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概论

发布 2022-09-21 14:26:28 阅读 7006

第1章基本概念。

1.什么是城市?

城市的本质:以人为主体、以自然空间环境为基础、以经济活动为支撑、以历史文化为认同、以社会关系为维系、以科学技术为动力的聚集体,是一个开放、复杂、动态的巨系统。

2.城市空间所具有的属性:物质属性、社会属性、生态属性、认知与感知属性。

3.城市空间结构:指城市各要素在一定范围内的分布和联结状态;也可以解释为城市的各种物质与非物质要素,在城市成长过程中,在城市地域空间中所处的位置和营运过程中的形态。

4.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特性:

①可辨识性 ②持续性(系统性) ③动态性(变化性) ④阶层性(不对称性)

5城市空间结构分类:

①星形结构---华盛顿、莫斯科。

②带状城市---香港、常州、江南水乡城镇。

③卫星城。④格网城市---北京。

⑤其他结构城市。

6.城市空间形态:是各种空间理念及其各种活动所形成的空间结构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社会合法结构的外在表现。

7.城市形态的影响因素:

①城市物质要素的空间布置形式。

②城市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所形成的城市精神文明面貌。

③社会体、政治形式和经济结构所产生的城市社会生态结构。

8.什么是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师对城市体型环境所进行的设计,也称综合环境设计。任务是为你们各种活动出具一定空间形式的物质环境,内容包括各种建筑、市政公用设施、园林绿化方面。

9.城市设计概念的释义:

①城市设计是以人为中心。

②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三维物质空间形态所做的综合的形体环境设计。

③城市设计不仅要运用一定得是设计理念和手法,还要注重设计与实践的的衔接实践中的操作方式。

10.城市设计概念的发展:

①就城市设计的定位而言,从最初的偏重景观——视觉艺术布局;经过强调重视感情——文化的理念;进而又经过关注环境——行为的相互作用。

②就城市设计的目标而言,从最初的单一目标,发展到现在追求多重综合的目标。

③就城市设计的范畴而言,从最初的单纯的物质空间到人类活动,到空间与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④就城市设计的实践活动而言,从最初强调固定空间结果到强调发展建设的组织全过程。

第2章发展历程。

1.巴洛克风格的城市设计:采用整齐的、具有强烈秩序感的城市轴线系统,几条放射性大道涌向巨大的交通节点,形成城市景观的戏剧***。

2.《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被认为是都城的设计原则:

官衙居中,尊祖重民,功能清晰,规整,棋盘式街道和街坊的划分体现着主次有序,均衡稳定的空间构图,符合我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理念和审美观。这一“至上而下”的都城建设思想反应了统治阶级在精神和物质方面的需求,为后来历代封建王朝所沿袭。

3.风水通常由龙、穴、砂、水、向“地理五决”组成。

“龙”指蜿蜒而来的山峦或水,其终止之处形成风水地的靠山;

“穴”为选定的合适位置;

“砂”是护卫来龙的四周较小的山峦坡地形态;

“水”是围绕在选址风水范围内的大小水系及其走向,它以水口最为重要;

“向”即是朝向,理想的朝向是“负阴抱阳”

总体而言,风水思想强调城市建设的整体相互协调,强调有机环境的构建,重视人与环境的互动。 (北京,西安,广州等,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有风水留下的烙印)

4.田园城市——霍华德。

霍华德对田园城市的规模、布局、空间结构、公用设施都做了详细的规定。这种城市人口规模不大,呈圆形,道路呈环状,围绕中心分布着合理密度的住宅区,有很好的绿化,如果需要,若干个田园城市可以组合成一个群体。

霍华德:一直被视为西方近代规划史上的“第一人”

5.带状城市——马塔(提出了带状城市的概念)

马塔认为带状城市的主要出发点是城市交通,这是设计城市的首要原则。

6.工业城市——戈涅。

他将城市的各功能要素像机器零件一样,按照使用的需要和不同的环境需求进行明确区分,并使其严格地像一座运转良好的“机器”那样高效、顺利的运行。

7.明日城市——柯布西耶。

他提出的被称为城市集中主义的理论,其中心观点包括:

①城市中选定的聚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对于各种事业的聚合是必要地的,随着城市的发展,需要通过技术改造帮助城市中心区完成集聚的功能。

②城市的拥挤问题可以高密度来解决。

③合理分布城市内部的密度,将**中心商业区分散在整个城市。

④新的城市布局需要高效的新型城市交通系统,铁路和高架桥结合,做到人车完全分流。

7.传统城市设计与现代城市设计的差异:

①从主导思想上看,传统城市设计认为城市设计师个别的智者的设计或统治者的力量可以驾驭的,方案本身凭直觉想象,缺乏灵活应变的可能;现代城市设计认为城市设计师一个多因子共存互动的随机过程,它可以作为一种干预手段对社会产生影响,但不能从根本上行解决城市的社会问题;

②从设计对象看,传统城市设计把整个城市看成是扩大规模的建筑设计;而现代城市设计师局部的、城市部分的空间环境。

在设计方法上,传统城市设计多用建筑师惯用的手段和设计过程,缺乏其他学科的交流和互补;现代城市设计以跨学科为特点,注重综合性和动态弹性。

在设计层次上,传统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几乎等同;现代城市设计客观认识自身在城市建设中的层次和有效范围,承认与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有关,但不主张互相取代。

在设计成果上,传统城市设计知识一些漂亮的方案表现图;现代城市设计不仅是一些漂亮的方案表现图,而且有时图纸只表达城市建设中未来可能的空间形体安排机器比较,文字说明、背景陈述、开发策略和设计导则在成果中占有比图纸更加重要的地位。

第3章学科本质。

1.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区别。

①一方面,城市规划具有战略性,城市设计具有战术性。

②另一方面,城市规划偏重于二维,而城市设计偏重于三维。

③城市规划一般采用“自上而下”的思维方式,而城市设计一般采用“自下而上”的思维方式。

2.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区别。

就研究对象而论,建筑设计解决使用功能;城市设计工作超越建筑本身,以整体的、综合的观点考虑城市中的建筑,关注公众利益与意志而不是业主。

就工作方式而言,城市设计是一个公众过程,强调公众参与;而建筑师常以精英的方式出现,以业主与自身的价值取向为目标。

从实施效果来看,城市设计关注大范围环境质量,表现为“面状”、“线状”的整体性;建筑设计只是城市环境中的“点状”个体。

3.东南大学王建国先生编著的《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将城市设计的层次分为三个等级:

城市级、分区级——这是最典型的城市设计内容、

地段级——这是最常见的城市设计内容。

4.城市空间形态因空间尺寸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宏观、中观、微观。

5.城市设计的特征:

①共时性特征。

无论空间尺度大小,它们都是城市空间的组成部分,而城市设计的核心内容就是研究空间,或研究延续的、变化的空间以及空间的秩序关系,城市设计实质上就是塑造高质量城市空间、促使人与城市环境和谐的活动。

视觉的舒适性影响着人对空间的兴趣和理解程度,而使用上的舒适性则影响人对空间以及其中设施的使用率,它最终会影响在空间中发生的生活活动的质量。

历时性特征。

城市是历史积淀的结果,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印痕——传统思想、文化和空间形态;同时它又总是在你不断地更新,它的空间与建筑总是不断地新陈代谢。

社会性特征。

多元性特征。

城市设计的主体是“人”,有着不同文化背景和经历的人们聚集在城市里,然而这些人的兴趣、能力、需求、财富甚至口味又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社会的角度,城市注定是错综复杂的,并且尽可能支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来适应和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

第4章价值取向。

1.城市设计的目标:功能目标、美学目标、文化目标、社会目标、经济目标和环境目标。

2.功能目标:就是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宜人、方便高效、功能安全方便、丰富多样的城市生活空间,建立和谐的、具有文化认同感和个性特征的物质空间环境,以激发人们对环境的保护和关心,激励居民参与社区的公共生活。

以广场为例,首先是公众活动:交往、锻炼、娱乐、集会、休闲、交通等,根据活动的需要确定广场的性质和规模,以满足人们日常活动的需求。

3.五种需求与城市设计的关系。

生理需求——城市环境的微气候条件。

安全需求——交通安全、设施安全、可识别性。

社交需求——城市公共空间建设。

自尊需求——空间的私密性、归属感。

自我实现需求——城市特色、社区特色、建筑特色,公众参与等。

4.美学目标。

城市中的自然景观一般是利用植物、绿地、丘陵、水面的不同形态构成庭园、行道树、广场、公园、绿地等景观,并保持其自身的变化。

5.文化目标。

一个健康的城市成长需要有过去的表征、历史的痕迹才能使人们在生活价值观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从而更容易去认同城市的价值。

6.城市设计的原则:整体性原则、适宜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后续性原则、生态学原则、过程性原则 (p99)

多样性原则包括:物质环境多样性、经济多样性、社会利益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管理和设计方法多样性。

第五章设计要素。

1.城市设计基本要素:自然要素、社会要素、人工要素。

就业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经济的兴衰,也是行业兴衰的晴雨表。而行业经济的兴衰往往与城市的地理位置、交通运输、生态状况、资源分布、人口分布、就业分布有着莫大的关系。

密度的大小影响着环境的质量,同时又受制约与开发者的收益与购买或租用房屋的使用者做能支付的费用。

2.城市旧区改造是城市设计中一项内容及其复杂的综合性工作,也是保护和延续城市文化的重要举措:

①首先,应建立一种整体概念。

②其次,应该把握住保护与改造涉及的价值构成(一是城市土地的经济价值,二是隐藏在全体居民心中的、驾驭其行为产生地域文化认同的社会价值)

③第三,在具体做法上,总的趋势在力求保护旧城原有结构的前提下,嵌插一些小型的、经改造的建筑。

3.社交距离:

①100m,可辨认人体的距离,这一范围称“社交区域”

②70~100m,可辨别人的性别、年龄和动作。

③30m,可辨认熟人,面目表情、头型、年龄。在剧场建筑设计中,不宜超过这个距离。

④20~25m,进入干扰距离。

⑤心理学上把空间距离又划分为公共距离(3.75m以上,讲课、看热闹),社交距离(1.3~3.

75m,一般朋友、同事、邻居之间的交谈)、个人距离(0.45~1.3m,家人、好朋友谈话)、亲切距离(0.

45m以内,爱恋)

城市设计概论

城市 是一定生产生活方式把一定区域组织起来的居民点,是人类为生产发展需要,经创造性劳动加以利用和改造的物质环境,是地域或更大幅地的经济 政治 文化中心。城市形成的两种形态 自上而下 人造城市指按人主观作用 思想观念 宗教信仰或某一统治阶级的理想模式建设的城市。特点 由法定准则严格控制和要求建设。城市...

城市设计概论

班级 09城规2班。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吴强。完成时间 2012.12.12 摘要。随着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国开始对城市建设进行了很多新的探索。在接受了西方的城市建设思潮的影响,城市建设也开始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城市中具有公共属性的空间 广场,作为城市开放空间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最...

城市设计概论

专业班级建筑学09 3班 姓名刘飞。学号0963110302 指导老师赵永强。2013年 12月 24日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完成了科大的五年的建筑生涯,在最后的路程上,赵老师给了我们带了最后一门课程 城市设计概论。同时在学期末之际,也给我们留下了最后的一篇 对城市设计案例的认识。2013年7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