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一、“建筑工程技术”课程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四个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投资来看,国家用于建筑安装工程的资金,约占基本投资总额的60左右。另一方面,建筑业的发展对于其他行业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他每年要消耗大量的钢材、水泥地方性建筑材料和其他国民经济部门的产品;同时建筑业的产品有为人民生活和其他国民经济服务,为国民经济的各部门扩大再生产创造必要的条件。
建筑业提供的国民收入也居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前列。目前,不少国家已将建筑业列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我国,随着“四化”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贯彻,建筑业的支柱作用,也正日益得到发挥。
一栋建筑的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了便于组织施工和验收,我们将常见的施工化分为若干分部和分项工程。一般民用建筑按工程的部位和施工的先后次序将一栋建筑的土建工程划分为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建筑屋面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等四个部分。
按施工工种不同分土石方工程、砌筑工程、钢筋凝土工程、结构安装工程、屋面防水工程、装饰工程等分项工程。一般一个部分工程有若干不同的分项工程组成。如地基与基础分布是由土石方工程、砌筑工程、钢筋凝土工程、等分项工程组成。
每一个工程的施工,都可以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和机械设备以及不同的劳动组织和施工组织方法来完成。“建筑工程技术”就是以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同工程施工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特点和规模,结合施工地点的地质水文条件、气候条件、机械设备和材料**等客观条件,运用先进技术,研究其施工规律保证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和经济的统一。即通过对对建筑工程主要工种施工的施工工艺原理和施工方法,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措施的研究,选择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并掌握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检查方法,保证工程按期完成。
二、建筑施工技术发展简介。
古代,我们的祖先在建筑技术上有着辉煌的成就,如殷代用木结构建造的宫室,秦朝所修筑的万里长城,唐代的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辽代修建的山西应县66m高的木塔及北京故宫建筑,都说明了当时我国的建筑技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的发展,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提高。在施工技术方面,不仅掌握了大型工业建筑、多层、高层民用建筑与公共建筑施工的成套技术,而且在地基处理和基础工程施工中推广了钻空灌注桩、旋喷桩、挖孔桩、振冲法、深层搅拌法、强夯法、地下连续墙、土层锚杆、“逆作法”施工等新技术。在现浇混凝土模板工程中推广。
应用了爬坡、滑模台模、筒子模、隧道模、组合钢模、大模板早拆模板体系。粗钢筋连接应用了电渣压力焊、钢筋气压焊、钢筋冷压连接、钢筋螺纹连接、等先。
进连接技术。混凝土工程采用了泵送混泥土、喷射混凝土、高强混凝土、以及混凝土制备和运输的机械化、自动化设备。在预制构建方面,不断完善了挤压成型、热板热模、立窑和折线形隧道窑养护等技术。
在预应力混泥土方面,采用了无粘结工艺和整体预应力结构,推广了高效预应力混凝土技术,使我国预应力混凝土的发展从构件生产阶段进入了预应力结构生产阶段。在钢结构方面,采用了高层钢结构技术、空间钢结构技术、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高强度螺栓连接与焊接技术和钢结构防护技术。在大型结构吊装方面,随着大跨度结够与高耸结构的发展,创造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整体吊装技术。
如集群千斤顶的同步整体提升技术,能把数百吨甚至数千吨的重物按预定要求平稳整体的提升安装就位。在整体改革方面,利用各种工业废制成了粉煤灰矿渣混凝土大板、膨胀珍珠岩混凝土大板、煤渣灰混凝土大板、粉煤灰陶粒混凝土大板、等各种混泥土大型墙板,同时发展了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体系、框架轻墙建筑体系、外墙保温隔热技术等,使墙体改革有了有了新的突破。近年来,激光技术在建筑施工导向、对中和测量以及液压滑升模板操作平台自动调平装置上得到应用,。
是工程施工得到应用,是工程施工精度得到提高,同时又保证了工程质量。另外,电子计算机、工艺理论、装饰材料等方面,也掌握和开发许多新的施工技术,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
但是,我国目前的施工技术,与发达国家的一些先进技术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机械化施工水平、新材料的施工工艺及微机系统的应用等方面,尚需加倍努力,加快实现建筑施工现代化的步伐。
三、本课程的学习要求。
建筑施工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职业技术课。它与建筑材料、房屋建筑构造、建筑测量、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地基与基础、建筑机械、施工组织设计与管理、建筑工程计算与计价等课程有直接的关系,他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因此,要学好建筑施工技术课,还应学好上述相关课程。
建筑工程施工要加强技术管理,贯彻统一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认真学习相关的“施工工艺指南”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品,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我们除了要学好上述相关课程外,还必须认真学习国家办法的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这些规范是国家的验收标准,是我国建筑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结晶,也是全国建筑界所有人员应共同遵守的追则。
由于本学科设计的知识面广、实践性强,而且技术发展迅速,学习中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方法。除了对课讲授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加强理解和掌握外,还应利用幻灯、录像等**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并应重视习题和课程设计、现场教学、生产实习、技能训练等实践性环节,让学生应用所学的施工技术知识来解决实际工程中的一些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第一章。土。方。工。
程。学习重点】掌握土方工程施工的施工特点及土的性质;能进行土方工程计算;能正确选用土方开挖时边坡的支护方法;能根据土方工程条件正确选择降水、排水方法;能正确选择土方施工机械,正确选择地基回填土的填方土料及填筑压实方法;分析影响填土压实的主要因素;掌握填土压实质量的检查方法。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土方工程有:场地平整,基坑(槽)与管沟的开挖,人防工程及地下建筑物的土方开挖,路基填土及碾压等。土方工程的施工有土的开挖或爆破、运输、填筑、平整和压实等主要施工过程,以及排水、降水和土壁支撑等准备工作与辅助施工工作。
第一节。概。述。一、
土方工程的施工特点。
土方工程施工具有工程量大,施工工期长,施工条件复杂,劳动强度大的特点。建筑工地的场地平整,土方工程量可达数百立方米以上,施工面积达数平方公里,大型基坑的开挖,有的深达20多米。土方施工条件复杂,又多为露天作业,受气候、水文、地质等影响较大,难以确定的因素较多。
因此在组织土方工程施工前,必须做好施工组织设计,选择好施工方法和机械设备,制定合理的土方调配方案,实行科学管理,以保证工程质量,并取得好的经济效果。
二。土的工程分类。
土的分类方法较多,如根据土的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分类;根据土的沉积年代分类和根据土的工程特点分类等。而土的工程性质对土方工程施工方法的选择、劳动量和机械台班的消耗及工程费用都有较大的影响,因高度重视。在土的施工中,根据土的坚硬程度和开挖方法将土分为八类(表1-1)
三、土的基本性质。
一)土的组成。
土一般有土颗粒(固相)、水(液相)、和空气(气相)三部分组成,这三部之间的比例关系随着周围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三者互相间比例不同,反映出土的物理状态不同,如干燥、稍湿或很湿,密实、稍密或松散。这些指标是最基本的物理性质指标,对评价土的工程性质,进行土的工程分类据有重要意义。
土的三相物质是混合分布的,为阐述方便,一般用三相图(图1-1)表示,三向图中,把土的固体颗粒、水、空气各自划分开来。
二)土的物理性质1.土的可松性与可松性系数。
天然土经开挖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加,虽经振动夯实,仍然不能完全复原,这种现象称为土的可松性。土的可松性用可松性系数表示:即:
最初可松性系数:
最后可松系数:
式中ks、ks??―土的最初?最后可松性系数;
v1―土在天然状态下的体积(m3v2―土挖后松散状态下的体积(m3v3―土经压(夯)实后的体积(m3);
可松性系数对土方的调配,计算土方运输量都有影响。各类土的可松性系数见表1-1。
2.土的天然含水量。
在天然状态下,土中水的质量与固体颗粒质量之比的百分率叫土的天然含水量,反映了土的干湿程度,用w表示,即:
式中。mw―土中水的质量(kg) ms―土中固体颗粒的质量(kg)
3.土的天然密度和干密度。
土在天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土的天然密度(简称密度)。一般黏土的密度约为1800~2000 kg/ m3,砂土约为1600~2000 kg/ m3.土的密度按下式计算:
干密度是土的固体颗粒质量与总体积的比值,用下式表示:
式中p、pd―分别为土的天然密度和干密度;
m―土的总重量(kg)
v―土的体积(m3)
4土的孔隙比和空隙率。
土的孔隙比和空隙率反应了土的密实程度。孔隙比和空隙率越小土越密实。
孔隙比e是土的孔隙体积vv与固体体积vs的比值,用下式表示:
空隙率n是土的孔隙体积vv与总体积v的比值,用百分率表示:
5土的渗透系数。
土的渗透系数表示单位时间内水穿透土层的能力,以m/d表示。根据土的渗透系数不同,可分为透水性土(如砂土)和不透水性土(如黏土)。它影响施工降水与排水的速度,一般图的渗透系数见表1-2.
第二节。土方工程量计算及土方调配。
在土方工程施工之前,必须计算土方的工程量。但各种土方工程的外形有时很复杂,而。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
建筑施工技术。金。工。车。间。吊。装。方。案。专业 建筑工程技术 学号 201301082407 班级 建工1324班 姓名 刘志新 指导老师 位老师 2015年7月8日。一 编制说明 3 1.编制依据 3 2.编制设计书原则 4 3.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 4 二 工程概况 4 三 金工车间主要...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
建筑施工技术。金。工。车。间。吊。装。方。案。专业 建筑工程技术 学号 201301082407 班级 建工1324班 姓名 刘志新 指导老师 位老师 2015年7月8日。1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现场设计条件,严格按照工程招标范围和招标文件对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进行策划后编制的。在人员 机械 材料...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
混凝土与基础工程。学院 学院 班级 工程造价 班 姓名。学号。日期。评分。目录。一 工程概况 4 1 建筑物概况 4 2 地质及环境条件 4 3 施工技术经济条件 4 二 基础工程 5 1 施工工序 5 2 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案 5 3 土方机械的选用 6 三 混凝土工程 7 1 混凝土 7 2 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