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7期半月谈半月评论

发布 2022-10-30 22:58:28 阅读 7410

改革在催动立法,法治也在推进着改革。

法治取向,将改革全面导入新的运行轨道。

我们要在改革中扩展市场自由,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要以法治逐步厘清**与市场、社会和个人之间的界限。我们要在改革中发展民主政治,最根本的保障,就是以法治促进政治权力运行的制度化、程序化。

我们还要在改革中创新社会治理,最重要的取向,就是要以法治实现**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

正在推进的信访改革,就是实行诉讼与信访分离制度,把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解决纳入法治轨道。当然,要使信访制度改革顺利到位,还须努力拓宽信访渠道,完善信访功能,放低诉讼门槛,降低诉讼成本,提高办案质量,保障司法公正。

法治建设,正加快融入更为深广的改革内涵。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的进步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内涵。改革的进程,也是加快法治建设、强化公民法治教育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进程。就以时下热议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例。

不少地方**急着放活土地经营权强力扩大土地流转量推高家庭农场经营数不惜人为垒大户,不少工商资本揣着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可以与国有土地同地同权同价入市的牟利预期,以“下乡投资”为名,联合地方**强势圈地屯地,也有不少农户盼着允许土地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和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的政策早日落地。

其实,中农办主任陈锡文早有很明确的政策解读:要推进农村土改就要对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进行改革,包括现行《宪法》和《土地管理法》《物权法》《担保法》中相关规定的修改。在这里,法治跟进意味的是改革政策的突破,也是改革实践的纠偏。

法治思维,也在提升着全社会的改革意识。

法治思维,是以合法性为出发点,按照法治精神求解问题的思维模式。上海自贸区率先试点“负面清单”制度,就是以法治思维推进改革的一次实践。它打开了一个缺口,并以此形成对“权力清单”的倒逼作用。

***雷厉风行,发力推行地方**的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法无授权不可为”,锋芒所向,直指权力部门的暗箱操作、寻租腐败和灰色地带。

划定权力边界,晒出权力家底,让公共资源回归公众视野,让权力运行接受社会监督。当然,权力清单制度要实施到位,还需进一步减权简权,确权制权,杜绝摆设,走过盲区,立法锁定,严格问责。

把改革引入法治的轨道,同时,法治也应在改革中提升文明的品质。这就需要始终坚持法治的前提是民主立法,摈弃部门利益法律化和权力扩张法律化,始终坚持法治的核心是保障民权,是捍卫公平正义的价值底线,始终坚持法治的意义在于它不仅是一种工具,而且是一种信仰,让法治精神流淌进改革的每一条脉络,照亮着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法治是推进改革的强大力量。它引领改革的行进,维护改革的秩序,巩固改革的成果,同时也保护着改革者的先行先试,激励着改革者的开拓创新,灌输着改革者的价值能量。

半月谈2023年第7期半月评论

他们的返乡,为乡村社会建设 乡土文明振兴,撬动起坚实的支点。历史当会记住第一代农民工。所在城市每一天茁壮的成长中,都有他们身心的投入 所在城市每一样幸福的民生中,都有他们默默的奉献。他们努力融入城市的视野和襟怀,把自己的根深深扎下,但最后还是回到天地更为博大的乡土。他们真切感受城市的包容和友爱,但毕...

半月谈2023年第7期半月评论

半月谈2012年第7期半月评论 第一代农民工的新梦想。编者按上世纪90年代以后,农民工 一词逐渐替代了 民工 民工潮 等流行词汇。当年,一部电视连续剧 外来妹 曾引起轰动,引发了人们对于农民工的极大关注。20多年过去,当年婀娜多姿的 打工妹 风华正茂的 打工仔 已经人到壮年。现如今,第一代农民工的年...

半月谈2023年第3期半月评论

半月谈2011年第3期半月评论 呵护亲情 春节团聚,人伦亲情的话题不断升温,摩托妈妈 思子心切千里单骑的故事感动了无数网民。道德进退,家庭伦理的建设渐成热点,中国网事感动2010 年度网络人物评选,生动地诠释着人间至爱 草根亲情。养老修法,传统孝道的规范引起社会轩然大波,人们热烈地争论起儿女常回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