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

发布 2022-12-26 09:49:28 阅读 9229

物理意义: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顿。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地理位置有关,即质量越大,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在地球上,越靠近赤道,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小,越靠近两极,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

4施力物体: 地球。

5 重力方向: 竖直向下 ,应用:重垂线。

原理: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性质制成的。

作用:检查墙壁是否竖直,桌面是否水平。

6作用点:重心(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7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在受力物体上画力的示意图时,常常把力的作用点画在重心上。同一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时,作用点也都画在重心上。

第八章运动和力。

8.1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控制变量法),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有相同的速度;阻力的大小用小车在木板上滑动的距离的长短来体现**化法)。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事实和科学推理得出的,它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

4、惯性。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

性质: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

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力的作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形状、速度、物体是否受力等因素无关。

防止惯性的现象:汽车安装安全气襄, 汽车安装安全带。

利用惯性的现象:跳远助跑可提高成绩, 拍打衣服可除尘。

解释现象:例: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为何向汽车行驶的方向倾倒?

答:汽车刹车前,乘客与汽车一起处于运动状态,当刹车时,乘客的脚由于受摩擦力作用,随汽车突然停止,而乘客的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运动,所以…….

8.2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称为平衡状态。

2、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力叫平衡力。

3、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同物、等大、反向、同线)

4、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根据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当物体不受任何力作用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

当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

当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1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

注意:在判断物体受平衡力时,要注意先判断物体在什么方向(水平方向还是竖直方向)处于平衡状态,然后才能判断物体在什么方向受到平衡力。

当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加速或减速运动、方向改变)时,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5、物体保持平衡状态的条件:不受力或受平衡力。

6、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8.3摩擦力。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2产生条件:a、物体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b、 发生相对运动或将要发生相对运动 。

3种类:a、滑动摩擦 b静摩擦、c滚动摩擦。

4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大小的因素: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

5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6测量摩擦力方法:

用弹簧测力计拉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相等(控制变量法)

原理: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物体在水平方向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平衡)

7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a、增大压力 b、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

8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a、减少压力 b.减少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c、 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d、 使两接触面分离(加润滑油 )。

第九章压强。

9.1、压强:

压力。1、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2、方向:垂直于受力面。

3、作用点:作用在受力面上。

4、大小:只有当物体在水平面时自然静止时,物体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才与物体受至的重力在数值上相等,有:f=g=mg但压力并不是重力。

压强。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公式: p=f/s

4、单位:帕斯卡(pa) 1pa = 1n/m2

意义:表示物体(地面、桌面等)在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

5、增大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力举例:用力切菜易切断。

2)减小受力面积举例:磨刀不误砍柴功。

6、减小压强的方法: 1)减小压力举例:车辆行驶要限载。

2)增大受力面积举例:铁轨铺在路枕上。

9.2、液体压强。

1、产生原因: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对支持它的容器底部有压强;

液体具有流动性,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2、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有压强, 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各个方向的压强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大;

3)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是相等;

4)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 压强越大。

3、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

注意: 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 而与液体的体积、质量无关。与浸入液体中物体的密度无关(深度不是高度)

当固体的形状是柱体时,压强也可以用此公式进行推算。

计算液体对容器的压力时,必须先由公式p=ρgh算出压强,再由公式 p=f/s,得到压力 f=ps 。

4、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

特点: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 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即各容器的液体深度总是相等。

应用举例: 船闸、茶壶、锅炉的水位计。

9.3、大气压强。

1、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气体受到重力,且有流动性,故能向各个方向对浸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3、著名的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其它证明大气压存在的现象:吸盘挂衣钩能紧贴在墙上、利用吸管吸饮料。

4、首次准确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

一标准大气压等于76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即p0=1.013×105pa,在粗略计算时,标准大气压可以取105帕斯卡,约支持10m高的水柱。

5、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海拔3000米内,每升高10m,大气压就减小100pa;大气压还受气候的影响。

6、气压计和种类:水银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无液气压计)

7、大气压的应用实例:抽水机抽水、用吸管吸饮料、注射器吸药液。

8、液体的沸点随液体表面的气压增大而增大。(应用:高压锅)

9.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物理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

2.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3.应用:1)乘客候车要站在安全线外;

2)飞机机翼做成流线型,上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比下表面快,因而上表面压强小,下表面压强大,在机翼上下表面就存在着压强差,从而获得向上的升力;

第十章浮力。

10.1浮力(f浮)

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会受到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2、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3、产生原因: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4、在**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10.2阿基米德原理。

1.实验: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1,小桶所受的重力g2;

②把物体浸入液体,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1,(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g1-f1)并且收集物体所排开的液体;

3 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总重力g3,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g排=g3-g2。

2.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3.公式:f浮=g排=ρ液**排。

4.从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的只决定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液的体积(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形状、密度、质量、体积、及在液体的深度、运动状态无关。

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1、物体的浮沉条件:

2.浮力的应用。

1)轮船是采用空心的方法来增大浮力的。轮船的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由于水的密度变大,轮船浸入水的体积会变小,所以会上浮一些,但是受到的浮力不变(始终等于轮船所受的重力)。

2)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或下潜。

3)气球和飞艇是靠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来实现升空的;靠改变自身体积的大小来改变浮力的。

4)密度计是漂浮在液面上来工作的,它的刻度是“上小下大”。

4、浮力的计算:

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称量法:f浮=g物-f拉(当题目**现弹簧测力计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

漂浮悬浮法:f浮=g物。

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g排=ρ液**排(当题目**现体积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一、功。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1)有力无距离:“劳而无功”之一,如搬石头未搬动;

2)有力,也有距离,但力的方向和距离垂直:“劳而无功”之二,如手提水桶在水平面上走动。

3)有距离无力:(“不劳无功”),如物体在光滑平面上自由滑动,足球踢一脚后运动;

3、功的计算:物体上的力与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公式 各量单位—w:j(焦耳)f:n(牛顿) s:m(米) p:w(瓦特) t:s(秒)

4、国际单位:将n·m称为焦耳简称焦,符号(j) 1j=1 n·m

把一个鸡蛋举高1m ,做的功大约是0.5 j 。

5、公式应用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

公式中的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且与力对应。

2019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 热机知识点教育

多阅读和积累,可以使学生增长知识,使学生在学习中做到举一反三。在此查字典物理网为您提供热机知识点,希望给您学习带来帮助,使您学习更上一层楼!1 内燃机及其工作原理 将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内能,又通过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按燃烧燃料的不同,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 柴油机等。1 汽油机和柴油机都是...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

第7章力。第1节力。1.力的定义。2.力的产生条件。3.力的作用是举例说明 4.力的作用效果。第2节力的描述。1.力的三要素是什么?2.力的单位是什么?1n相当于多大?3.力的示意图,力的图示。第3节弹力弹簧测力计。1.弹力的定义。2.弹力的方向。第4节重力。1.重力的定义。2.重力的方向及其大小。...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

e 指针稳定后再读数,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第三节重力 1产生原因 由于地球与物体间存在吸引力。2定义 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用字母 g 表示。3重力的大小 1 又叫重量 物重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计算公式 g mg 其中g 9.8n kg 物理意义 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