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德育案例

发布 2022-12-18 21:07:28 阅读 4264

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道德教育。

案例呈现】片段一:

印度是一个水旱灾害严重的国家。在分析印度水旱灾害成因后,我引导:我国也经常发生水灾,今年年初甚至出现了严重的雪灾。

你能查资料来分析我国雪灾发生的原因吗?当水灾发生了,当雪灾发生了,你将会……,请以当雪灾(水灾)来了,我将会……写一篇小文章。可以收集一些抗灾救灾的感人例子。

通过收集资料,通过写文章,渗透初中地理中的环境道德教育。

片段二:在学习了《日本》和《美国》后。通过文本阅读,通过**介绍,学生了解到日本资源贫乏,但经济发达。

他们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在进行着“节能减排”的工作,而且卓有成效。而《美国》是一资源大国,是一经济大国,但是他们却不知节制,大肆挥霍,过着奢侈的生活。美国人对资源的严重浪费使学生感触很深。

环境影响我们的生活,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影响着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声誉。因而,我借此机会请学生写了篇关于环保的小**。以**的形式,宣传环保。

【理论点拨】

一、目前环境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学校,虽然已经重视了环境科学知识教育,但是环境道德教育相当薄弱。经调查,早中晚三餐,学生经常有大量的剩菜剩饭倒掉;学校的垃圾箱分**垃圾及不可**垃圾两类,但学生不知是分不清垃圾种类还是故意的,垃圾从不按规定仍;学校的地板上保洁阿姨拖得干干净净,总有那么一些学校在上面“画画”。学校费劲心思,在显眼处张贴了环境保护的标语、**,但作用甚微。

学生并不是不懂,更多地是装着不懂。原因在环保意识薄弱。学校环境道德教育在教学中渗透不够。

二 .初中地理教学应担负起环境道德教育的重任。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自产业革命以来,人类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特别是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大大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但另一方面,人类共同面临着人口剧增、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而且这些问题还在不断扩大和加深。因此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走过的历程,从而认识到必须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地球上60多亿人的命运,因此,环境保护已成为新世纪的主题,好的环境需要靠全世界的每一个人都来关心、爱护。人们环境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左右着人们的行动,青少年时期所受的教育对于一个人环境道德观念的形成至关重要。目前,中学生环境道德现状不容乐观,初中地理教材蕴涵着大量的环境道德教育内容,充分发挥初中地理教学德育主阵地作用,在中学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的环境道德教育,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广大地理教师应积极承担起环境道德教育的重任。

三、环境道德教育的意义。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们越来越感觉到人类所居住的地球更小了,这与我们今天通常讲的近代史,地球村的概念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接受。一些人更加敢于明目张胆地将村集体的树木锯为己有。人类比过去更容易认识自己实际上只能是以一个“类”而存在的,引用生动、具体、恰当的实例,认识人类的共同利益,他一般期望在已有个人经济成就的基础上,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在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保护地球,努力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必将作为人类共同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而日益为更广泛的人群所接受。一旦外界条件改变,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而应该说发现了某定律,人均占有资源又远在世界平均水平之下,即使美国历史短,保护环境的任务尤其艰巨。也是十分必要的。

【解决策略】

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环境道德教育呢?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环境道德教育目标。

初中《地理》中的环境教育及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区域地理教学中都有所体现。目标是核心,一切行动都是围绕目标进行的。在区域地理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渗透环境道德教育,我制定了这样的目标:

1、能了解区域环境问题的现状;2、能分析自己感触最深的环境问题,从而进行调查研究,体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列举我国资源和环境形势的有关数据,说明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初中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环境道德及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二、挖掘地理教材中环境道德资源。

领悟《地理新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认真挖掘地理教材、教参等材料中的环境道德资源。如【案例呈现】中的案例。不仅这两个案例,其它,如《水资源》、《中东》、《台湾》等案例中都能渗透环境道德教育。

在进行环境道德教育时,我们可以建议学生走进图书馆、登录互联网,自主学习感悟环境保护的重要。通过了解环境知识,增强环境保护的忧患意识和紧迫感、责任感。

三、在社会实践中体会环境道德。

地理教学具有实践性、开放性、**性等特点,而实践性是占主导地位。在社会调查、在野外考察这些实践活动中,我们能够抓时机渗透环境道德教育。

例如:在进行乡土地理教学中,在校内,我们可以组织这样的调查活动:调查学校的食堂剩饭剩菜情况;调查学校垃圾分类情况;调查食堂用水情况;调查学校用电情况等。

通过调查,了解“节能”的意义。在校外,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调查工厂的污水排放情况;调查城市噪音情况;调查城市汽车尾气排放情况等等。通过调查,了解“减排”的意义。

初中课程德育优秀案例评选。

孙集一中。朱建红。

20xx年7月。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案例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 珠江三角洲。教学案例 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地位作用。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说明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及其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2 归纳珠江三角洲主要产业部门及经济发展特点并能分析其成因,理解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能力目标 1 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地理图表的分析能力和对地...

八年级数学德育教学案例

中学2011 2012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数学德育教学案例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教学建议。德育过程既是说理 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为此,本节重难点设置为 1.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重点分析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

八年级案例

八年级 男生 女生 教学案例。梁乃英。案例 在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上册 男生 女生 的教学时,设计了歌词的欣赏与改编这一活动,在 的选择上,选择了一些学生喜欢听 喜欢唱 有教育意义的歌曲。如 第一时间 对面的女孩看过来 我是女生 女孩的心思你别猜 等等,欣赏完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任选其中的一首作为改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