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
1:[单选题]1、汉语拼音方案中21个声母之间的关系是(
a:聚合关系。
2:[单选题]2、按照语言间的亲属关系对语言进行分类,称之为语言的。
)。d:谱系分类。
3:[单选题]3、英语foot的复数变为feet,所采用的语法手段是。
d:内部曲折d4:[单选题]4、"笔”"钢笔”在词义上的关系是。
c:上下义关系参***:c5:[单选题]5、下列各组中全属于复合词的一组是(
d:道路、材料、(英)classroom参***:d6:[多选题]6、汉语"紧张”和"松弛”的词义(
a:是对立关系d:既有反义又有同义的因素参***:ad7:[多选题]7、元音音质的不同取决于(
a:开口度的大小c:舌位的前后d:嘴唇的圆展。
参***:acd8:[多选题]8、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b:语法发展中的类推作用是无限的,可推而广之,无一例外。
c:古代汉语中的浊塞音声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了。
e:词语的替换全部取决于语言系统内部的原因。
参***:bce9:[判断题]9、[a]、[a]、[是汉语普通话中同一音位的三个自由变体。
参***:错误10:[判断题]10、汉字与汉语的音节是对应的,一个字记录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只用一个汉字记录。
参***:错误。
1:[判断题]10、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两大特点。
参***:正确。
2:[判断题]9、听觉语音学是从生理属性方面去研究语音的。
参***:错误。
3:[多选题]8、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古老的文字体系有(
b:中美洲的马雅文d:古埃及的圣书字e:汉字参***:bde4:[多选题]7、"鸡”、"几”两个字的日译汉音分别是kei和ki。从中可以看出(
d:两个字原来的声母跟普通话不同e:古代借词对研究语音发展有价值参***:de5:[多选题]6、现代汉语中"老师”和"老人”中的"老”是(
a:都是语素d:是不同的语素6:[单选题]5、重庆话和上海话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a:语音。7:[单选题]4、"洋泾浜”(
b:没有人把它作为母语来学习。
8:[单选题]3、"拖拉机”一词是(
a:意译词。
9:[单选题]2、《庄子》里"匠石运斤成风”中的"匠石”,现代汉语说"名叫做石的工匠”。这个差别所反映的汉语语法发展事实属于(
a:组合规则的发展。
10:[单选题]1、汉语中"北平→北京”、"德律风→**”,产生词语替换的原因是(
d:前者是社会因素,后者是语言系统内部因素。
1:[判断题]10、古代汉语的"龟、蝇”今天变成"乌龟、苍蝇”,这是词语替换。
正确。2:[判断题]9、语言系统是由不同层级构成的,低一级的单位少,组成高一级的单位后数量翻番增加。
参***:正确。
3:[多选题]8、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
c:词序很严格e:虚词的作用很重要。
4:[多选题]7、书面语和口语(
b:基本上是一致的d:是一种语言的不同风格变异e:可以互相转化参***:bde5:[多选题]6、"读书”、"写字”、"打乒乓”中的"书、字、乒乓”(
a:之间的关系是聚合关系d:语法意义相同参***:ad6:[单选题]5、下列语句没有歧义的一项是。
c:四两棉花——纺(访)一纺(访)。
7:[单选题]4、中古英语中的"wifeman(妇女)”由"wife(女人)”和"man(人)”构成,是个复合词。后来这个词中的"wife”由发音上的原因演变为"wo”,现代英语中的"woman(妇女)”成为一个词了。
这是(d:语音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
8:[单选题]3、语音演变的主要是指(
a:音位系统的演变。
9:[单选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一般把词尾叫做变词语素。
10:[单选题]1、他的代表作《普通语言学教程》在语言学史上具有开创性的地位,他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他就是着名的语言学家(
a:索绪尔。
1:[判断题]10、声音的高低完全决定于发音体震动的频率。
参***:正确。
2:[判断题]9、汉语"应和”的"和”与"和浠泥”的"和”的语音区别主要在于音质方面。
参***:正确。
3:[多选题]8、(
都具有全民性质。
a:句子的意义c:词汇d:词的意义e:变词规则。
4:[多选题]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语言的音义关系是约定俗成的。
c:同别的符号相比,语言符号具有能产性的特点。
5:[多选题]6、被动发音器官有(
b:硬腭c:齿龈d:上齿。
6:[单选题]5、词在组合中的意义(
b:是具体的、个别的。
7:[单选题]4、莎士比亚曾经借罗密欧的嘴说道:"玫瑰花即使换了另一个名称,仍旧如此芬芳。”这句话(
c:是正确的,反映了命名时约定俗成的道理。
8:[单选题]3、同音词指(
c:语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
9:[单选题]2、汉语"舞台”一词在"历史舞台”中的词义是(
c:隐喻方式产生的派生意义。
10:[单选题]1、下列说法(
是正确的。c: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几个音素,是同一个音位。
1:[判断题]10、音位/ t t‘ n l /具有某些相同的特征,可以形成一个聚合群。
正确。2:[判断题]9、"失去生命”这一意义,汉语用"sǐ”表示,英语用"die”表示,那是因为不同民族对这一意义有不同理解的缘故。
参***:错误。
3:[多选题]8、下列事实中,(
是引起语言社会变异的因素。
a:年龄的差异c:行业的差异e:阶级的差异。
4:[多选题]7、一组同义词(
a:具有一致关系c:往往同中有异。
5:[多选题]6、属于意译词的是(
c:面包。**d:银行。
水泥。6:[单选题]5、"与”和"以”在韵母上的区别是。
a:唇形的圆与不圆。
7:[单选题]重庆人将"沙坪坝”的声母和韵母发成[sam pa],这种情况属于语流音变中的脱落。
8:[单选题]3、下列语言单位中,属于自由词组的是(
b:智力投资。
9:[单选题]2、随着语言的发展,印欧语系语言大多由"宾―动”型变成"动―宾”型,这是语法(
b:组合规则的发展。
10:[单选题]1、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法单位是(
b:词。1:[论述题]
解释题:1、文字。
2、词的本义。
3、音位。4、音素。
5、民族共同语。
6、语言联盟。
7、语法单位。
8、单纯词。
9、词的派生意义。
10、社会方言。
11、组合关系。
12、语言的融合。
13、区别特征。
14、非音质音位。
15、音位变体。
16、语法范畴。
17、语流音变。
18、复辅音。
19、词根语素20、复元音。
21、语法意义。
22、语素。
23、语言的混合。
24、地域方言。
25、形态。
解释题:1、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2、一个词产生时最初的意义。是就具历史渊源而言的。
3、具体语言或方言里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4、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5、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语言的某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引导方言发展以至最后取代方言的共同交际工具。
6、指没有直接亲属关系或者亲属关系比较疏远的语言,由于长期共处在同一地区或者毗邻地区互相影响而在语言结构上产生共同或相似特征的现象。
7、能在组合的某一个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音义结合的片断。
8、词干由一个词根语素构成的词。
9、从词的本义里通过引申而产生出来的意义。
10、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在全民语言基础上产生的语言变体。
11、两个以上连续的语言符号有条件、按规则组合起来的关系。
12、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的交际工具,其他语言则因不再使用而逐渐消亡。
13、一个音位具有的某种不同于别的音位的语音特征。
14、在具体的语言(或方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音长、音重、音高等单位。包括调位、重位、时位。
15、在具体语言(或方言)中属于同一音位的不同音素。
16、语法形式表达出来的语法意义的类。
17、在语流中,由于受各种音位相邻的影响,或者说话的高低、快慢、强弱因素的影响而在发音上产生的某种变化。包括:同化、异化、弱化、脱落等。
18、同一音节里处在同一紧张度增强或减弱阶段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辅音的组合。
19、能够体现词的词汇意义的语素。
20、音节里两个或两个以上元音组合起来构成的音。
21、词的变化及词在组合中体现出来的语法意义。
22、语言符号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
23、在语言频繁接触的地区,几种不同的自然语言成分混杂而成的、与原来那些语言都不相同的新的交际工具。语言混合包括"洋泾浜”和"克里奥尔”两种形式。
24、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
25、词与词组合时发生的词形变化所形成的聚合。
简答题:1、举例说明同义词中的"同”和反义词中的"反”是对立的统一。
2、从发音的角度看,音质的不同决定于哪些要素?
3、举例说明常见的语流音变4、语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5、简述音位定义的三个要点。6、阐述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两个概念。
7、词义的搭配要受哪些条件的制约?8、简述语法范畴的特点。
9、简述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和联系。0、简述文字对语言的作用。
11、简述语言符号同它所代表的现实现象之间的关系。12、"洋泾浜”有哪些特点?
13、举例说明文字的作用。14、举例说明词义演变的结果15、什么是语言的混合?
参***:简答题:
1、客观现实现象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关系,有相近的关系,也有对立的关系。词义在反映这些现象时也就存在着同义和反义两种不同的关系。同义中的"同”与反义中的"反”是对立的统一。
一方面,反义词是异中有同,以共同的意义领域作为前提,没有"同”就无所谓"反”。另一方面,同义词又是同中有异,同义词在基本意义相同的条件下显示出意义、色彩、用法上的细微差别,"大同”中显出"小异”来,而"小异”往往反映着同一现实现象中的对立双方的细分。
2、发音体的不同;发音方法的不同;共鸣器或共鸣状态的不同。
3、在语流中,由于受各种音位相邻的影响,或者说话的高低、快慢、强弱因素的影响而在发音上产生的某种变化。包括:同化、异化、弱化、脱落等。
4、(1)渐变性;(2)不平衡性。
5、(1)音位是能够区别语音形式的语音单位;(2)音位总是就一定语言(或方言)而言的;(3)音位是最小的语音单位(但要注意与音素的区别)。
6、社会方言是指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在全民语言基础上产生的语言变体。地域方言是指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
7、(1)受现实现象之间实际关系的制约。(2)受同一语义系列中其他成员的制约。(3)词语的搭配要符合社会的使用习惯,(4)受词义的附加色彩和修辞需要的制约。
8、(1)有共同的意义领域;
2)同一语法范畴中的各个变化形式是互相对立、互相排斥的;(3)同一语法范畴中的各个项所表达的意义不仅取决于它本身,还取决于它和其他项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4)语法范畴是发展变化的。
9、(1)语言和言语的区别a.语言是说话、表达思想的工具;而言语是使用语言工具的行为和结果。b.言语具有个人因素,语言更具社会因素。c.语言相对封闭,而言语则相对开放。
(2)语言和言语的联系。
一方面,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言语是语言的存在形式。从哲学意义上讲,语言和言语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抽象与具体的关系;另一方面,语言是对言语的规范,语言**于言语而又作用于言语,言语必须遵循语言规则。
10、(1)克服了语言交际在时空上的局限性,扩大了语言的交际功能。(2)文字有利于共同语的规范和语言的统一。(3)有时候文字要影响人们的读音。
11、(1)音义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不可论证的;
2)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的统一体。音义的结合是社会约定俗成的;
3)意义是人们对现实现象的概括的反映,是联系声音同现实现象之间的桥梁;
4)音义结合的语言符号代表了现实现象。
12、(1)语音当地化;(2)
词汇数量少;(3)语法规则减少到最低程度,并受当地语法规则的影响;(4)
只有口头形式,没有书面语;(5)
只用于特殊场合(商业交往),不作母语或第一语言,变体很多。
13、首先,文字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一大标志。其次,文字产生以后,还会积极地影响语言,促进语言的丰富和发展。(1)克服了语言交际在时空上的局限性,扩大了语言的交际功能。
(2)文字有利于共同语的规范和语言的统一。(3)有时候文字要影响人们的读音。第三,文字对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有重要意义。
14、1)词义的扩大;(2)词义的缩小;(3)词义的转移。
15、在语言频繁接触的地区,几种不同的自然语言成分混杂而成的、与原来那些语言都不相同的新的交际工具。语言混合包括"洋泾浜”和"克里奥尔”两种形式。
论述题:1、试论语言与思维的联系和区别。2、试论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和联系。
3、论词义组合(搭配)的条件。
4、试论民族共同语及其形成的条件。
5、试论决定音质不同的条件。
论述题:1、(1)语言与思维相互依存,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也离不开思维。
a.思维要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
语言对思维有固定作用。
语言对思维有再现作用。b.语言总是要表达一定的思维内容的,因此,语言也离不开思维:一是伴随思维过程,二是表达思想成果。
2)语言和思维是两种异质现象,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
a.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物质的,而思维是使用工具的主体,是一种精神活动;
b.语言与思维的生理机制不完成等同;c.语言与思维的构成方式不同,构成形式亦非一一对应;d.语言具有民族特点、地方特点,而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
2、(1)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a.语言是说话、表达思想的工具;而言语是使用语言工具的行为和结果。b.言语具有人因素,语言更具社会因素。c.语言相对封闭,而言语则相对开放。
2)语言和言语的联系。
一方面,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言语是语言的存在形式。从哲学意义上讲,语言和言语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抽象与具体的关系;另一方面,语言是对言语的规范,语言**于言语而又作用于言语,言语必须遵循语言规则。
3、(1)受现实现象之间实际关系的制约;(2)受同一语义系列中其他成员的制约;(3)要符合社会的使用习惯;(4)受词义的附加色彩和修辞需要的制约。
4、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语言的某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引导方言发展以至最后取代方言的共同交际工具。共同语形成的条件是:(1)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在地;(2)通行地区广,使用人口多;(3)能够代表整个语言的发展趋势;(4)如果有文字,往往有用这种方言写成的大量文献。
5、(1)发音体的不同;(2)发音方法的不同;(3)共鸣体或共鸣状态的不同。
语言学概论作业答案
语言学概论 作业与评价 一 名词解释。1 语言学 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2 语言 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由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3 文言文 用中国古代的书面语写成的文章,叫 文言文 4 符号 人们用来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5 组合关系 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6 聚...
2023年西南大学《语言学概论》 0126 作业答案
57 指具有同类性质 可以处在同一位置上的语言单位之间的纵向集合关系。窗体顶端。语素 语言符号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本题参 答 1 任意性 2 单位的明晰性 3 结构的二层性 4 能产性 5 传授性 6 不受时 地环境的限制。窗体底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任意性 任意性是符号最重要的特征。虽...
语言学概论作业4答案
一 概念解释 10分,每小题1分 1 词类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划分出来的词的类别。2 直接成分所谓直接成分就是每一层次中直接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结构单位的两个组成成分。一个复杂的结构,往往是由许许多多的成分构成的,这些成分按照一定的层次逐级构成。3 语法形式语法形式是语法意义在语言中的外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