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部编 同步练习 小石潭记

发布 2022-12-14 10:34:28 阅读 1846

10小石潭记。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篁竹(huáng)清冽(liè)为屿(yǔ)翕忽(xī).b.为坻(chí)为嵁(kān)披拂(fú)寂寥(liáo)..c.参差(cēn)佁然(yǐ)幽邃(suì)奉壹(yī).d.俶尔(shū)龚古(gōng)珮环(pèi)差互(cī).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水尤清冽(凉).b.卷石底以出(翻卷).c.潭中鱼可百许头(可以).d.乃记之而去(离开).

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b.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c.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4.填空。

1)《小石潭记》的作者是朝代)文学家,字___他在散文方面与___齐名,并称“韩柳”。本文选自2)描写作者的主观感受,抒发作者被贬之后抑郁孤寂之情的句子是:

课内精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影布石上.

2)斗折蛇行3)悄怆幽邃4)心乐之.

5)不可久居.

6.翻译下列句子。

1)如鸣珮环,心乐之。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7.文中第②段写到了水,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又是从什么角度描写的?

8.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9.作者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深的环境,意在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10.作者游览时的心情有何变化?各用文中一个字表示,并结合作者被贬的经历作简要分析。

课外阅读。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

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注]①用事:执掌政权。②奇待:

器重礼遇。③禁:宫禁,帝王的住处。

④罹窜逐:遭遇放逐。⑤涉履蛮瘴:

经历蛮地瘴疠之苦。⑥堙(yīn)厄:指道路艰险。

⑦蕴:积聚。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隔篁竹,闻水声不求闻达于诸侯..

b.卷石底以出出则无敌国外患者..c.皆若空游无所依似与游者相乐..d.四面竹树环合环滁皆山也..

12.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3.甲文是怎样从侧面写出小石潭水“清”的特点的?请结合相关内容具体分析。(4分)

14.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分条概括甲文中作者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5分。

15.综合性学习。

1)假如你被聘为某旅游开发区的总经理助理,上级要求你拟写一份关于小石潭的开发计划书,你打算开发哪些景点?请举例说明。

2)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详解详析。1.[解析] d“俶”应读“chù”。2.[解析] c“可”的意思为“大约”。

3.[解析] cc项的正确朗读停顿应为“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4.(1)柳宗元唐代子厚韩愈柳河东集(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5.(1)映。(2)像蛇那样。(3)深。(4)以……为乐。(5)停留。

6.[解析]这道题考查翻译文言文语句的能力。翻译时最好采用直译的方式,按句中词语的顺序,逐一明确其意思,然后连起来,不通顺的地方就采用删、添、调等方法使之通顺。

答案] (1)好像珮环碰撞的声音,(我)心里为之高兴。

2)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7.[解析]本题考查把握事物特点以及辨别描写角度的能力。阅读课文,找到描写水的语句,然后概括水的特点。水的特点,可以结合第②段内容进行概括,也可从第①段中“水尤清冽”得出。

描写角度很好辨别,题目已经明确是描写水,而第②段描写对象是鱼,由此可辨别出是侧面描写。

答案]水的特点:清澈(清)。描写角度:间接描写(侧面描写)。

8.按游览的先后顺序写的。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石奇、水清、溪流曲折、环境幽美的特点。

9.作者意在表达孤寂悲凉的思想感情。10.[解析]“变化”,即心情是不同的;“结合作者被贬的经历作简要分析”,也就是分析作者心情不同的原因。总之,要读懂题目,注意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并联系作者被贬的经历,从而准确答题。

答案]作者心情由“乐”变“凄”。作者遭贬失意时来大自然中寻求解脱,发现小石潭,看到小石潭周围景物,感到很高兴;小石潭周围气氛的凄清,又勾起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因此作者心情又变得凄凉起来。

11.[解析] da项,听见/闻名;b项,露出/在国外;c项,游动/游玩;d项,环绕。12.[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翻译文言文语句应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同时还要注意把握句中的关键词,如“西南”,名词作状语,应理解为“向西南”;“斗”,名词作状语,理解为“像北斗星那样”。

结合对关键词的把握来翻译语句。

答案]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13.[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要点进行回答。题干已明确,小石潭水“清”的特点是从“侧面写出”的,读甲文第一段,抓住“全石以为底”,能看到潭底是一块大石头,可看出水清;读甲文第二段,抓住“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鱼儿在水中游竟然“若空游无所依”,可看出水清;抓住“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光影在水中清晰可见,可看出水清。

答案]①可以看到潭底的整块石头,写出了水的清澈;②水中鱼儿像在空中游动,写出了水的清澈;③日光直照到潭底,石上有鱼的影子,写出了水的清澈。

14.[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时,应抓住关键语句展开。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来分析,甲文中,“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交代了诱发作者感到“凄神寒骨”的直接原因是环境凄清。

乙文中,“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

告诉我们,柳宗元写作此文时的处境,即处在被贬之时;“涉履蛮瘴,崎岖堙厄”交代了柳宗元被贬之地的偏远与荒凉。这些都是使作者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分条进行概括即可。[答案]①参与王叔文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②被贬之地荒远;③小石潭环境凄清。

参考译文]乙]唐顺宗即帝位后,王叔文、韦执谊掌权,特别器重礼遇柳宗元,将他和监察吕温悄悄地引入宫中,和他们商议大事。王叔文想重用柳宗元,但恰逢任职不久,王叔文就失败了,(柳宗元便)和七名同辈一起被贬。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在赴任途中,又被贬为永州司马。

(柳宗元)遭遇贬逐,经历蛮地瘴疠之苦,身处崎岖阻塞的环境,内心积聚骚人抑郁的情怀,所以抒情叙事,只要一动笔就一定写成文章。作骚体文章十多篇,阅览的人都为之感到凄恻哀婉。

15.(1)[解析]要结合小石潭的景色特点、所处位置等多角度思考。

答案]示例:竹林探幽、聆听天籁、石潭观鱼、小溪漂流等。(2)[解析]要突出景物的特点,并且语言生动优美,能吸引人。

答案]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约一百二十步的地方,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古树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并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小石潭记》,小石潭因此闻名于世。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部编 同步练习 1社戏

1社戏。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弄潮 ch o 不惮 d n 潺潺 ch n b 归省 sh ng 撺掇 cu n 行辈 h ng c 凫水 f 楫子 j 旺相 xi ng d 棹船 di o 家眷 ju n 纠葛 g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到晚饭时候,外祖母也终于...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作文赏析 每单元5

第一单元学习仿写。姥姥的爱。亲情,是一棵大树,越到情深处,越能在你的心里生长茂盛 亲情,是一捧鲜花,越到情深处,越能芳香四溢滋润心田 亲情,是一座桥梁,沟通了一扇扇忧郁的心门。亲情,就在家人的眉眼顾盼间,浅浅的微笑里。那天早上,坐在饭桌前,看见桌子上的早饭,我却一点食欲也没有,心里不停地埋怨着 天天...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2019部编 同步练习 9三峡

9三峡。1 请将下面的句子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素湍绿潭 tu n 不见曦月 x b 夏水襄陵 xi ng 重岩叠嶂 zh ng c 略无阙处 qu 沿溯阻绝 s d 属引凄异 sh 飞漱其间 sh 3 下列对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