为与自己女儿的对话。(教师可以通过“画外音”形式进行启发引导,调控课堂纪律和氛围)
4、想一想,当时社会上哪些人赞成维新变法?哪些人反对?哪些人无所谓?
造成什么后果?(资产阶级维新派、开明的地主官僚和知识分子、不愿意当“亡国之君”的光绪帝等人赞成;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顽固派反对;广大的缺乏文化知识的农民、手工业者等“社会底层”无所谓。因此,手中握有实权的顽固派很轻松地扼杀了这场维新变法运动。
)5、根据32页“活动与**”:维新派要杀的“贼”指哪些人?(清**中阻挠维新变法的顽固派)他们为什么觉得“无力回天”?
(实权掌握在顽固派手里)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他愿意为变法流血牺牲以唤起民族觉醒,品格高尚)
6、根据31页“动脑筋”:你同意谁说的意见?为什么?
(赋于学生人格多元化的选择权,允许他们自圆其说。但是教师也可以进一步设问:他的献身精神对后人有什么激励作用吗?
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领袖脱逃后,有没有继续斗争?由此对学生进行正面导向)
7、有人说:“袁世凯出卖维新派只是一种偶然现象。如果袁世凯站到光绪帝一边,中国早就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了。
”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亮出你的理由。(让学生讨论,不必统一答案。
如果得不出结论也无妨,可以介绍123页的《附录》给学生查找有关资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巩固小结:1、为什么戊戌变法又叫做“百日维新”?(变法法令的颁布,从2023年6月到9月,前后只经历了103天就被顽固派扼杀了,所以叫“百日维新”。
实际上,维新变法运动从2023年“公车上书”就开始了。)
2、指导学生当堂完成课本第38页选择题:应选b(2023年——《马关条约》引发“公车上书”)提醒学生预习第8课《辛亥革命》
初中历史鲁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初中历史八年级 上 第五单元学业测试。一 选择题。1 珍妮纺纱开先河,蒸汽推动世界波 所反映的是。a 新航路开辟 b 工业革命c 第二次工业革命 d 第三次科技革命。2 右图反映了英国的经济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资产阶级革命胜利 b 拥有世界市场 c 原料产地遍布全球 d 工业革命推动...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
1 下图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2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3 解放 1949年 前,上海水泥厂生产能力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 实行公私合营后的1956年,生产能力超过了设计能力的40 与此变化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4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其核心是 5 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
大麦地中心学校2018年春季初中历史统编教材网络培训心得体会。教师 李有发。2018年3月20月我很有荣幸参加了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统编教材网络培训。本次培训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上午8 45 11 30由李伟科专家进行对八年级历史下册做简介分析。第二阶段下午14 00 16 00由王纯专家以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