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 唐诗鉴赏

发布 2022-09-16 11:02:28 阅读 7564

张籍答朱庆余问。

—《闺意献张水部》与《赠朱庆余》赏析。

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0902班陈亚境 u200917139】

闺意献张水部》

—朱庆余。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人时无?

赠朱庆余》—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首先让我们对任务有个大致的了解:张籍,好怜才惜士,喜奖掖后进,于长庆二年(882),张籍从国子博士迁为水部员外郎,故名之张水部;朱庆余,名可久,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年间进士,官任秘书省校书郎。

这两首诗的成因在于,作为句子的朱庆余在临到考试时尚担心自己的作品不符合主考官的要求,又急于探寻自己的未来命运,但却碍于情面,不好意思亲自明问张籍的意见,于是就写了《闺意献张水部》这首诗想张籍询问,于是张籍便以《赠朱庆余》一诗作为答复正如《全唐诗话》所记载:“庆余遇水部郎中张籍,知音。(籍)索庆余新旧篇二十六章,置之怀袖而推赞之。

时人以籍重名,皆缮录讽咏。庆余作《闺意》一篇以献,籍酬之云云。由是朱之名流于海内矣。

”于是,这两首看似情诗的唐代诗歌便流传千古了。

其实,这两首诗之所以得以流传千古,我觉得原因之一在于它们巧妙生动的比拟手法的运用。

首先,在朱庆余的诗里,他将自己比喻为新嫁的娘子,将与自己许为知音的张籍比喻为自己的夫婿,讲应试自己的考官比喻为自己的姑舅,将自己的文章比喻为自己眼上所画的眉。这一连串的比喻,在不明实际情况的人看来,往往就会被认为是“爱情诗”。也难怪,作者急于知道自己的未来命运,虽然张籍已经和他结为知音,但是碍于情面,便只能写诗以问之,诗中却也只是以比拟作为试探——所用在此,寄意在彼,旨在言外,真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显得巧妙生动,委婉含蓄,颇俱艺术性、可读性、趣味性,引人玩味。

其次,与此相呼应的是,张籍明知朱庆余的用意所在,也明知朱庆余用的是比拟作为试探,于是他便也以比拟作为暗示而写成的《赠朱庆余》来答复:因为越地盛产美女,因为朱庆余也是越州人,于是张籍便以“越女”来比喻朱庆余这个越地的才子,将其喻为越地里貌美歌美的采菱女;此外还以“新妆”对“画眉”、以“更沉吟”对“入时无”来消除朱庆余的疑虑——这里通篇用的同样是比拟手法,将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委婉含蓄地巧妙表达了出来,饶有玩味。

所以,这两首诗歌的妙处在于同时比拟手法的运用,看似是情诗,实则是以男女爱情关系来比拟两个作者的关系——这种通过运用古典诗歌从《诗经》流传下来的表现手法之比拟方式,从而不落窠臼地将作者自己的以示含蓄蕴藉地表现了出来的形式,显得趣味横生,妙不可言。同时,两首诗共用的都是比拟手法,也使得两首诗相得益彰,如若珠联璧合,巧夺天工,流芳千古。

原因之二,我认为这两首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们的语言、结构上。

首先我们来看看朱庆余的诗。在古代,新妇人往往在夫妇新婚之后的第二天早上才出来拜见公婆是习俗,而能不能讨得公婆欢心往往在于第一印象,因而新婚妇人在第二天天明之前往往是忐忑不安的,“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刚好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种风俗下妇人的心情。短短两句,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昨夜”与“待晓”表现了新妇人因忐忑不安而通宵整整一天晚上的紧张心境,而一个“待”字,在此处不仅仅是“将要”的意思了,更多的是“等待”甚至是“期待”的意思了——这恰恰表达的是朱庆余在应试前对自己的文章是不是符合要求、是不是能得到考官的欣赏以及自己能不能金榜题名的心态:

既兴奋激动、充满期待,却又充满紧张以及不安。而“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人时无”这两句则是由“待”生发出来的,或者说这两句诗里新夫妇的动作是在“待”中完成的——新妇人通宵梳妆,天明时刻仍担心自己因“画眉”不“入时”而不讨公婆满意,于是拘谨而又害羞地“低声问夫婿”:这与表达作者碍于情面而用比拟手法来征求张籍意见的情形如出一辙。

此外,“画眉深浅人时无”,新妇人期待的焦急、自信中的迟疑可见一斑,而这两句以问作结,将前面的环景描写、心理描写都归纳于这一句,实际上也就是将作者在面试前的实际担忧之处以及期待的焦急、自信中的迟疑都表达了出来,曲折而巧妙,颇能引发读者思考,言有尽而意无穷,意有穷而情不尽。

所以,总的来说,这首诗的时间、空间转移平缓,语言生动准确,且诗中平铺的画面充满生活气息,诗里充满了画面美、风俗美、人情美,全诗显得和美流转,贴切自然,很有艺术感染力。

其次,让我们来看看张籍的诗。张籍这一首《赠朱庆余》的诗的艺术手法,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受朱庆余的影响的。“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两句,将朱庆余比喻为一个“新妆”的从镜心湖里走来的采菱女,她本来就“明艳”,但却缺乏信心,故而“更沉吟”——这两句,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同样用的是隐喻手法,既对朱庆余的疑虑作了肯定的回答,又流露出对他才能、道德的赞美之情——有才却“更沉吟”。后两句,“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说的是虽然别的姑娘身上穿的是齐地出产名贵细绢做的衣服,但更多的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罢了,借此表明朱庆余并非一个华而不实、徒有其表的人,于是很自然地引出了“一曲菱歌敌万金”的溢美之辞——朱庆余俊秀峭拔,可以登科及第,不用为考试担心。

所以,这首诗歌除了在艺术手法上与朱庆余的用的同为隐喻手法上之外,其结构却更加谨严完整,浑然一体——前两句肯定了朱庆余的文章,继而在第。

三、四句里既回答了朱庆余的疑问 ,又再次对他的文辞给予高度赞扬,从而使得全诗前后连贯、脉络清晰、饶有余味、耐人玩味。

综上所述,这两首诗的高超之处在于:其一是借用了古典诗歌里以夫妻或男女爱情关系来比拟君臣以及朋友、师生等其他社会关系,使得全诗表意婉转含蓄、妙趣横生、引人玩味,颇俱可读性、趣味性;其二是结构、语言上的连贯明晰,显得合情合理,引人共鸣;其三是两首诗一问一答,艺术手法又一样,使得两首诗仿佛天生一对,可谓珠联璧合,巧夺天工。

唐诗鉴赏 《山中》诗歌鉴赏

页。山中。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这是一首抒写旅愁归思的诗,大概作于王勃被废斥后在巴蜀作客期间。诗的前半首是一联对句。诗人以 万里 对 长江 是从地理概念上写远在异乡 山中 唐诗鉴赏 山中 诗歌鉴赏唐诗鉴赏 山中 诗歌鉴赏第页唐诗鉴赏 山中 诗歌鉴赏山中王勃长江悲已滞,...

唐诗鉴赏 《山中》诗歌鉴赏

唐诗鉴赏 山中 诗歌鉴赏。山中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这是一首抒写旅愁归思的诗,大概作于王勃被废斥后在巴蜀作客期间。诗的前半首是一联对句。诗人以 万里 对 长江 是从地理概念上写远在异乡 归路迢迢的处境 以 将归 对 已滞 是从时间概念上写客旅久滞 思归未归的状况。两句...

《唐诗鉴赏辞典》读后感

唐诗鉴赏辞典 读后感。岁月的河流把无数文化带走,但唐诗却成为经典,经久不息。家中书架上的 唐诗鉴赏辞典 我已翻阅数遍,但每次打开,心里还是像第一次拿到时那样激动 欣喜。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千年来一直为人民传颂不衰。其中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作诗的人。唐代诗人写诗风格 内容各不相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