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苏科版

发布 2022-12-16 21:56:28 阅读 4122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八年级物理抽测试卷(2)

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

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

a.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厚度约为5cm b.人步行速度约4km/h

.洗澡水的温度是100正常人心脏跳动1次时间约0.2s

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情景,说法不正确的是( )

.甲实验说明液体能传声 b.乙实验说明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丙实验说明声能传递信息 d.丁图中马路边的隔音板阻隔噪声

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在马路边设置自动噪声监测仪来阻断噪声的传播。

.“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调来判断说话者.

.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

4.在大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先汽化,后液化b.先熔化,后凝固 c.先升华,后凝华 d.先蒸发,后沸腾。

5.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春天,雾绕群峰b.夏天,雨笼山峦c.秋天,霜打枝头 d.冬天,冰封雪飘。

6.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7.如图所示下列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bcd8.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

.“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

.“人画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9.观察如图所示的漫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看到的“水底”比实际的水底浅

b、人看到的“水底”是虚像

c、人能看到水底是因为光线从空气射向水中。

d、人产生了错误的判断是由于光的折射导致的。

10.下面是晓丽从生活中收集到的一些光现象实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甲隔着放大镜看物体,物体总是放大的。

.图乙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

.图丙凸透镜只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

.图丁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对着看到的鱼叉。

16.一个雨后的晚上,天刚放晴,地面虽干,但仍有不少水潭,为了不致踩在水潭里,下面四个判断方法正确的是。

a.迎着月光走时,地面上发亮处是水潭 b.迎着月光走时,地面上暗处是水潭。

c.背着月光走时,地面上发亮处是水潭 d.背着月光走时,地面上暗处是水潭。

11.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 )

.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

.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12.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4.很多动物为了适应生存的环境,进化出符合一定物理知识的身体部位.蝙蝠的眼睛功能虽已退化,但可利用其头部发出的发现和捕捉昆虫.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

15.如图甲中体温计的示数是水银液柱较细难以读数,因此体温计做成外有凸起的弧形玻璃面,横截面如图乙所示,看清体温计中液柱的位置应沿b方向观察,这是利用凸透镜成放大的像的原理.

16.全球气候逐渐变暖,这是效应不断加剧带来的后果;在冬天雪后融雪时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这主要是因为雪在熔化过程中要热;人工降雨时利用干冰填物态变化)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的温度降低最终形成降雨.

17.一只湖鸥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湖鸥距水面3m时,它在湖面的“倒影”是选填“实”或“虚”)像,该“倒影”距湖鸥m.当湖鸥冲向湖面猎食的过程中,它的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18.雪糕是大家都喜爱吃的冷饮.夏天当我们吃雪糕。

时撕下包装纸会发现冒“白气”,实际上“白气”是。

雪糕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根据你的观察,雪糕冒出的“白气”符合实际的是如图中的 .

20.小华在一家商场通过光亮的瓷砖地面看到了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她看到的其实是吊灯的填“虚”或“实”)像.如果吊灯到地面的距离是6m,则像到地面的距离为m.小华发现通过地毯就看不到吊灯的像,这是因为光照射到地毯时发生了填“镜面”或“漫”)反射.

2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40m/s,表示1秒钟内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某次下雷雨,小明看到闪电5秒后听到雷声,则发生雷击处离小明有m.

三、解答题:(每空1分,共52分)

22.(6分)(1)如图甲,平面镜前的一个发光点s所发出的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已经被画出,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并找到发光点s的位置.

2)如图乙,凸透镜的焦距为1.50cm,o为透镜的光心.请按照实际尺寸标出凸透镜右侧焦点f的位置,并画出图中入射光线所对应的折射光线.

3)完成图丙中的光路图.

23.(4分)冰海沉船”的电影描述的是2023年一艘名叫“泰坦尼克号”的大海船,因为跟冰山相撞而沉没的悲剧,为了避免悲剧的重演,科学家利用“超声波单向传播性好”的特点制成了声呐装置安装在船上,利用它能较早地发现冰山或暗礁的存在.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m/s.

1)如果航船的声呐装置发出的信号遇到冰山返回经6s被接收到,则冰山到船的距离至少有多远?

2)这种装置可用来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吗?为什么?

25.(6分)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将a和b一前一后竖直立在直尺上.

1)实验时点燃蜡烛a,并在玻璃板后面移动没有点燃的蜡烛b,当时,b的位置即为a的像所在的位置.若移去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位置放置一光屏,则在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2)实验中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关系;两段蜡烛相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3)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填“能”或“不能”)进行,因为。

26.(10分)下表是某同学做海波熔化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

1)根据**中的数据在下边图中完成海波的熔化曲线.

2)请你通过分析**中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海波属于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

在0min~8min的时间内海波所处状态为 __态,这个过程是过程;(填“吸热”或“放热”)

在8min~10min是海波的过程,此过程。

是过程(填“吸热”或“放热”),海波处于状态;

从第min开始海波的温度又继续上升,此时海波所处的状态为态.

27、(12分)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请指出他们在实验中两个错误之处。

2)实验过程中主要观察。

3)为了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的。

措施有 (写出两种。

4)如图(甲)(乙)所示,图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5)如下表是本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温度记录则该地水的沸点为 ℃,当地的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6)如下图所示,是三位同学作出水的沸腾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

7)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可以看到沸腾现象在液体的同时发生,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热。

28.(8分)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小莉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约是cm.

2)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如图所示,若要使烛焰在光屏中心成像,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选填“上”或“下”)移动.

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道倒立清晰的实像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苏科版

八年级期未统一考试物理试题。一 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a 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厚度约为5cm 人步行速度约4km h 洗澡水的温度是100正常人心脏跳动1次时间约0.2s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情景,说法不正确的是 甲实验说明液体能传声 乙实验说明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卷面分100分,答题时间100分钟 一 填空 每空1分,共35分 1 马虎同学在做了一些测量后忘了在记录的数据后面标明单位,请你帮他补上 某同学的身高15.8物理课本的长度是25热水瓶的容积为2.5 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太阳 月亮 萤火虫中不是光源的是。3 雷雨天,某人看到闪电后5s才听到雷声...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一

宜兴外国语学校初二物理期末复习一。班级 姓名。一 选择题 每题2分共24分 1 某中学生的信息档案中错误的信息是。a 身高1.68m b 质量50kg c 体温37 d 步行速度10m s 2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不振动可能也会发出声音 b 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