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案。
2024年秋季)
课程名称:旅游学概论。
授课学时: 课时。
授课班级。任课教师。
2024年8月。
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认识旅游的定义,掌握旅游的特点和本质;了解国内外旅游学研究的现状、掌握旅游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研究体系,理解旅游学的学科体系,了解学习与研究旅游学的方法。
重点:旅游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内容。
难点: 旅游的本质和属性。
讲授方法:案例与讲解、讨论相结合。
第一节旅游的界定。
一、“旅游”一词的**。
讨论:无论是汉语中的“旅游”,还是英语中的“tourism”,在使用中都存在一词多义的情况。请看下列对话:
对话一:“暑假期间你去哪了?”“到**旅游去了。”
对话二:“你喜欢从事什么工作?”“旅游。”
对话三:“你是学什么专业的?”“旅游。”
对话四:“你认为当今世界发展中,最突出的现象是什么?”“旅游。”
对话一中的“旅游”是指旅游活动。
对话二中的“旅游”是指旅游行业或旅游业。
对话三中的“旅游”是指旅游学科或专业。
对话四中的“旅游”是指一种内涵更为广泛的发展现象。
由于语境不同,“旅游”一词的含义也不尽相同。对于中文语境我们比较容易理解,但对于英文中的“tourism”一词,若不认真体会其语境,而一概译为“旅游”,则很可能引起混淆或使人产生误解。
二、旅游的定义和特点。
1、旅游的定义。
迄今为止,关于旅游的定义众多(高教版9种、田里编著南开高职版8种、李天元编著南开版7种、魏向东林业版列出国际11种、国内7种),还从来没有一个统一的为大家所采用的定义,不同的国家甚至同一国家如美国各州之间对旅游的定义都有不同。
对旅游的定义大体可以划分为两类:理论性定义(或概念性定义)和技术性定义(或实践性定义)。
两者的区别在于侧重点不同:概念性定义旨在提供一个理论框架,用以确定旅游的基本特点,以将它与其他活动区别开来,侧重于对旅游活动的定义;技术性定义主要为了旅游统计、收集数据的需要,以便为决策立法提供旅游信息,所以侧重于对旅游者的定义及划分方法。
人们对旅游的定义之所以会这样多,与人们对旅游的认识有关。因为旅游活动从产生以后,它的旅游实践和内容就在不断丰富变化,所以人们对旅游定义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完善。代表性的定义有:
艾斯特”定义(2024年瑞士圣加仑大学教授亨泽克尔和伯尔尼大学教授克雷夫两位学者提出,70年代被“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采用,该组织英文缩写为aiest):
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会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tourism is sum of phenomenon and relationships arising from non-residents.
so far that, they do not lead to permanent stay and are not connected with any earning activities.)
这个定义明确指出旅游是人们短时期离家远行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在接待地必然产生经济关系和广泛的社会关系,这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合”即为旅游。这一定义被“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所采用,因为该联合会英文简写为“iaest”,故又称“艾斯特”定义。
世界旅游组织(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简称wto)2024年6月加拿大渥太华会议对旅游的定义:
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他们惯常环境,到某些地方停留在那里,但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这里所谓的“惯常环境”是指一个人的主要居住地区以及所有常去的地方。
2、旅游的特点。
从我国古代人们对旅游的认识到《牛津词典》对旅游条目的解释,从20世纪的“艾斯特”定义到近几年学者和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尽管诸位学者对旅游定义表述上不同,但对旅游这一现象的特点有着以下共同的认识:
第一,享受性。
旅游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游览、消遣和娱乐,这部分人群也是旅游的主体。人们追求游览、消遣和娱乐是实现自我发展和完善的手段,同时对吃、住、行、游、购、娱也有更高的要求。这种活动是现代人的文化消费,也是在追求精神和物质的享受,因而享受性这一特点同古代的旅行、观光有根本的不同。
近几十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各国、各地区联系密切,以商务和公务为目的旅游者大量增加。我们称之为“旅游者”的原因是:其一,他们到所在国或地区,要同旅游部门、企业打交道,通过有关人员安排和接待;其二,他们在完成公务之余也会去游览、娱乐和消遣。
因此,说旅游是享受性旅行,有一定的道理。
第二,异地性。
旅游同旅行相似之处在于二者都是人类离开日常生活圈,到异地他乡作短暂的逗留的空间活动。旅游不同于旅行之处在于:旅游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空间活动,而且旅游者同异地接待单位是商品交换关系,按着异地的特点、接待标准进行购买,并到实地去完成买卖关系。
旅游者购买的是异地的感受、记忆和阅历。因此,一个地区异地性越强,对域外的旅游者产生的吸引力就越大,旅游产品的价值就越高,该地旅游业也会更加兴旺。
第三,暂时性。
旅游在时间上的特点,就是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做短暂的逗留,有别于移民性的永久居留。因为对于大多数旅游者来讲,只有在完成所承担社会工作之余,有充分闲暇时间,才能参加旅游活动。旅游只能占用闲暇时间的一部分。
对于接待地来说,旅游者只是来去匆匆的过客。由于休闲在人的生产、生活中只占全部时间的一小部分,旅游对每个人只能是短时间的行为。可以说,没有休闲,就没有旅游。
第四,综合性。
旅游与古代旅行、观光的不同之处在于对社会影响深度和广度的差别。古代旅行和观光由于人数有限,除帝王、官吏外,需求都很低,对社会影响也很有限。今天,旅游已成为大众性活动,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当今世界上,每年要从人们正常生活轨道上分离出众多的旅游人群,构成临时“小社会”,整个社会各有关部门也要为他们的需求创造物质条件和提供各方面的服务。旅游业也就在这一社会经济背景下应运而生了。所以,旅游者与旅游企业、接待地区**和居民将发生复杂的关系,出现各种社会现象。
这种社会现象、关系即为旅游。旅游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社会,成为引人注目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
三、旅游的本质。
对于旅游的认识,仅从上述四个特点论述是不够的,还应从社会发展和经济关系中分析其本质,从而得出较为科学的“旅游”定义。
旅游的社会经济本质是:
第一,旅游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社会发展规律是这样的:生产力发展是永无止境的,与此相适应的人的物质、文化生活的追求和提高也是无止境的。当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余暇时间增加,旅游才能成为大众性的活动。
同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人们生活水平沿着贫困型──温饱型──小康型──豪华型的规律发展。只有进入小康型和豪华型的消费阶段,旅游才会成为群众性活动,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归根结底,旅游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结果。
第二,旅游是现代人生活的组成部分。
当衣食住行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就会有更高的文化需求,其表现为:不断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追求更多的知识;欣赏更美的事物。将这些愿望变成现实的主要行动就是旅游,通过旅游满足上述三个方面的需求。
人们不断扩大生存空间,了解外部世界;获取新知识,使自己更完善;追求审美,获得美的感受——这三项内容说明旅游是现代人的生活内容,是高层次的物质、文化享受,是提高生活质量的标志,也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旅游的文化性、享受性在这三点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也有别于一般性的社会生活。
第三,旅游是以经济活动形式表现出来的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等多元化、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体。
综合性既是旅游的外部特征,又是旅游的内在本质,也是近代学者发现的最本质、最普遍的特征,这一点远远突破古代旅游、旅行、观光的概念。综合性是由复杂性、多样性引发出来的。旅游是社会经济生活中复杂的物质体系,它由旅游者、旅游资源和旅游业组成,这是旅游现象的第一层次。
旅游者由来自不同国家、民族、职业、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爱好的人群组成;旅游资源除自然山水外,可以覆盖社会各个部门;旅游业即满足吃、住、 行、游、娱、购的酒店、餐馆、交通、景点、商店等企业,这是旅游现象的第二层次。每一部分还可分第。
三、第四……等层次。这一研究边缘的模糊性,成为旅游学研究上最困难的地方。
旅游的复杂性、多样性,不仅在要素组成上,而且表现在对社会的辐射、关联带动上,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首先,**机关、科研单位、学校要有专门从事管理、研究的机构和人员,旅游各企业发展将依靠一批产业发展,旅游者进入旅游接待地区,将同**机关(旅游、海关、公安、卫生、文化等)发生关系,同旅游各企业发生关系,同当地居民发生关系,影响着社会方方面面。可以说旅游是旅游者、旅游企业、东道国(或地区)**、当地居民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的综合体。
从上述旅游特点和本质的分析,参照一些学者的论述,2024年以邓观利为首的我国旅游学者在讨论《旅游概论》一书的编写中提出旅游定义:
旅游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人们以游览为主要目的的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所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合。”
这个定义对艾斯特定义中强调旅游的暂时性、异地性、综合性的论述给予肯定,而对旅游的社会性、经济性和以游览为目的予以补充。该定义较简练而全面地反映了旅游的本质和外部特征,被我国学术界大多数学者所赞同。后来一些学者所阐述的看法,同本定义大同小异,没有更大的超越。
定义中的旅游“是人们以游览为主要目的的非定居者的旅行”,强调了观光旅游者是旅游主体,但并不排除非观光的公务、商务、会议的旅游者。这在国际旅游组织和各国都是一致公认的,凡公务访问者都属于旅游者。
第二节国内外旅游学研究现状。
一、国外旅游学研究现状。
旅游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作为一门科学,旅游学是随着近代旅游的出现而产生,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
二战之前,旅游发达的地区是欧洲,旅游研究的中心也在欧洲,欧洲有着良好的旅游研究传统。二战以后,原先繁荣的欧洲成了一片废墟,北美地区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旅游研究的中心也相应地转移到了北美地区。
首先对旅游较为重视的学科是经济学和地理学。经济学从效益角度进行研究,地理学从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角度进行研究。2024年意大利**统计局的波狄奥发表的《在意大利的外国人的移动及其消费的金钱》一文,是可见的最早的从学术角度研究旅游现象的文献。
2024年意大利罗马大学讲师马里奥蒂出版了《旅游经济学讲义》,被学术界认为是第一本旅游经济专著,该书系统阐述了国际旅游、旅游统计、旅游**商和旅游中心点等问题。此后至2024年,奥地利的斯特拉德涅尔、德国的博尔曼、英国的奥格威尔和诺尔瓦勒、美国的维耐斯等人写出一批旅游著作,主要是从旅游经济方面进行研究。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麦克默里在《地理评论》杂志上发表《娱乐活动与土地利用关系》一文,被认为是旅游地理代表作。
2024年意大利布鲁诺发表《地理与旅游研究》一文,英国罗宾逊出版《旅游地理学》一书,对旅游的发展,人类需求的演变、旅游的动力、国际旅游者的流向、旅游计量与范围、旅游组织与运输、经济与社会意义及旅游规划、旅游与环境、世界区域旅游发展等问题作了系统研究。
旅游学概论
1.旅游活动内容要素 行游住食购娱 体系构成要素 旅游主体,客体,中介体2.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 1 普及型2 综合性3 地理集中性4 季节性3.奖励旅游出自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4.社会旅游 对于低收入的贫困家庭,国家通过由国家 地方 雇主 工作单位。工会等提供资助或补贴的办法,是他们能够实现外...
旅游学概论
第一章。从19世纪意大利人博迪尔 1899 最早的研究,大多数研究是在1970年以后,其中50 的研究更在1980年以后。1928年,的意大利的马里奥蒂,出版了 旅游经济讲义 为什么要设置旅游专业?旅游时世界上最大的 活动 旅游时一个就业容量很大的雇主 旅游时很多地区的经济支柱产业 旅游职业具有复杂...
旅游学概论
第一章导论。1 旅游的本质是由旅游目的决定的,是一种主要以获得心理上的快感为目的的审美过程和自娱过程。文化审美型的休闲活动。综合消费型的社会经济活动。身心愉悦型的社会交往活动。塑造人格型的现代生活方式。2 英国人托马斯 库克于1841年组建了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 通济隆旅行社,这标志着世界旅游业的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