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课程设计指导书

发布 2022-10-02 11:05:28 阅读 3370

实习时间 2012.12。17-21

实习地点青岛黄海学院。

小组成员。指导老师: 鲁叶。

1、实习目的和要求。

测量实习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课堂理论、巩固和深化课堂知识的重要环节。通过测量实习,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学生形成系统的测量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实际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工作作风,提高观测、绘图、用图和放样能力,培养其独立工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促进学生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使学生能独立从事小区域的地形测量及一般工程测量工作,为今后解决实际工程中的有关测量方面的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实习,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关心集体、热爱劳动和爱护公物的思想品质,牢固的树立为国家经济建设的思想。

二、实习设备:

ds3型微倾式水准仪,dj6型光学经纬仪,三脚架,盘尺,测钎,直尺等。

三、实验内容。

1. 水准测量:根据已知水准点的高程,测量其他水准点的高程;

2. 导线测量:通过测角和量距,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3. 碎步测量:根据控制点,测定碎步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四、实习步骤。

1. 水准测量:

1)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设水准测量的进行方向为从a至b,a称为后视点,a为后视读数;b称为前视点,b称为前视读数。如果已知a点的高程ha,则b点的高程为:

hb=ha+hab

ha+a=hb+b

ha=hb+a-b

b点的高程也可以通过水准仪的视线高程hi来计算,即

hi=ha+a

hb=hi-b

2)水准测量的外业施测:

1)水准点: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高程的点。

2)当**高程的水准点与已知水准点相距较远或高差太大时,两点之间安置一次仪器九无法测出其高差。这时需要连续多次设站,进行复合水准测量。每测站高差之和即可得**水准点到已知水准点的高差,从而可得其高程。

3)水准测量的检核。

计算检核:闭合导线的高差和等于个转点之间高差之和,又等于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和,因此利用该式可进行计算正确性的检核。

测站检核:对每一测站上的每一读数,进行检核,用变更仪器法进行检核。变更仪器法要求变更的高度应该大于10cm,两次高差之差不应超过规定的容许值,即6mm。

闭合水准路线的成果检测:理论上各测段高差之和应等于零,实际上上不会,存在高差闭合差,其不应该大于你容许值,即 ,若高差闭合差超出此范围,表明成果中有错误存在,则要重返工作。

4)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

检查水准测量手簿;填写已知和观测数据;计算高差闭合差及其限差。

2.导线测量:

1)导线测量概述:

导线从一组已知控制点出发,经过几个点,又回到起始点上,形成一闭合多边形,成为闭合导线。由于测量了多边形的各内角及边长,闭合导线也具有检核作用。

多边形各内角的观测值之和与其理论值之差,应满足限差要求。

坐标增量检核条件:坐标增量闭合差理论值应为零,可实际上一般不等于零,但也应该满足限差要求。

2)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测角,量边等。

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在选点前,应先收集测区已有地形图和已有高级控制点的成果资料,将控制点展绘在原有地形图上,然后在地形图上拟定导线布设方案,最后到野外踏勘,核对、修改、落实导线点的位置,并建立标志。

选点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相邻点间应相互通视良好,地势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

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安置仪器和保存标志的地方。

导线点应选在视野开阔的地方,便于碎部测量。

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

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2)测角:导线转折角的测量采用测回法观测用dj6经纬仪测两测回,当盘左、盘右两半测回角值的较差不超过±40″时,取其平均值。

3)量边:点间距离已经给出,无需测量。

3)导线测量内业计算: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就是计算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x、y。

计算之前,应先全面检查导线测量外业记录、数据是否齐全,有无记错。

算错,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起算数据是否准确。

1)准备工作。

将校核过的外业观测数据及起算数据填入“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中,见表6-6,起算数据用单线标明。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计算角度闭合差 n边形闭合导线内角和的理论值为:

式中 n——导线边数或转折角数。

由于观测水平角不可避免地含有误差,致使实测的内角之和不等于理论值 ,两者之差,称为角度闭合差,用fβ表示,即。

计算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角度闭合差的大小反映了水平角观测的质量。各级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fβp其中图根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fβp的计算公式为:

fβp= 如果>fβp,说明所测水平角不符合要求,应对水平角重新检查或重测。

如果≤fβp ,说明所测水平角符合要求,可对所测水平角进行调整。

计算水平角改正数如角度闭合差不超过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则将角度闭合差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水平角中,也就是每个水平角加相同的改正数vβ,vβ

计算检核:水平角改正数之和应与角度闭合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

计算改正后的水平角

计算检核:改正后的闭合导线内角之和应为(n-2)×180。

3)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根据起始边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及改正后的水平角,然后推算其它各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

本例观测左角,推算出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计算检核:最后推算出起始边坐标方位角,它应与原有的起始边已知坐标方位角相等,否则应重新检查计算。

4)坐标增量的计算及其闭合差的调整。

计算坐标增量根据已推算出的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和相应边的边长,计算各边的坐标增量。

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实际上由于导线边长测量误差和角度闭合差调整后的残余误差,使得实际计算所得的 、 不等于零,从而产生纵坐标增量闭合差wx和横坐标增量闭合差wy

计算导线全长闭合差wd和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wk

图根导线的wkp为1/2 000。

如果wk>wkp,说明成果不合格,此时应对导线的内业计算和外业工作进行检查,必要时须重测。

如果wk≤wkp,说明测量成果符合精度要求,可以进行调整。

调整坐标标增量闭合差调整的原则是将wx 、wy反号,并按与边长成正比的原则,分配到各边对应的纵、横坐标增量中去。以vxi、vyi分别表示第i边的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

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各边坐标增量计算值加上相应的改正数,即得各边的改正后的坐标增量。

3.碎步测量:

1)碎步点的选择。

碎步点就是地物地貌的特征,对于地物,碎步点应选在地物轮廓线的方向变化处,连接这些特征点,便得到与实地相似的地物形状。对于地貌来说,碎步点应选在最能反应地貌特征的山脊线,山谷线等地性线上。

2)经纬仪测绘法。

观测时先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绘图板安置于测站旁,用经纬仪测定碎步点的方向与已知方向间的夹角,测站点至碎步点的距离和碎步点的高程,然后根据这些数据和比例尺八碎步点的位置展绘在图纸上,并在点的右侧注明其高程,再对照实地描绘地形。

操作步骤如下:

1)安置仪器。安置仪器于测站点,测定竖盘指标差,量取仪器高i,填入手簿。

2)定向。找准一控制点,作为零方向,设置水平度盘读数为零。

3)立尺。立尺员依次将尺立在地物,地貌特征点上。

4)观测。转动照准部,瞄准点1点的标尺,读取水平度盘读数;又读上丝和下丝读数,计算式间距;再读中丝读数,竖盘读数。

5)记录。将所测读数依次填入手簿。

6)计算。按视距测量公式方法用计算器计算出碎步点的水平距离,高差和高程。

7)展绘碎步点。

五、实习中引起的误差原因及解决方法:

1. 各种测量误差的**,其主要有三个方面:

1).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

2)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

3)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

2. 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

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

2)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水平。

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距离测量中的温度改正、尺长改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来减少误差。

六、成绩评定。

实习结束后,根据学生的操作技能、完成任务的数量与质量,实习报告的编写等项指标,由指导教师综合考核评定。

实习报告的编写包括实习时间、实习地点、小组成员、指导教师、实习目的、实习设备、实习内容、实习步骤、实习心得等。

课程设计指导书

2014年春季学期。沈阳城市建设学院。课程设计名称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适用年级 专业 安全12级。指导教师 张晚来 田悦。2014 年 6 月 1 日。一 基本思路 此课程设计必须是在已学 土木工程结构 有关章节的基础下进行的,所以在设计前要通读教材中 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 和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设计...

课程设计指导书

暖通空调 空调部分。集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制冷空调教研室。2007年12月。暖通空调 空调部分课程设计指导书。一 题目。北京市某综合大楼空调系统设计。二 建筑资料。1.该大楼各层建筑平面图。2.建筑参数 该建筑共分为三部分 地下室为空调机房和车库。一至二层为商场,层高5米。梁高0.6米。三至六层为客...

课程设计指导书

材料成型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本课程设计包括以下内容 一 编制焊接工艺规程 二 编制焊接工艺卡片 三 编制装配工艺过程卡片 四 设计焊接工装夹具。一 编制焊接工艺规程 按行业标准 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焊接工艺规程内容。3.1 材料。3.1.1 母材。3.1.2 焊接材料。3.2 主要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