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模拟试卷(一)
说明:1、全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3、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基础(28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不求闻达于诸侯。(1分)
2)我寄愁心与明月1分)
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2分)
4)《望岳》表达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的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的名句是2分)
5)请默写杜牧的《泊秦淮》。(4分)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两项是( )4分)
a:国恒亡/亡羊补牢 b:内外异法/异口同声
c:会宾客大宴/长风破浪会有时 d:才美不外见/路转溪头忽见。
读下面文字,完成第3—5题。
登上这气势恢宏的三峡大坝,触摸它伟岸的躯体,聆()听它沉雷般的心跳,问苍茫大地,有哪一条江河积diàn( )了如此深厚的文化?有哪一道大坝能凝聚如此众多的智慧?有哪一座建筑能见证如此壮美的崇高?
有哪一项工程能如此伟大的传奇?
3、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4、根据文意在文中横线处填上一个恰当的词语。(2分)
5、使用下面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两个。(3分)
气势恢宏深厚凝聚壮美传奇
按要求完成第6—8题。
近年来,一些厂家商家为推销自己的产品,在商品广告宣传上可谓煞费苦心,于是大量的新编“成语广告”铺天盖地而来。下面就是一些厂家商家的“成语广告”词:
1)某胃药广告:无所胃惧( )2)某淋浴器广告:随心所浴( )
3)某自行车广告:乐在骑中( )4)某眼镜广告:一明惊人( )
6、请你在上文的括号内,改正这些成语的错字。(2分)
7、这些厂家商家利用其中的造成“成语广告”的大量出现。(2分)
8、 对这些“成语广告”,是赞成还是反对?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二、阅读(42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9—21题。
一)(8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9、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先帝不以臣卑鄙。②遂许先帝以驱驰。③深入不毛。④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1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11、第2段文字中,表明出师条件已具备的语句是:(2分)
二)(11分)
绿色塑料。①塑料问世后,即被人们广泛地应用到了几乎所有的领域。但是,在塑料应用极大地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丰富和改善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
塑料不会自行“腐烂”,如果塑料薄膜长期存在于田间,不仅妨碍耕作,而且破坏土壤自身的水肥及微生物平衡,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发达国家对使用后的塑料曾采用过掩埋!焚烧和**利用等方法进行处理,但都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
为此,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外许多科学家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纷纷投身于“绿色塑料”——可降解塑料的研制。
②所谓“绿色塑料”,并不是指绿颜色的塑料,而是指能够自行降解和再利用,不会污染环境的塑料。具体地说,就是指在一定使用期限内具有与普通塑料制品同样的功效,而在完成一定的功效后能迅速自行降解,与自然环境同化的一类聚合物。因为它对保护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所以被称为“绿色塑料”。
③“绿色塑料”的品种很多,这里只介绍光降解型塑料、天然高分子型塑料、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和转基因型塑料四种。
④光降解型塑料是在聚合物中添加少量光敏剂生产出来的塑料。我国科学家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对光降解型塑料的研制。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制的光敏剂及其光降解聚乙烯地膜,早在2024年就通过了技术鉴定,并在推广中证明这一技术已经成熟。
光降解聚乙烯地膜在光照下,可分解成4×4平方厘米的碎片,即使以后不再分解长期存在于土壤中,也不会给土壤物化性能带来影响,对土壤养分造成破坏。
⑤天然高分子型塑料是利用纤维素、木质素等天然物质,用化学方法制成的塑料。比如,日本工业技术研究院利用农作物下脚料,如豆秸等制成的可降解农用地膜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天然高分子塑料地膜具有极好的透明度和伸展性,埋在土中只需数日,即可被微生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不会污染环境。
⑥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是由一种叫真核产硷性细菌先在葡萄糖溶液中生产出生化聚酯,再经进一步加工生产出的生物塑料。德国格丁根大学的微生物学家通过对一种细菌的特定基因隔离,使植物细胞内部生成聚酯,再利用这种聚酯制成植物型生化塑料。这种塑料在细菌作用下也可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不但不污染环境,而且还可用做肥料回归大自然。
⑦转基因型塑料是由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教授索姆维尔等人研制的。他们利用生物工程技术,从一种叫做营养佳良产硷杆菌的土壤细菌中分离出生产塑料的基因,然后把这一基因转移到一种遗传结构墒单的油菜子属植物中,培育出一种适宜种植的名叫多羟丁酸的塑料植物.这种植物的叶、秆、根都能长出多羟丁酸颗粒塑料,用这种颗粒制成的塑料可以完全被降解。受索姆维尔研究的启发,美国密茨根大学的生物学家则干脆将这种塑料基因直接植入土豆和玉米之中,在人工控制下生长出不合有害成分的生物塑料.不久,人们就可以像种植庄稼那样大面积种植和收获塑料了。
⑧目前,可降解型塑料大多还处在研究或试产阶段,距大规模推广使用还有一段时间,但科学家卓有成效的研究已经为人们展现出光明的前景。我们坚信,随着研究的加速进展,绿色环保塑料的新时代一定会很快到来。
12.通读全文,说说文章围绕“绿色塑料”说明了什么内容。(3分)
13.文中运用了哪些的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举例说明(至少两例) (4分)
14.请你结合本文有关知识,向一位正在使用普通塑料袋的人宣传“绿色”塑料袋的特点及使用意义,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4分)
三)(15分)
习惯成自然。
①“习惯成自然”,这句老话很有意思。
②我们走路为什么总是左脚往前,右脚往前,两只胳膊跟着动荡,保持身体的均衡,不会跌倒在地上?我们说话.为什么总是依照心里的意思,先一句,后一句,一直连贯下来,把要说的都说明了?因为我们从小习惯了走路,习惯了说话,而且“成自然”了。
什么叫做“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像那样子的意思。
③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推广开来,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勉勉强强地做一做,那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如果连勉勉强强做一做都不干,当然更说不上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了。
④听人家说对于样样事物要仔细观察,才能懂得明白,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观察的能力。听人家说劳动是人人应做的事,一切的生活资料,一切的文明文化,都从劳动产生出来,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
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劳动的能力。听人家说读书是充实自己的一个重要法门,书本里包含着古人今人的经验,读书就是向许多古人今人学习,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读书的能力。
听人家说必须做个好公民,现在是民主时代,个个公民尽责守分,才能有个好秩序,成个好局面,自己幸福,大家幸福,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做好公民的能力。
⑤这样说下去是说不完的,就此打住,不再列举吧。
⑥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的用心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的动手去劳动。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的去把书本打开。
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的去做公民应做的一切事情。在相信人家的话很有道理的时候,只是个“知”罢了,“知”比“不知”似乎好些,但仅仅是“知”,实际上与“不知”并无两样。到了真的去观察去劳动去读书的时候,“知”才会渐渐化为我们的习惯,习惯成自然,才是我们的能力。
⑦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譬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譬如说李四发表力不强,就是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写出来的习惯。
⑧习惯养成的愈多,那个人的能力愈强。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
⑨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教育不限于学校,也不限于读书。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读书这门事也只是教育的一部分。
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种种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己教育,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孔子一生“学而不倦”,就是看透了这个道理。
15.文章第②段以走路、说话为例,引出了下文什么观点?(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3分)
16.第④段列举了哪些事例?意在阐明什么? (4分)
17.第⑥段加点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请说说理由。 (4分)
18.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第⑨段学校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的认识。(4分)
四)(8分)
只见那行者自南山顶上,摘了几个桃子,托着钵盂,一筋斗,点将回来;睁火眼金睛**,认得那女子是个妖精,放下钵盂,掣铁棒,当头就打。唬得个长老用手扯住道:“悟空!
你走将来打谁?”行者道:“**,你面前这个女子,莫当作个好人,她是个妖精,要来骗你哩!
”…那唐僧那里肯信,只说是个好人。……行者又发起性来,扯铁棒,望妖精劈脸一下。那怪物有些手段,使个“解尸法”,见行者棍子来时,她却抖数精神,预先走了,把一个假尸首打死在地下。
唬得长老战战兢兢,口中作念道:“这猴着然无礼!屡劝不从,无故伤人性命。
”行者道:“**莫怪,你且来看看这罐子里是甚东西。”沙僧搀着长老,近前看时,**是甚香米饭,却是一罐子托尾巴的长蛆;也不是面筋,却是几个青蛙、癞**,满地乱跳。
长老才有三分儿信了。怎禁猪八戒不忿,在旁漏八分儿唆嘴道:“**,说起这个女子,她是此间农妇,因为送饭下田,路遇我等,却怎么栽她是个妖怪?
哥哥的棍重,走将来试手打她一下,不期就打死了;怕你念甚么紧箍儿咒,故意使个障眼法儿,变得这等样东西,演幌你眼,使你不念咒哩。”此言一出,晦气到了,果然信那呆子撺唆,手中捻诀,口里念咒。行者就叫:
“头疼,头疼!莫念,莫念!有话便说。
”19、上面这段文字出自___写的我国古典名著2分)
20、上文是**第27回的节选,该章回叙述的是一个妇孺皆知的故事,叫做2分)
21、文段中,孙悟空、唐僧、猪八戒、妖精的主要性格特点分别是: (4分)
三、作文(5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生活学习中,面对一个具体问题,我们往往要在多种解决方案中进行取舍。这时,你是当机立断,还是犹豫不决?你是坚持原则,还是随波逐流?
请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数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
附加题(10分)
郑人逃暑。郑人有逃暑①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
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注释] ①逃暑:避暑,乘凉。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③衽(rěn): 卧席。④濡(rú):沾湿。⑤逾:同“愈”,更加。
1.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徙衽以从阴2)其阴逾去2分)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3.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分)
4.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 3分。
2024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一)参***。
一(基础)1、(1)苟全性命于乱世,(2)随风直到夜郎西。(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a c 3、líng 淀 4、写满 5、略。
2019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y分,根据题意所列的方程组应为 a.b.c.d.9,如图所示 抛物线 a 0 与x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a 1,0 b 2,0 当y 0时,x的取值范围是 a.x 1 b.x 2 c.x 1 或 x 2 d.x 1 10.在 abc中,ab ac 5,bc 8,ad bc,垂足为d,be是边ac上的中...
2024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与九年级报纸相同题对照 数学。1 的绝对值是 a 5b cd 原题 中考课标版第27期2版考点二例2 2 2 地球半径约为6 400 000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b cd 相同题 中考课标版第49期3版第2题。3 数据8,8,6,5,6,1,6的众数是 a 1b 5 c 6d 8 相同题 中考...
2024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与九年级报纸相同题对照 数学。1 的绝对值是 a 5b cd 原题 中考课标版第27期2版考点二例2 2 2 地球半径约为6 400 000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b cd 相同题 中考课标版第49期3版第2题。3 数据8,8,6,5,6,1,6的众数是 a 1b 5 c 6d 8 相同题 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