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旅游地理学
一、旅游。1、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1)古代旅行(公元前3000多年前)
2)近代旅游(19世纪40年代)
3)现代旅游(20世纪50年代)
2、旅游的概念。
3、旅游的本质。
1)以审美为主要特征的消闲活动。
2)高层次的消费活动。
3)积极健康的社会交往形式。
(4) 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
4、旅游的特征。
1)异地性。
2)暂时性。
3)综合性。
5、旅游的条件。
2、旅游业:指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旅游者,为旅游者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综合性服务的行业。
地理学: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二、旅游与地理的关系。
4、旅游活动的根本特征是旅游者在地理环境中的空间流动 。
5、旅游活动也影响和改变着地理环境 。
6、旅游与地理知识自古相连 。
7、旅游活动的综合性确决定了旅游地理的综合性 。
第二节旅游地理学概述。
一、旅游地理学的概念。
是研究人类的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新兴学科。
研究对象:旅游与地理环境关系。
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内容。
1、客源。2、资源。
3、规划开发。
4、影响。5、区划。
6、信息。三、旅游地理学的性质。
新兴边缘学科。具有实用性、综合性、边缘性的特点
第三节中国旅游地理学概述。
一、发展状况。
古代:远早于西方,成绩显著。
现代:起步晚、发展快。
二、研究任务与内容。
一)中国旅游地理概念。
是研究中国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时空分布规律形成原因和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学科。
二)研究对象。
中国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
三)研究任务。
1、中国旅游资源的形成分布规律。
2、中国区位与旅游客源市场。
3、区域旅游发展。
4、逐个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四)研究内容。
1、中国旅游地理环境
2、中国旅游资源。
3、中国旅游客源与客流
4、中国旅游业。
5、中国区域旅游开发
6、中国旅游区划。
三、学习中国旅游地理的目的与方法。
一)目的。1、提高从事旅游业所需的意识水平与文化素质。
2、直接和具体满足从事旅行社经营与导游业务工作的需要。
3、为从事我国区域旅游开发与旅游业经营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相公知识。
4、为进一步从事旅游地理的研究打好区域旅游的知识基础。
二)研究方法。
1、实地调查法。
2、问卷调查法。
3、资料统计分析法。
4、旅游地图分析法。
第二章旅游资源。
第一节旅游资源的概念。
一、概念。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事物与因素的总合 。
二、对概念的理解
1、对游客有吸引力。
2、可被旅游业开发利用。
3、内容十分庞杂。
4、范围在不断扩大。
三、一些不同观点的讨论。
1、旅游资源与劳务。
2、旅游资源与旅游景观。
3、旅游资源与旅游吸引因素。
4、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
第二节旅游资源类别。
指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地貌气候水体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引性的部分。
指人类活动所产生经过开发引起旅游者兴趣和滞留愿望的一切事物。
第三节旅游资源的特点。
一、审美性与文化性。
二、广域性与地域性。
三、季节性与节律性。
四、组合性与整体性。
五、永续性与易损性。
六、萌变性与创新性。
第四节旅游资源保护。
一、保护的意义。
1、保护旅游资源就是保护旅游业。
2、保护旅游资源就是保护旅游地生态环境文化环境。
二、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1、只有开发旅游资源才能利用。
2、开发是创造价值提**值。
3、只有保护才有开发的基础。保护是开发的前提。
三、旅游资源破坏的原因。
1、自然原因。
2、人为原因。
四、保护措施。
1、加强监督与管理。
2、加强立法和执法。
3、提高公共意识。
4、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区。
5、建立历史文化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机制。
第三章旅游开发与旅游业规划
第一节旅游开发。
一、旅游开发的概念和意义。
1、概念:以发展旅游业为前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旅游资源为核心,以发挥改善提高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为着力点,有组织有计划的对旅游资源加以利用的经济技术系统工程。
3、意义:①开发创造价值 ②开发提升价值
二、旅游开发的条件。
1、立地条件(位置、旅游资源及旅游环境)
2、自然条件。
3、社会条件。
三、旅游开发的原则与评价。
一)旅游开发的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
2、独特性原则。
3、经济效益原则。
4、环境保护与社会效益原则。
5、综合开发原则。
二)旅游开发的评价。
1、效益评价(社会、经济、环境三大效益)
2、价值评价(观赏、历史、文化、科学等价值)
3、条件评价(位置、交通、资源组合、环境容量、投资条件等)
第二节旅游业规划。
一、旅游业规划的概念及目的。
1、概念:是对旅游业及其相关行业未来发展的设想和策划。
2、目的:①保证旅游业有计划发展。②合理、有效的利用一切资源发展旅游业。
实现旅游业的三大效益。
二、旅游业规划的步骤。
调查发展旅游业的各种资源状况。
市场调查、分析、**。
投资**及可能性。
资源及环境保护措施。
三、旅游业规划的类型。
按性质:旅游业发展规划,旅游区点建设规划。
按时间:远景规划,近期规划。
按内容:总体规划,分项规划。
四、旅游业规划的内容。
旅游业发展前景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旅游点布局建设 ★旅游城市发展。
旅游客源 ★旅游路线 ★旅游商品 ★旅游设施 ★旅游人才。
第三节世界及中国旅游发展趋势。
(一)、世界旅游发展趋势。
1、总体发展速度高于全球经济增长。
2、世界旅游**正东移亚太地区。
3、倡导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4、游产品多元化和特色化发展。
5 、旅游者更加关注安全和健康。
6 、旅游**投入大,营销手段新。
7 、强化规范化、个性化和情感化旅游服务。
8 、注意区域旅游合作与协调发展。
二)、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1、中国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
2、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和许多地方的支柱产业。
3、国内旅游将成为旅游经济主体。
4、**周假日旅游方兴未艾。
5、注重专项特色旅游产品开发。
6、节事旅游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
中篇。第四章中国旅游资源。
第一节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环境。
一、广袤的国土和多样的自然地带。
1、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临国:陆上14个,隔海相望6个。
注:减少1个锡金。
3、面积:960万平方公里。
4、行政区划:省级34个。
5、南北东西四点:漠河、曾母暗沙、帕米尔高原、乌苏里江与黑龙江交汇处。
6、温度带:5个温度带和青藏高原区。
7、干湿带:4个
二、复杂的自然结构与突出的地域差异。
1、地形多样,西高东低。
2、大江东去,峡谷壮丽。
3、垂直地带明显,景观多样。
4、东西南北差异明显。
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
1、世界上最大的文明古国。
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代中国、古印度)
2、博大精深,绚丽多彩的中国文化。
3、历史文化遗迹在规模、数量、价值。
上是任何国家不可比拟的。
四、众多的民族与多彩的民俗风情。
1、民族众多。
2、民俗风情绚丽多彩。
五、近代以来巨大的社会变革与强烈的新旧对比。
第二节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一、以原生性为主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多彩,世界地位突出。
1、世界遗产 40个。
2、世界地质公园 22 个
3、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208 处。
4、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51项
5、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11座。
中国的世界遗产(2023年止)
中国40个,居世界第三,次于意大利和西班牙。
8处自然遗产。
中国丹霞地貌三江并流。
中国三清山黄龙。
中国喀斯特九寨沟。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4个。
1 、昆曲 2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 3 、古琴 4 、蒙古族传统长调民歌。
准备申报:1、中医中药 2、少林功夫。
世界地质公园22个。
是世界地质公园最多的国家
1湖南张家界2江西庐山3广东丹霞山4安徽黄山5河南云台山6黑龙江五大连池7云南石林8河南嵩山。
9山东泰山10河南王屋山—黛眉山11广东、海南雷琼12北京、河北房山13黑龙江镜泊湖14河南伏牛山
15 浙江雁荡山16福建泰宁17内蒙古克什克腾18四川兴文19江西龙虎山20四川自贡
21陕西秦岭22内蒙古阿拉善沙漠。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对应于国外的国家公园,原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批准公布。自2023年起,***总共公布了6批、187处
国家首批5a旅游景区名单:66家。
其中四川(3):成都市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乐山市峨眉山景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旅游景区
二、旅游资源分布广泛而又相对集中,并有一定的地域分布规律。
1、分布遍及全国。
2、区域差异明显,有一定分布规律。
名山胜水---东部季风区;冰川、雪域、沙漠、草原---西北;历史古迹---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民族风情---西南、西北、东北;皇家建筑---北京、西安;山水园林---苏杭;现代都市与人造景观---上海、广州、深圳;原始自然风光—四川、云南交界的横断山区。
三、地域组合特色突出各地旅游资源互补性强。
1、东北—北国风情、林海雪原。
2、华北—帝都古迹、民族摇篮。
3、华东—名山秀水、名城佳园。
4、华南—南国风光、山海景观。
5、西南—岩溶山水、民族风情。
6、华中—山水峡谷、文化胜迹。
7、西北—丝路古迹、塞外风光。
8、青藏—世界屋脊、雪域藏乡。
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交融性强。
如:五岳。第三节中国旅游资源开发评价。
一、优势。1、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内涵深邃,具有挡不住的**。
2、资源分布广泛,使我国各地都有发展旅游的基本条件。
3、资源分布相对集中,特色突出有利于资源开发利用。
4、位于旅游业迅速发展的亚太地区,对我国旅游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劣势。1、我国距欧美主要客源市场较远。
2、东南亚的东方文化与自然山水与我国类似,形成竞争。
3、我国旅游资源丰富的西部深居大陆内部、开发条件和基础较差。
4、开发利用不够规范和科学,缺乏统。
一、长远的整体性规划。
中国旅游地理
自然地理背景是激发旅游者产生的主导因素之一,也是激发人类旅游的最早的,也是最持久的因素。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物质文化要素是文化地理环境的标志性要素。文化地理环境空间差异表现为文化景观特征随地面距离延伸所发生的变化 文化地理环境的 差异 一级差异 文化圈二级差...
中国旅游地理
中国旅游地理 单元检测试。西北旅游区 一 填空题 每空2分,共18分 1.新疆的地形可以概括为 三山夹两盆 即北面为山地,中间为天山山地,南面为昆仑山及阿尔金山,天山与北面的山地间为。盆地,天山与昆仑山及阿尔金山之间夹有塔里木盆地。2.新疆南部的沙漠是我国第一大沙漠,面积32万平方公里。3.公元前1...
中国旅游地理
第一章旅游和旅游地理。本章讲三个内容 1 关于旅游活动。2 关于旅游业。3 关于旅游地理。第一节关于旅游活动。现代旅游活动风行全球。旅游主要是休闲。所谓旅游,一般是指旅游者选择某一地点 地区或国家所进行的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 拓宽视野,增长知识的综合性活动。如度假 观光 娱乐 休养和探险等。旅游是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