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 1

发布 2022-10-27 01:31:28 阅读 1906

2023年10月理科综合物理实验题(1)

1.(18分)

(1)(6分)小明同学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测量某段新型材料的:苴径和长度如图甲、

乙所示,这段导体的直径为mm,长度为cm。

(2)(12分)小明想测这种材料制成的未知电阻r,的阻值(约为150ω),为此他找来。

a.电源e:电动势约为3.0v,内阻可忽略不计;

b.电流表a1:量程为0~10ma,内电阻r1≈20ω;

c.电流表a2:量程为0~20ma,内电阻r2≈8ω;

d.定值电阻r0:阻值r0=80ω;

e.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20ω;

f.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2000ω;

g.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

为了尽量准确地测量这个电阻rx的阻值,请你根据小明找到的器材,设计一个测量rx的电路图,画在虚线框内。

②你所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只填字母代号)

若某次测量中电流表a1的示数为i1,电流表a2的示数为i2,则rx的表达式为:rx用字母表示)

2.(17分)

i、某同学和你一起**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弹簧的劲度系数k。做法是先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当弹簧自然下垂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0,弹簧下端挂一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1;弹簧下端挂两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2,……挂七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7。

下表记录的是该同学已测出的6个值,其中有两个数值在记录时有误,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和。

测量记录表:

实验中,l3和l7两个值还没有测定,请你根据上图将这两个测量值填入记录表中。

为充分利用测量数据,该同学将所测得的数值按如下方法逐一求差,分别计算出了三个差值:d1=l4-l0=6.90cm,d2=l5-l1=6.

90cm,d3=l6-l2=7.00cm。

请你给出第四个差值:dacm。

根据以上差值,可以求出每增加50g砝码的弹簧平均伸长量△l。△l用d1、d2、d3、d4表示的式子为:△l代入数据解得△lcm。

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kn/m。(g取9.8m/s2)

ii、一水平放置的圆盘绕过其圆心的竖直轴匀速转动。盘边缘上固定一竖直的挡光片。盘转动时挡光片从一光电数字计时器的光电门的狭缝中经过,如图1所示。

图2为光电数字计时器的示意图。光源a中射出的光可照到b中的接收器上。若a、b间的光路被遮断,显示器c上可显示出光线被遮住的时间。

挡光片的宽度用螺旋测微器测得,结果如图3所示。圆盘直径用游标卡尺测得,结果如图4所示。由图可知:

(1)挡光片的宽度为mm。

(2)圆盘的直径为cm。

(3)若光电数字计时器所显示的时间为50.0ms,则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为 r/秒(保留3位有效数字)

3.(19分)

(1)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k。当挂在弹簧下端的砝码处于。

静止状态时,测出弹簧受到的拉力f与对应的弹簧长度l(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列表记录如下:

因为逐差法常用于处理自变量等间距变化的数据组,所以小组一成员用逐差法处理数据,具体如下:将表中第三列相邻的两项求差,得出弹簧伸长量每个都是与相同的拉力相对应的伸长量,求出的平均值。

故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该成员在实验数据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是。

请你用逐差法处理**中的数据,尽量精确计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n/cm(结。

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一微安表的刻度盘只标注了表示量程的刻度线,尚未标注其他分。

刻度线,如图所示。请用下列全部器材测量微安表的内阻:

ii:图示的待测微安表 :内阻rg约为2

iii:1块毫伏表 :量程250mv,最小分度5mv,内阻约为1

iiii:1个滑动变阻器r1:0~50

iiv:1个滑动变阻器r2:0~3k

vv: 1个直流电源e:电动势e=1.5v,内阻r约为1

vvi: 1个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

在方框内画出测量微安表的内阻rg的实验电路原理图(原理图中的元件要用。

相应的英文字母标注)。

②下面是主要的实验操作步骤,将所缺的内容填写在横线上方:

第一步:断开s,按电路原理图连接器材,将两个滑动变阻器r1、r2的触头分别置。

于合理的位置;

第二步:闭合s,分别调节r1和r2至适当位置。

③用已知量和测得量的符号表示微安表的内阻rg

4.(18分)

(1)(6分)某同学为测定一根长为l的棉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fm,初步设定了如下做法:先将棉线两端系于水平的天花板上,再在棉线上挂一个质量为的钩码,如图所示,此时棉线未断.后续步骤有两种方案,其中第一种方案是:只挂一个钩码,缓慢移动棉线的一端,直至棉线断,测定此时棉线固定端和移动端的距离;第二种方案是:

棉线两端都固定不动,测出此时两端间距离,再逐个增加挂在棉线上的钩码,直至线断,记下此时钩码的总个数.

你认为 (填“第一”或“第二”或“两”)种方案可行,该方案中用于计算棉线最大拉力的表达式。

(2)(12分)如图所示电路是某校实验室提供给。

学生测量表头内阻的测量电路,某次实验中,实验室提供了规格相同的待测表头、内阻可。

以忽略的电源.其他器材由学生自选,实验。

中有两个小组都依据该电路,选用了不同规。

格的器材,用不同的方法对表头内阻进行了。

测量.第一组:先保持k2断开、k1闭合,再调节电阻箱r1使g表满偏,然后再闭合k2,调节电阻箱r2使g表半偏,他们认为rg=r2;

第二组:先保持k2断开、k1闭合,再调节电阻箱r1使g表满偏,然后闭合k2,减小r1为原来的一半后,再调节r2使g表仍然满偏.

第一组只有在满足的条件,测量才有意义;若不满足上述条件,精确测量rg的表达式应为。

第二组精确测量rg的表达式为。

5.(17分)

(1)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

得摆线的长度为.摆球的直径为d,实验时用拉力传感器测得摆线的拉力。

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

可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

(2)如图甲所示,某同学将一端固定有滑轮的长木板水平放置在桌沿上,利用钩码通过细线水平拉木块,让木块从静止开始运动。利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记录下的木块运动情况如图乙所示,其中o点为纸带上记录到的第一点,a.b.c是该同学在纸带上所取的计数点,图乙所标明的数据为a.b.c各点到o点的距离。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频率f=50hz(以下的计算结果均要求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打点计时器打下b点时木块的速度m/s木块移动的加速度a= rn/s2。

(2)接着,该同学利用天平分别测出钩码的质量m=0.10kg和木块的质量m=0.40kg,根据给出的与已经算出的数据,该同学计算出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请写出最后的结果(忽略滑轮的阴力,取g=10m/s2

参***。1.(18分)

(1)(6分)在6.122~6.125范围内均可 11.050

(2)(12分)

如图所示。

e2.i、①l5 l6

l7-l3 7.20(7.18-7.22)

ii、(1)10.243 (2)24.225 (3)1.69

3.(19分)解答:

(1)①只利用了l1和l6两个数据,导致误差较大(或未利用l2、l3、l4、l5,导致误差较大4分。

②0.3284分。

(25分。说明:电路设计合理,两个变电阻器分别当作粗调、微调电阻使用,均算正确。

②使微安表满偏,记下这时毫伏表示的示数u3分。

③u/ig3分。

4.(1)第一,(每空3分)

(2)①r1>>rg,;②每空4分)

5. (17分)(ⅰ5分)

ⅱ)(1)0.78 (3分) 0.39 (3分)

2) 0.20 (6分)

物理实验 1

2012年11月理科综合物理实验题 1 1 i 6分 用高速运动的粒子去轰击原子核,是揭开原子核内部奥秘的基本方法。轰击结果产生了另一种新核,其核反应方程的一般形式为其中是靶核的符号,x为入射粒子的符号,是新生核的符号,y是放射出的粒子的符号。1919年卢瑟福首先做了用粒子轰击氮核的实验,反应方程式...

物理实验 1

2009年11月理科综合物理实验题 1 1 18分 1 图中给出的是用秒表记录的单摆n次全振动所用时间的示数,此示数应为。s 2 在做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的实验中,采用的仪器有 电源e 电动势6v,内阻不计 额定电压4.0v的小灯泡l 电流表 量程0.6a,内阻约2 电压表表 量程5v,内阻...

物理实验 1

2010年11月理科综合物理实验题 1 1 17分 1 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时点,在这点下标明a,第六个点下标明b,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第十六个点下标明d,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