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复习策略

发布 2022-09-17 10:32:28 阅读 9767

2023年高考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复习策略。

全国新课标卷地理高考对选修教材的考查,是以非选择题、选考题的方式呈现,分值为10分,且不与选修内容融合,单独考查。试题涉及的两个个选修模块是《旅游地理》、《环境保护》,具体做法是:在一张试卷中,提供两个选修模块、难度基本相当的题目,并注明题目所属模块,让学生选择其中一道题作答。

高三复习任务重、时间紧,如何搞好选修教材的复习,现以选修6《环境保护》为例,谈谈高考地理复习中选修教材的复习策略。

一、在复习方向的把握上,要研读课标、考纲和高考试题,这是复习的“前提”所在。

高三选修教材的复习,教师首先:要认真研读高考备考的各种指导性文件,如:课程标准、地理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等,领悟其中的命题指导思想,明确考试范围和内容,了解试卷结构和题型,这对选修复习内容的重建及选取起着关键的指导作用。

如2023年全国新课标卷考试说明对选修6《环境保护》中“环境污染与防治”规定的考试内容为:(1)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2)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按照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要求,本章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为:

说出主要的环境问题;以某些环境污染事例为例,说明其形成的原因、过程和危害;针对某类环境污染,说明其防治的主要措施。其次,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全国新课标卷的高考原题,引导学生熟悉高考试题的命题风格、领会高考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感受试题难度的变化、总结高考的高频考点,从而明确复习的目标,总结解题的经验教训,提高解题能力和解题技巧(详见表1)。从表中统计可以看出,近四年来全国新课标ⅰ、ⅱ卷《环境保护》的试题考查具有以下特点:

1)从考查形式看,都是以主观综合题形式呈现,命题者选用文字材料、图表、景观图等创设具体的地理情景,要求考生知区域、识问题、找原因、谈措施、明事理;

2)从考查内容看,重点在某环境问题的分布、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试题测向明确,联系实际,活学活用;

3)从考查目标看,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基本取向,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考试大纲明确提出的四项考核目标与能力要求——“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论证和**地理问题”。考题综合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的特征十分明显,很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要求,也为我们复习选修教材指明了方向。

表1 近四年来全国新课标ⅰ、ⅱ卷《环境保护》试题及考查目标。

二、在复习内容的处理上,要有机整合必修和选修教材,这是复习的“关键”所在。

选修与必修共同构成了高中地理课程内容体系,有着某种天然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必修内容是选修的基础,选修内容是必修的延伸和拓展。高中地理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是这样呈现的:在必修模块中呈现的是一些核心概念、重要的观点和典型的案例,在选修模块中则是重要概念拓展、原理的解析和环境保护的实践。

因此,围绕某一主题,将选修模块的知识和相应的必修模块知识有机整合,有利于从整体的角度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表2就是围绕“环境与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与防治”“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四大主题将选修与。

必修进行的整合。

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针对某一知识点,把分散在选修和必修以及各章节中有关该知识点的知识整理加工,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体系。如以“非可再生资源(化石燃料)合理开发利用”为例,整合选修6《环境保护》第三章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必修ⅲ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和必修ⅱ第四章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中传统工业区内容,形成“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现的典型问题。如(1)知道化石燃料的分布概况。

从在世界上的分布和在我国的分布两方面来了解;(2)如何分析某区域化石燃料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从资源条件(资源的储量、质量、种类、分布、埋藏条件等)、区位条件(地理位置、交通、市场、技术、资金等方面)、环境特征(资源所在地的自然环境)三大方面来综合分析;(3)如何对区域化石燃料资源进行综合利用?主要做法是:

结合本区其他资源优势,围绕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构建产业链(如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产业链),来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4)化石燃料资源在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有哪些?开采过程中:破坏地表,造成植被破坏,引发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

运输和存放过程中:污染大气、水和土壤,占用土地,破坏景观等。利用过程中:

产生粉尘等污染大气,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全球增温,释放二氧化硫,形成酸雨等;(5)化石燃料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如何对区域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治理,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从技术利用(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技术和废弃物利用技术)、产业结构调整(①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②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三废”的治理和合理布局工业等方面来**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经过整合,一是减少了选修内容,避免重复复习,节约时间,减轻学生负担,二是将相互联系的知识放在一起,更好地体现地理知识的整体性。

三、在复习方法的选取上,要重视运用教材的案例来教学,这是复习的“重点”所在。

纵观选修课程的课程标准, 基本都明确要求“运用资料分析……,举例说明……,结合实例比较……”所以在选修6《环境保护》教材中,作者运用了大量案例。例如:关于“水污染及其成因”一节,教材是用水俣病(日本)、太湖富营养化、“瓦尔迪兹号”油轮泄漏事件三个案例完成水污染现象、污染物和污染源、污染危害及防治的教学。

因此,教师在复习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精选的示范性案例,通过对案例进行剖析、研究、归纳、总结,不但使学生掌握精选案例的基本内容,从案例中总结相应的地理解题规律,还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分析相似类型问题的基本方法,实现知识的迁移。例如,在“水污染及其成因”这一节教学中,充分利用“太湖的富营养化现象”这一案例,通过设置一系列的问题来让学生掌握“环境污染问题”的地理分析方法。根据案例提供的信息,问题设置如下:

(1)导致太湖出现这种富营养化现象的污染物质是什么?根据水体污染物来分类,常见的水污染有哪些?(2)这些污染物质是从**来的?

太湖的水污染除了周边地区向太湖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外,还有其他原因吗?(3)太湖富营养化造成的危害有哪些?(4)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问题的回答,使学生在分析环境问题时,能掌握以下的基本分析方法:

1)了解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与分布。从题目所给的文字、图表等资料判断是什么环境问题,属于哪种类型,其表现特征和分布如何等。每类环境问题都有不同的表现和分布等特征,如:

在城市地区,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居住地的过分密集,造成了污染集中,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而在广大的乡村地区,因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受损害等);

2)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一般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来分析,明确成因,有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

3)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后果与危害。要能准确全面分析环境问题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与危害;

4)解决的措施和建议。针对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危害,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能够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太湖的富营养化现象”这一案例的学习,还要引导学生总结本案例**现的一些解题规律。

如水污染的成因分析:可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来分析,自然原因包括:(1)水域较封闭,流动性小,更新周期长,水体自净能力差,且静水有利于水生植物的繁殖。

(2)有些季节水温较高,藻类繁殖速度加快。人为原因包括:(1)工业污染。

工业生产中传统的化工、造纸、纺织、医药、食品、制革行业对水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2)农业污染。农业集约化程度高,化肥、农药使用量高,另一个原因是畜禽水产养殖业发达。

(3)城市污染。城市化水平提高,中小城市数量增多,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未能跟上。

又如水污染的防治措施:(1)法律、行政、经济、宣传教育等措施。如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法规;加强环境管理执法力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等。

(2)工程措施。如实施截污、雨污分流,建立完善的污水收集与输送及污水处理系统;对已污染的水体开展大范围的打捞漂浮物和清淤;修建水利工程引水来改善已污染的水体等。(3)技术措施。

依靠科技,加快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应加强技术发展方向的指导,加大对水污染治理技术与产品研发的扶持力度;工业上,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农业上,推广科学、合理、节肥、高产的施肥技术等。(4)公众参与措施。让公众参与环境管理,充分发挥群众保护水环境的巨大。

热情,对水环境实行有效的监督和保护。

四、在复习模块的选择上,要同时开设多个模块供学生选择,这是复习的“灵活”所在。

全国卷对地理选修内容的考查是“选修选考”,即在两个选修模块中各出一题,考生可以“二选一”,选择自己最擅长和拿手的一题作答。看起来只考查一个模块,减轻了学习负担,但是对选修内容的复习和备考则显得十分困惑和棘手,是选一个模块来复习,还是两个模块都复习?如果只选一个模块来复习,万一遇到该模块的试题学生不擅长或难度较大,怎么办?

如果两个模块都复习,复习内容过多且时间过长,挤占了必修内容的复习时间,从而影响了地理学科整体复习的效果。选修内容的这种考查方式让人头疼,此时,各个学校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兴趣爱好、学校的教学实际和选修教材的特点来作好教学决策。例如,学校可采取“分层教学”“选课走班”的模式,学校在有教学设施、师资保证的前提下,同时开设所有选修模块,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

对于学习成绩平平、能力相对不足的学生,可从多个选修模块中选择一个进行重点突破以减少复习容量,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高考时就选择自己专修的这个模块题目作答;对于学习成绩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他们可以选择多个选修模块进行学习,这样在高考中他们就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某个模块考题进行答题。这样做也符合选修课程的开设要体现出“多样性”“多层次”“多类型”,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这一精神。另外,在选择模块时,可选择在内容上与必修的内容联系相对密切的模块,《旅游地理》、《环境保护》这两个模块很多知识都是对必修教材对应内容的深化和补充,这样的选择,不仅复习了选修内容,又是对必修内容的再认识,对整个地理学科的复习也有帮助。

旅游地理复习

绿色旅游 选择旅游线路保证旅游安全了解旅游活动对旅游环境的影响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a 景点旅游单位面积内所容纳的游人数b 景区旅游单位面积内所容纳的游人数c 在满足游人游览的心理要求的基础上,景点旅游单位面积所容纳的游人数d 在满足游人游览的心理要求的基础上,景区旅游单位面积所容纳的游人数d 图三是...

旅游地理复习

旅游地理。1旅游的特点 广泛性综合性参与性季节性。2旅游是人们以休闲 愉悦为目的,离开常住地到异地做短暂停留过程中所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3旅游的本质属性 旅游者从居住地经过旅游通道到达旅游目的地参观 游览再回到居住地这个过程。4中国对游客的定义。指任何一个因为休闲 娱乐 观光 度假 探亲访友...

旅游地理复习

旅游地理模块复习策略。李慎中山东省平邑二中 273300 旅游地理模块主要从精神层面分析旅游活动的发展条件 景观欣赏 旅游资源的评价以及旅游对环境的影响。该模块与必修2中的人口迁移 生产活动的地域联系 交通运输等的联系密切,也与必修3中的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知识密切相关。下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