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复习提纲(八上)
第14章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
1、 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是由血管、心脏、血液组成。
2、 血管的类型: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3、 “把脉”(切脉) “脉”指的是桡动脉。手臂上的“青筋”是静脉。脉搏指的是动脉的跳动。
4、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做心率。心率与脉搏一致。扁鹊发明了切脉。
5、心脏(1)位置:胸腔**偏左下方(拳头大小)
(2)结构:由心肌构成。
四个腔:左心房---连接肺静脉。
左心室---连接主动脉(壁最厚)
右心房---连接上、下腔静脉。
右心室---连接肺动脉。
瓣膜:房室瓣(连通同侧心房和心室,使血液从心房流入心室)
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使血液从心室流入动脉)
3)功能:心脏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使心脏不停地跳动,推动了血液流过全身的血管。心肌收缩时,血液流出心脏; 心肌舒张时,血液流入心脏。
6、在血液中逐渐入适量的抗凝剂,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分层现象,上层几乎透明的液体是血浆,中层一层白色物质,这主要是白细胞和血小板。下层红色不透明的液体中有红细胞。
7、血液的组成:血浆和血细胞。血浆与血清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浆中含有纤维蛋白原。
血浆的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和无机盐、二氧化碳、尿素等。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细胞的类型: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
8、血液呈红色是因为红细胞中含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容易分离。
9、①从平原到高海拔地区,在最初几天里,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增多,这样就可以有更多的血红蛋白与氧结合,以满足人体对氧的需要。
人体内红细胞的数量或者血红蛋白的含量低于正常值时,可能患有贫血症可多吃含铁和蛋白质的食物。
③发炎(白血病)白细胞数目增多。
10、人的血型一般可分为:a型、b型、ab型、0型。
输血的原则:同型血相输。血型不和,会引起红细胞凝集,堵塞毛细血管。
义务献血即无偿献血。一次献血200~400ml,不会影响健康。
人体血量:**体重7%--8% ;一个60kg的人,血量在4---5升。
11、人体的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这两部分血液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且通过心脏连通在一起,组成完整的人体血液循环途径。
体循环的过程: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当血液流经身体各部分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氧气和养料输送给细胞,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
血液也就从动脉血转变为静脉血。
肺循环的过程: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二氧化碳进入肺泡内经呼吸道排出体外,肺泡内氧进入血液静脉血转变为动脉血。
12、肺动脉(静脉血),肺静脉(动脉血) 静脉注射:先体循环,再肺循环,再体循环。
13、血液在血管中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叫做血压。(体循环中动脉血压)
14、心脏收缩压12-18.7 kpa低于12 kpa为低血压,心脏舒张压8--12 kpa高于12kpa为高血压。少吃含胆固醇和脂肪的食物,参加体育锻炼可预防高血压。
15、某人的左心室每次射向主动脉的血量为70ml,此人的脉搏为70次/分,则:(1)它的心输出量为4900ml。 (2)心律为70次/分。
16、人体将体内的尿素、多余的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
排泄的途径:①以尿液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大部分水,尿素,无机盐)
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少量水)
以汗液的形式,通过**排出。(小部分水,少量无机盐,尿素)
17、人体的泌尿系统组成: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其中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是最重要的。
18、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
19、尿液的形成:人体血液中部分(除了血细胞和蛋白质外不能滤过,血液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流经肾小球时经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在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全部的葡萄糖、部分无机盐和大部分水,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送回血液。
尿液**现蛋白质、血细胞说明肾小球滤过作用有问题;尿液出现葡萄糖说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出现问题。
尿液形成是连续的,而尿液排出是间断的(膀胱);原尿量远远大于尿液量(肾小管的重吸收)
20、尿液的排出:肾脏形成的尿液经肾盂、输尿管,流入膀胱,再经过尿道排出体外。
21、汗液是由汗腺分泌形成的,汗液中含有尿素、水和无机盐等物质,通过导管排出体外。
第15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1、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构**体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它的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突起又分为轴突和树突。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并传到兴奋。
轴突和树突以及外面套着的髓鞘组成神经纤维。
2、人体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
脑和脊髓里神经元细胞体密集的部位色泽灰暗叫做灰质。脑和脊髓里神经纤维密集的部位色泽白亮,叫做白质。
大脑的表面是灰质,又叫大脑皮层,大脑内部是白质,它可以联系左右两个大脑半球并将大脑和小脑、脑干、脊髓联系起来。
脊髓的表面是白质,起传导作用,中间是蝶形的灰质,灰质中有低级的神经中枢,大脑皮质上有很多的沟和回,增加了大脑的表面积和神经元的数目。
3、动物和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有些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叫做非条件反射(脊髓、脑干)。
有些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形成的,叫做条性反射(大脑皮层)。条件反射是一种比较高级的神经调节方式,是在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的参与下完成的。人类由于大脑皮层具有语言中枢,因此还能建立对语言、文字所发生的条件反射,这是有别于其他动物的。
4、反射弧是反射发生的神经结构,也就是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它包含五个基本环节: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5、膝跳反射的感受器是膝盖下方的韧带,效应器是大腿肌,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内。
6、人体要完成一项反射活动时,必须保持反射弧结构的完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反射活动就不能正常进行。
7、眼由眼球和眼球附属结构组成。眼球的附属结构包括眼睑、睫毛、结膜、泪器(泪腺、泪管)、眼肌等。泪腺能分泌泪液,泪液内有溶菌酶,具杀菌作用。
沙眼和急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常见的传染性极强的眼病,发病部位通常在结膜。
眼球的主要结构包括:
8、视觉的形成:物体反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成像于视网膜(感光细胞兴奋)→视神经→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形成视觉。(与视觉形成有关的结构的主要结构是角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和视网膜。
)9、晶状体凸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经过长,结果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看不清楚远处物体,形成近视。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晶状体凸度过小或眼球的前后经过短,结果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看不清楚近处物体,形成远视。远视眼可佩带凸透镜。
10、看近处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
看远处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曲度变小。
11、近视预防措施:三要四不看。
12、耳的结构。
13、听觉的形成:声波→耳廓(收集)→外耳道→鼓膜(振动)→听小骨(传递放大)→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抠→形成听觉。
14、耳的卫生保健:
长期在噪声环境里生活的人,听觉会受到影响,并容易患神经衰弱、高血压等疾病。
不要用尖锐的器具掏耳朵,以免戳伤外耳道和骨膜。
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或闭嘴堵耳,以维持鼓膜两侧的大气压的平衡,防止震破鼓膜;
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就诊,以免引起中耳炎;
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其感染。
15、人体的腺体有两种:一种有导管,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叫做外分泌腺(例如:汗腺、唾液腺、皮脂腺、胃腺、肠腺属于外分泌腺)。
另一种无导管,分泌物是激素直接进入腺体的毛细血管,这类腺体叫做内分泌腺。
18、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在人体血液中含量很少,但是作用很大,对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等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神经系统对人体各项生理活动起主要调节作用,激素通过血液循环液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
19、人体主要内分泌腺:
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可以调节人体生长发育,幼年时期分泌不足导致侏儒症,分泌过多导致巨人症。成年分泌过多,指端肥大症。
复习提纲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第三部分中国地理之八上 提纲请保管好 一 中国地理位置 优越性。1 位于东半球 北半球。2 亚欧大陆东部 亚洲东部 东临太平洋 太平洋西岸 海陆兼备。3 大部分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气候适宜 热量充足。4.邻国。俄罗斯 蒙古 哈萨克斯坦。印度 越南 菲律宾。日本 韩国 朝鲜。5.临海。a...
八年级复习提纲
第5章中国的地理差异。1 在图中填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以及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 生活的影响。表一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差异。附 表二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异。第6章认识省级区域。2 知道下列城市的典型特点。北京 北京位于背靠面向。全国和中心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 ...
八年级复习提纲
八年级 上 复习题1 一 第一单元生字积累。一 给加点字注音。锐不可当 疟疾 仄歪 转弯抹角 瓦砾 箱箧 荒谬 阻遏 拂晓 绥靖 赃物 二 写汉字。ku 退 xi 气寒噤 j 躬颤w iw i制c i 肃m 张 失措眼花 乱罪 祸首 然无存。二 桃花源记 复习题。一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缘溪行 芳草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