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发布 2022-11-01 02:51:28 阅读 1628

2013中考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8分)

1. 下列各项中的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 膨涨饯别(jiàn) 浑身解数(xiè) 疾风劲草。

b. 阴霾扒手(p和稀泥(hé) 名门旺族。

c. 问侯袅娜(nu一语中的(dì) 粗制烂造。

d. 诀别栅栏(zhà) 装模作样(mú) 目不暇接。

2.诗文名句默写:(8分,每句1分)

怀旧空吟闻笛赋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锦江春色来天地杜甫《登楼》)

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曲径通幽处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舒婷《祖国啊,亲爱的祖国》)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4分)

诗歌是文学殿堂里璀璨的明珠。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和不同的国度,拨动人们的心弦。她如绝美的天籁,拂去尘世的喧嚣;她似千年的佳酿,蕴藏醉人的芳香徜徉其间,我们的情感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我们的思想将在孜孜求索中变得高尚。

请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在后面的横线上续写一句话。(2分)

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用恰当的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2分)

4.名著阅读。(4分)

a见夫人已死,恐曹军盗尸,便将土墙推倒,掩盖枯井。掩讫,解开勒甲绦,放下掩心镜,将阿斗抱护在怀,绰枪上马。早有一将,引一队步军至,乃曹洪部将晏明也,持三尖两刃刀来战a。

不三合,被a一枪刺倒,杀散众军,冲开一条路。正走间,前面又一枝军马拦路。当先一员大将,旗号分明,大书“河间张郃”。

a更不答话,挺枪便战。约十余合,a不敢恋战,夺路而走。……a纵马正走,背后忽有二将赶来,前面又有二将,使两般军器,截住去路。

a力战四将,曹军一齐拥至。a乃拔青釭剑乱砍,手起处,衣甲平过,血如涌泉。杀退众军将,直透重围。

却说曹操在景山顶上,望见一将,所到之处,威不可当,操曰:“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

”遂令飞马传报各处:“不许放冷箭,只要捉活的。”因此a得脱此难。

这一场杀:a怀抱后主,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

上面语段中的a是谁1分)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语段中的故事情节1分)

a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三国演义》中的其他情节具体分析。(2分)

二、古诗文阅读:(16分)

请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分)

唐]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5.请你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所展现的画面。(2分)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诗中脍炙人口的名句,你认为这句诗流传千古的原因是什么?(3分)

二)(11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楚人卞和,得璞①于楚山中,奉而献之于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

”王以和为诳,而刖②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诸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

“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

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③哭之悲也?”和曰:

“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④其璞而得宝玉也,遂命名曰“和氏璧”。

卞和泣玉》注释】①璞:蕴藏有玉的石头,未经加工的玉石。②刖:古代一种酷刑,断足。③奚:何,为什么。④理:加工雕琢玉石。

7. 请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策之不以其道厉王使玉人相之。

8. 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不以千里称也王以和为诳 b.故虽有名马王闻之,使人问其故。

c.马之千里者泣尽而继之以血 d.执策而临之奉而献之于厉王

9. 请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 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

10. 《马说》以“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收束全文,《卞和泣玉》以“王乃使人理其璞而得宝焉”为和氏献璞的结局,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3分)

三、现代文阅读:(36分)

阅读下面的两篇文章,分别回答文后的问题。

倒灌壶的故事(15分)

王洪鹏。①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有一件展品被摆在了显著的位置,它就是国家级文物北宋耀州窑出品的青釉提梁倒灌壶。其造型新颖别致,纹饰繁缛华丽,是耀州窑古瓷中的代表性器物。

该壶通体施以淡青釉色,富有光泽,釉下刻花。壶身为圆形,造型像一个倒置的团柿,腹部雕有三朵盛开的牡丹,其下有仰开的莲花瓣。壶盖形似柿蒂,为虚设,实际上与壶把、壶身连成一体。

壶把是半圆形,好似一只飞翔中的凤凰,凤首高翘,轻轻地落在了带有莲花的壶盖上。壶嘴出水处仿佛一只狮子张开的大口,其造型惟妙惟肖,连狮子的牙齿都清晰可见。更有趣的是,这头母狮腹下还有一头正在吸吮母乳的小狮子,母子两狮的神态刻画得栩栩如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②倒灌壶始于宋、辽时期,流行于清代,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制酒壶。因为壶中酒是从底部梅花形小孔沿通心管灌进壶内而得名,又有内管壶、倒流壶、倒装壶之称。

倒灌壶艺术价值无与伦比, 吸引人的是它壶内结构巧夺天工的设计。由于倒灌壶壶盖是虚设的,与壶身相连,不能打开,又怎么向壶中灌酒呢?原来是我国古代工匠利用了连通器液面等高的原理。

倒灌壶内可盛酒910毫升,壶的内部设计了两个通心管,中心通心管底部连接壶底梅花形小孔,上端则高于壶中的酒面,这样倒灌壶正置时壶底的小孔不会漏酒;另一个通心管在壶嘴处,确保向壶中注酒时酒不会从壶嘴溢出。倒灌壶是一件非常有趣的实用酒器,为古人饮宴时增加了乐趣。另外,由于倒灌壶没有可以打开的盖,所以比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壶密封得更加严实,酒也不容易挥发,灰尘也不能落入壶内,因此更加卫生。

这只倒灌壶还展示了我国古代在陶瓷作品的设计、制造、烧制等诸个环节上具有的先进工艺和高超水平。尤其是这只倒灌壶用凤凰作壶把,用狮口作壶嘴,用牡丹缠绕壶身,这让人联想到凤凰为鸟中之王,狮子为兽中之王,牡丹为花中之王,集“三王”的灵气、霸气、美艳于一身,看来此倒灌壶并非等闲之物,很可能是宫廷贡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倒灌壶的制作水平越来越高,后来还出现了两心壶,又名良心壶。这是因为可同时注入、倒出两种不同的酒而得名(“良心”即“两心”的谐音),是古人喝酒取乐时常用的酒壶。当在两个不同的壶胆内盛满不同的酒后,按住其中某一个入口,某种酒就不会从出口倒出,倒出的是另一种酒。

这其实是利用了物理学的气压原理。

中国人很早就懂得应用连通器的原理。广西灵渠开凿于公元前214年,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灵渠的陡门就是世界船闸史上最早的船闸雏形,它便是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

而且,倒灌壶也给了我们现代人一个启示:倒的终点为正,正的终点为倒,否极泰来,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超越限度。

11. 本文围绕倒灌壶介绍了哪几个方面的特点?(3分)

12. 请在第③段划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1分)

倒灌壶艺术价值无与伦比, 吸引人的是它壶内结构巧夺天工的设计。

13. 文章第①段划线句和第③段划线句分别运用了和的说明方法,请选择其中一个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2019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十。一 语言积累与运用。人生是一本怎么样的书呢?有的人一生k nk历尽磨难,但他的人生之书却把人引入佳境,使人百读不厌。有的人飞黄腾达,青云有路,然而他的人生之书却字迹歪斜,不堪卒读。有的人一生平平淡淡,没有di d ng 起伏,没有j n t o h i l ng然而他的...

2019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一 8分 积累运用。1 2分 选出下列加点字字形和读音都没有错误的一项。a.炽热 zh 嗔视 ch n 同仇敌忾 k i 随声附和 h b.擅长 sh n 熟谙 n 未雨绸谬 m u 发愤图强 f n c.发酵 xi o 毗邻 b 偃旗息鼓 y n 惟妙惟肖 xi o d.庇护 b 校对 ji o ...

2019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一 积累与运用 共30分 1.阅读下面文段,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别说,曾经c ng 海,余情未了 别说,众里寻他,mo 然回眸 别说,画眉深浅,缱qu n 缭绕 只说,行到水穷处,该是坐看云起时 只说,人生如花,且让你我ni n 花微笑!2.选出下列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 2分 a.好久之后,父亲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