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工大11年西经题库

发布 2022-10-27 01:29:28 阅读 9545

以下各题均为个人所作,如有雷同,错误概不负责。

第四套。1. 经济学主要是研究:(0.5分)

a.如何在**市场赚钱。

b.与稀缺性相关的问题。

c.为什么无法作出选择。

d.用数学方法建立理论模型。

2. 选择具有重要性,基本上是因为:(1.0分)

a.用于满足所有人的资源是有限的。

b.选择导致稀缺。

c.人们是自私的,他们的行为是为了个利益。

d.**对市场经济的影响有限。

3. 机会成本是资源被用于某种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其他用途中效用最大的那一种用途所产生的效用。(1.0分)

a.错。b.对。

4. 在**计划体制下:(1.0分)

a.市场体制在不那么复杂的市场发挥作用。

b.**涉及的基本问题仅仅是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

c.稀缺性被消灭了。

d.经济学四个基本问题由**来回答。

5. 下列哪一个是因果关系的例子?(1.0分)

a.本世纪80年代美国存在高额**逆差和预算赤字。

b.本世纪80年代末的**逆差是由80年代预算赤字直接造成。

c.税收太高。

d.美国的利率在本世纪90年代初下降。

6. 经济人假设意味着我们每一个人在任何场合下都是自私自利的。(1.0分)

a.错。b.对。

7. 在美国,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的问题主要是取决于:(1.0分)

a.**的经济顾问。

b.经济中那些最大的公司。

c.**和企业的相互影响。

d.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私下的相互影响。

8. 微观学的观点:(1.0分)

a.是以自上而下的角度分析经济。

b. 是以自上而下的角度分析经济。

c.研究总体经济变量,如失业和通货膨胀。

d.是以自下而上的角度分析经济。

9. 时间:(1.0分)

a.与资源分配决策无关。

b.不是稀缺资源,因为永远有明天。

c.对生产者是稀缺资源,但对消费者不是。

d.对任何人都是稀缺资源。

10. 经济学主要是研究:(0.5分)

a.把收入分配给个人。

b.面对稀缺性而作出的资源分配决定。

c.自由市场上的**。

d.**对私人部门的影响。

11. 稀缺性的主要含义是:(1.0分)

a.必须作出选择。

b.一个人不应该把今天能买到的东西留到明天买。

c.需要用**计划来决定资源的运用。

d.**计划无法决定如何运用资源。

12. 在美国,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的问题主要由谁来问答?(1.0分)

a.消费者和生产者。

b.生产者。

c.消费者和**。

d.生产者和**。

13.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1.0分)

a.证明只有计划经济可以配置资源。

b.选择最公平的收入分配方法。

c.证明只有市场系统可以配置资源。

d.因为资源稀缺而必须作出的选择。

14. 经济学家对一项**政策的效果作出**属于:(1.0分)

a.规范经济学分析。

b.微观经济学分析。

c.宏观经济学分析。

d.实证经济学分析。

15. “主要依靠个人决策”是描述以下何种经济?(1.0分)

a.市场经济。

b.**角色不重要的经济。

c.没有**的经济。

d.无**状态下的经济。

16. 在美国,“一种东西如何被生产出来”这个基本经济学问题主要由谁来回答?(1.0分)

a.销售者。

b.购买者。

c.**。d.生产者。

17.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包括(1.0分)

a.经济当事人合乎理性。

b.经济当事人具有完全信息。

c.**不变。

d.消费者收入不变。

e.市场出清。

18.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不包括总需求和总供给。(1.0分)

a.错。b.对。

19. 在中国转轨经济体制条件下,**仍然会参与到经济决策过程中,但是随着转型过程的完成,**进行经济决策的功能会自动消失。(1.0分)

a.错。b.对。

20. 微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前提是(1.0分)

a.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

b.完全竞争的假设。

c.完全信息的假设。

d.边际效用递减的假设。

21. 在一个市场经济中,由---来回答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经济学基本问题(1.0分)

a.购买者。

b.销售者。

c.企业和**之间自由的相互作用。

d.企业和家庭之间自由的相互作用。

22.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关于选择行为的科学(1.0分)

a.错。b.对。

23. 经济学的四个基本问题可以归结为:(1.0分)

a.如何,什么,何时,**。

b.为谁,何时,什么,**。

c.什么,为谁,何时,为什么。

d.什么,如何,为谁,谁。

24. 经济学中三个主要市场是:(1.0分)

a.**市场,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b.劳动力市场,外汇市场和**市场。

c.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

d.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

25. 资源配置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包括(1.0分)

a.国际收支。

b.如何生产。

c.为谁生产。

d.生产什么。

e.通货膨胀。

26. 从非正式意义上说,一个经济学模型是用于说明:(1.0分)

a.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关系。

b.经济学变量如何相互联系。

c.假设如何影响结。

d.结论如何影响假设。

27. 一个变量是:(1.0分)

a.与其他事物相关联的事物。

b.可以用数学方法表达的事物。

c.与其他事物不相关的事物。

d.任何可以计量并且会变化的事物。

28. 在何种情况下我们不仅看到相关性,而且看到因果关系(1.0分)

a.一个变量的改变引起其他变量的改变。

b.两个变量同方向改变。

c.一个变量改变后,其他一些变量随着改变。

d.两个变量同时改变。

29. 所有社会面临的基本经济问题是(1.0分)

a.充分就业。

b.收支平衡。

c.**稳定。

d.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

30. 下列哪一项是规范经济学的说法?(1.0分)

a.医生挣的钱比蓝领工人多。

b.通货膨胀率用于衡量物价变化水平。

c.收入分配中有太多的不平等。

d.去年计算机的**是2500美元。

e.通货膨胀率上升了。

31. 下列哪一项对美国**角色的描述是错的?(1.0分)

a.提供市场不能提供的商品和劳务。

b.救济许多生产条件差的人。

c.回答了如何生产的经济学基本问题。

d.确定了规范厂商和个人行为的法律框架。

32. 下列哪些情况会使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右移动?(1.0分)

a. 技术进步。

b. 人口增长。

c. 通货膨胀。

d. 多生产资本品少生产消费品。

33. 当资源不足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时:(1.0分)

a.必须有一套市场系统起作用。

b.必须作出选择。

c.**必须决定谁的要求不能被满足。

d.**必定上升。

34. 经济学理论或模型是:(1.0分)

a.对经济发展的**。

b.数学等式。

c.根据经济学规律提出的**政策改革建议。

d.若干假设以及由这些假设推出来的结论。

35. 经济学家把与资源配置有关的经济问题归结为(1.0分)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b.为谁生产。

c.如何生产。

d.如何决策。

e.如何选择决策者。

36. 下列哪种说法能解释为什么经济学家在实证经济学事件上意见不一?(1.0分)

a.一些经济学家侧重于宏观经济学,另一些侧重于微观经济学。

b.他们对经济的适当模型意见不一。

c.他们有不同的背景和不同的利益。

d.他们对公平与效率的相对重要性有不同见解。

37. 经济学家对理性选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1.0分)

a.为什么消费者的偏好会随时间而改变。

b.为什么不同消费者有不同的偏好。

c.是什么决定消费者的目标和需要。

d.消费者的偏好如何影响他们所作的选择。

e.如何用公式表示消费者的偏好。

38. 如果人们为追求私利而作出选择:(1.0分)

a.所有个体都赚到尽可能多的钱。

b.所有个体都作出同样的选择。

c.个体的选择就反映了他们的偏好。

d.稀缺性消失。

39. 资源配置要解决的基本经济问题包括(1.0分)

a.生产什么。

b.充分就业。

c.为谁生产。

d.如何生产。

e.通货膨胀。

40. 经济学家谈到的“混合经济”是指:(1.0分)

a.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相互作用。

b.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相互作用。

c.**和个人都要作出决策。

d.消费者和生产者都要作出决策的现象。

41. 具有不同价值观的经济学家可能会对一项政策改变的---意见一致,但仍对这种改变的---意见不一致。(1.0分)

a.实证经济学方面;规范经济学方面。

b.规范经济学方面;实证经济学方面。

c.理论,实证经济这方面。

d.规范经济学方面,模型。

42. 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经济体系中的决策完全是由非**组织做出的。(1.0分)

a.错。b.对。

43. 在市场经济中,回答“为谁生产”这个经济学基本问题的是:(1.0分)

a.想买又买得起的人。

b.买得起但又不想买的人。

c.想买但又买不起的人。

d.需要但又买不起的人。

44. 下列哪一项是实证经济学的说法?(1.0分)

a.医生挣的钱比蓝领工人多。

b.降低失业比抑制通货膨胀更重要。

c.失业救济太低。

d.妇女与男子应该同工同酬。

45.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1.0分)

a.为谁生产。

b.经济增长。

c.怎样生产。

d.生产什么以及生产多少。

e.通货膨胀。

46.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1.0分)

a.为谁生产。

b.生产什么。

c.怎样生产。

d.何地生产。

e.生产多少。

47. 人们权衡所面对的各种可能性的利弊,是基于什么样的假设?(1.0分)

a.稀缺性。

b.机会成本。

c.生产可能性。

d.理性选择。

48.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1.0分)

a.单个消费者。

b.单个厂商。

c.单个市场均衡**决定。

d.资源配置。

49. 从经济的观点看,资源配置问题说明的是(1.0分)

a.一种资源总有一种利用效果最好的用途。

b.资源的供给是有限的。

c.一种资源有许多种可供选择的用途。

d.人们的需要是多方面无止境的。

e.上述说法都对。

50. 经济学家的理性选择是基于人们:(1.0分)

a.为追求私利而做出选择和决定。

b.使用经济学模型作出选择。

c.作出选择前先尽可能收集信息。

d.都有相同的偏好。

51. 以下哪些是属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1.0分)

a.失业率。

b.****的产出水平变化。

c.通货膨胀率。

d.**差额。

e.最低工资对青年工人失业的影响。

二工大11年西经题库

第一套。1.根据哈罗德得分析,当 的增长率大于实际增长率时,经济会 1.0分 a.长期萧条。b.均衡增长。c.持续高涨。d.无法确定。2.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减少会引起收入 1.0分 a.增加 利率下降。b.增加,利率上升。c.减少,利率上升。d.减少,利率下降。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3....

二工大11年西经题库

以下各题均为个人所作,如有雷同,错误概不负责。第八套。1.垄断对社会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各国都反对垄断。1.0分 a.错。b.对。2.无论完全竞争还是不完全竞争,企业短期均衡时生产都安排在合理阶段。1.0分 a.错。b.对。3.完全竞争厂商面对需求曲线由市场 所决定,故其完全缺乏弹性。1.0分 a....

二工大11年西经题库

以下各题均为个人所作,如有雷同,错误概不负责。第六套。1.当消费者处于均衡状态时 1.0分 a.消费者可以通过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来最大化效用。b.消费者可以通过改变商品组合而使效用增加。c.消费者在既定收入和商品 下得到了最大满足。d.消费者实现了效用最大化。e.消费者不可以通过改变商品组合而使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