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旅游目的地生态安全

发布 2022-09-17 18:24:28 阅读 4652

作者:奚宁泉。

**:《旅游纵览·行业版》2023年第06期。

旅游目的地生态安全直接关系到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被广泛关注和研究。本文在研究构建旅游目的地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生态位的理论,并将旅游生态位划分为:旅游目的地生态位、旅游者生态位、旅游目的地居民生态位三个子概念。

以期为构建旅游目的地生态安全格局提供一个具可操作性的思维框架。

一、生态位概念范式的变迁。

生态位(niche)理论是生态学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其思想萌芽于达尔文的进化论。2023年,自然生态学家johnson最早提出生态位这个词,“同一地区的不同物种可以占据环境中的不同生态位”,但johnson没有对生态位进行进一步的概念拓展和阐释。此后,生态位理论的外延和内涵不断地扩大和深入。

其中,享有相对较高公认度的概念有grinell(19171

生物学家hutchinson的n维超体积生态位理论奠定了现代生态位理论的开端。n维超体积生态位理论把生态位看成是一个生物单位个体、群落或物种生存条件的总集合体,是有机体与它的环境、生物和非生物的关系总和。该理论突破性的利用数学的点集理论,将生态位抽象为一个多维空间或者超体积,以种在多维空间中的合适性去确定生态位边界,并借助直角坐标系定量表述生态位的概念。

使生态位研究从定性向定量转化成为可能,也为生态位理论在社会生态系统中的运用奠定了基础。

2023年,odum综合前人的理论,将生态位分为空间位、营养位、超维位,竞争的结果是促使物种选择相适应的生态位。他将生态位定义为生物在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和状况,而这种位置和状况决定于该生物的形态适应、生理反应和特有行为。并且形象的把生境比作生物的“住址”,而把生态位比作生物的“职业”。

尽管随后不断有人提出生态位的定义,但基本上没有跨出这四类概念的范围。目前,生态位理论主要是在企业发展理论研究和城市发展理论研究两个领域被重点关注和热点**。近年来有学者开始把生态位理论引入旅游学的研究领域,但研究视角多集中于旅游资源开发策略及区域旅游竞争力,几乎没有人关注生态位视角下的旅游目的地生态安全格局构建问题。

二、旅游生态位。

生态位的概念建立在系统论的基础之上。旅游目的地本身处于一个区域发展系统中,由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两个子系统构成。生态环境是该区域发展系统的资源、空间本底,对旅游目的地而言,人类社会子系统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居民两个要素。

旅游目的地、旅游者、旅游目的地居民在该区域巨系统中所有以生态环境为基础的关系的总和,构成了三者在这个区域发展系统中的生态位。旅游生态位包括:旅游目的地生态位、旅游者生态位、旅游目的地居民生态位。

一)旅游目的地生态位。

旅游目的地生态位是由旅游目的地在区域发展系统中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潜力决定的。发展现状即旅游目的地生态位的“态”,发展潜力即旅游目的地生态位的“势”,这两方面的综合体现了旅游目的地在区域发展系统中的相对地位及作用,即旅游目的地生态位。

二)旅游者生态位。

旅游目的地人类社会子系统是旅游目的地这个区域开放系统的主导因素。一方面旅游目的地居民为满足自身发展,向生态环境索取自然资源及生态服务,同时通过对生态环境的改造,提高生态环境的资源再生、替代能力和净化能力;另一方面,旅游者离开惯常生存空间,以旅游活动为行为载体对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旅游设施与旅游服务的占用、耗费与消费,均对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系统产生影响。在资源、空间、生态环境需求以及消纳废弃物方面,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居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方式是相同的。

因此,在旅游者离开惯常生存空间前往旅游目的地旅行期间,以一种类似于外来入侵种的姿态,在旅游目的地通过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活动为自己组合了一种临时生存方式,这种临时生存方式的集合搭建了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临时生态位。

旅游者生态位一般具有临时性和短暂性,但旅游者生态位的n维超体积空间对旅游目的地整个社会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例如,数量庞大的旅游者从四面八方涌向旅游目的地,以生态位中的文化这个维度作为影响方式,对旅游目的地本土文化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许多旅游目的地居民因这种文化碰撞的力量,改变了自己原有生态位中文化的生存边界,生态位的“势”受激发,从而转向生态位扩充,进而改变了自己的生态位维度。

三)旅游目的地居民生态位。

旅游目的地居民生态位是旅游目的地居民生存条件的总集合体,是旅游目的地居民与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系统、旅游者的关系总和。旅游目的地居民生态位存在于一个复杂的开放社会巨系统中。由旅游目的地在区域发展系统中生态位的变化、旅游者生态位的冲击而随时发生着变化。

旅游目的地在区域旅游竞争中占据良好的生态位时,旅游目的地的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都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从而影响到旅游目的地居民生态位各个维度的生存边界,反之亦反。

人类社会系统远远复杂于自然生态系统,旅游者生态位也会直接影响到旅游目的地居民生态位,但这两个群体所代表的生态元之间,却绝非外来入侵者与本地种的关系,也绝非合作共生的关系。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居民作为两个特定独立的生态单元既存在竞争关系,也存在合作共生的关系。当二者生态位重叠时,旅游者作为支付旅游费用的一方,在生态位的角逐中占有绝对优先地位,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生态位会保持压缩只到这种生态位重叠现象得到缓解和消除。

这种主动委曲求全,退出竞争的现象与自然生态系统中“物竞天择”的潜规则背道而驰,旅游目的地居民以经济利益为代价,暂时出让自己部分生态位的现象,存在极大的生态隐患。

三、运用旅游生态位理论构建旅游目的地生态安全。

一)旅游目的地生态安全。

旅游目的地生态安全是指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处于一种不受威胁、没有风险的健康、平衡的状态和趋势,在这种状态和发展趋势下,旅游目的地生态系统能够持续存在并满足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需求。需要指出的是,没有绝对的生态安全,只有相对的生态安全。就系统论的观点来说,当旅游目的地所处的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动态均处于平衡状态时,对系统面临的生态安全威胁有自动修复的能力,使区域生态承载力能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足以承担旅游目的地生态、社会、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使命,这样的状态被称之为生态安全,反之亦反。

因而,旅游目的地生态安全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旅游目的地生态系统自身是否安全,即其自身结构是否受到破坏;其二是旅游目的地生态系统对于人类是否安全,即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是否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

二)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生态位博弈。

系统论观点认为,任何系统都存在三个需要研究的方面:实体、属性、活动。其中实体是组成系统的具体对象元素;属性是实体的存在特征,它包括状态、参数等特征值;活动是指实体在属性特征上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变化,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由于组成系统的实体之间相互作用而引起实体属性的变化,通常用“状态”的概念来描述。研究系统就是研究系统状态的改变,即系统的演化。

旅游目的地人类社会子系统的演化,其实就是旅游者生态位与旅游目的地生态位的博弈。麦克康耐尔(maccannell d)把舞台理论用于旅游研究,发展了舞台真实理论。他认为旅游场域也可以分为前台与后台,后台是真实的,人们不用顾及游客的存在而生活着;而前台则是为游客提供的,游客在这里寻求真续谱,任何旅游场域都处于该续谱中的一个位置。

这里所谓旅游场域的前台,其实就是旅游目的地居民与旅游者生态位博弈后的状态。旅游目的地居民在这场博弈中的策略以现实经济利益为主,而旅游者则用有形的经济利益博取了在旅游目的地获取无形的优势生存空间、资源、生态环境享受的权利。看似这场博弈是双赢的,但倘若旅游目的地居民出让自己生态位的次数过于频繁,比例过于巨大,经济利益又不足以补偿自己出让生态位带来的损失,那么旅游目的地居民在这场生态位博弈中会在经济利益的幌子下被旅游者将资源、空间掠夺一空,输得一败涂地。

虽说博弈的前提是旅游目的地居民清楚出让的生态位具有临时性,但旅游者之所以涌向一个特定的旅游目的地,大多都带有生态位的趋适性,也就是说,只有当旅游目的地生态位在区域旅游目的地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旅游者才会前来参与这场博弈。此时旅游目的地居民手中的筹码必定是较为稀缺、可贵的生态位资源,那么一旦博弈开始,就注定了旅游者是最后的赢家。

三)生态位理论对构建旅游目的地生态安全的启示。

1、旅游者生态足迹是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占用临时生态位的直接后果。

旅游生态足迹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与旅游活动有关的各种资源消耗和废弃物吸收所必需的生物生产土地面积,即把旅游过程中旅游者消耗的各种资源和废弃物吸收用容易被人感知的面积观念进行表述,这种面积是全球统一的、没有区域特性的、具有直接的可比性。旅游生态足迹模型作为一种评价旅游环境影响的工具,所测算出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实际上是旅游者短暂占用旅游目的地生态位,在资源、空间两个维度上所占用的生态位宽度的一个可比较的度量值。因此,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的构建,提供了一种间接的方式,,即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占用临时生态位所使用的生物生产性土地的生态位宽度。

2、旅游目的地居民需以适当的生态补偿价值为代价出让生态位。

在旅游目的地居民与旅游者的生态位博弈中,作为旅游目的地居民一方,为了维持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不应以“薄利多销”的策略进行博弈。出让临时生态位的经济代价必须包含一定的生态补偿价值。特别是在中国“大众旅游”时代还未结束,旅游者普遍缺乏生态保护意识,旅游项目、景点还无力承担生态教育的重任的前提下,将旅游者数量限定在旅游目的地环境承载力以内的重任只能交给定价策略。

旅游目的地**的高门槛策略将对前来参与生态位博弈的旅游者进行居主导地位的首轮筛选,实现旅游者数量的控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旅游者的素质。旅游目的地**门槛包含出让临时生态位的生态补偿价值,必将使旅游目的地生态位在**这个维度上在区域竞争中败下阵来,但旅游目的地生态位不仅包含**这个维度,其他维度例如优越的旅游资源、空间资源、环境资源等才是构成旅游目的地良好生态位的重要砝码,旅游者对生态位的博弈具有趋适性,从长远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旅游目的地将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

基于生态学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

作者 李凤云。现代交际 2019年第07期。摘要 语言学家艾纳 豪根1972年提出了一种多语种社会语言研究的新方法。称其为 语言生态学 并将其定义为研究任何给定语言及其环境的交互作用 豪根,1972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生态学的观点已经植根于人类的思想中,并扩展到英语教学体系中,超越了环境 文明 ...

基于城市色彩规划理论的城市旅游形象提升研究

作者 赖欢罗明义。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第16期。摘要 城市色彩作为城市的霓裳,具有塑造城市风貌 彰显城市个性 传递文化信息等功能。目前我国的城市色彩规划处于初步阶段,国内学者对城市色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色彩的概念 意义和设计原则等方面,而对城市色彩与城市旅游形象两者之间的关系关注较少。为更好地...

生态旅游体验的生态旅游景区建设思考

作者 彭卓群。旅游纵览 行业版 2016年第01期。生态旅游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从加强生态旅游者的管理实施条例,加强生态旅游地的管理者管理条例,完善生态旅游地区的基础设施体系三个方面入手,加强神态旅游区的建设,希望能够促进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随着社会的深入发展,人们对于将健康的高品质生活越来越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