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开发基础》作业及其部分答案

发布 2022-09-05 13:18:28 阅读 1902

2023年《油气田开发基础》课内作业答案

1石油有机成因说2石油无机成因说,3沉积有机质4干酪根,5生油窗6成熟点。

7门限温度8孔隙结构9填隙物,11胶结物12生油层。

13储集层14盖层,15二次运移16二次运移通道,17初次运移18初次运移通道,19圈闭20溢出点,21闭合高度22油气藏,23含油边界24含水边界。

25底水油气藏26边水油气藏,27油气田28油气聚集带,29构造油气藏30地层油气藏,31岩性油气藏32复合油气藏,33剩余油34层间矛盾,35层内矛盾36平面矛盾,37体积波及系数38驱油效率,39宏观剩余油40微观剩余油,41微观剩余油并联模型(双孔隙模型),42微观剩余油串联模型(单孔隙模型),43地质剖面图44构造剖面图,45储层剖面图46油藏剖面图,47沉积相48标志层,49标准层50关键界面,51油层对比52小层,53单砂体54油砂体,55钻遇率56异常地层压力,57地温梯度58折算压力,59地质储量60表内储量,61表外储量62可采储量。

1、何谓盖层?盖层封闭油气的机理有几种,如何理解?

答:盖层是指位于储集层之上,能够封隔储集层,阻止油气向上逸散的保护层。其封闭机理有三种:

1)毛细管封闭:由于储集层和盖层之间岩石孔喉大小的差异,两者之间存在排替压力差。盖层通过压力差就会对储层中的油气起到封闭作用,称为盖层毛细管封闭作用。

2)超压封闭:盖层中孔隙流体压力由于压实排液与沉积速度不平衡,在泥岩上下形成顶底板。受水热增压、蒙脱石向伊利石转化脱水、油气的生成等因素影响,盖层内部形成远大于静水压力的异常高压,从而对储层油气起封闭作用。

3)烃浓度封闭:如果盖层具有一定生烃能力,会以较高的烃浓度阻滞下部油气向上扩散。

2、油气差异聚集的条件、规律和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差异聚集作用是否充分取决于下列条件:1)具有区域性较长距离运移的条件,即要求具区域性的地层倾斜,储集层岩相稳定,渗透性好,区域运移通道的连通性好。

-长运移;2)相连通的圈闭溢出点依次增高。-溢增高;3)油气源**区位于盆地中心地带,有足够数量的油气**。-源充足;4)储集层中充满水并处于静水压力条件下,石油和游离气是同时一起运移的。

-静水、油气共同运。

差异聚集规律包括:1)在离源岩区最近,溢出点最低的圈闭中,在油气源充足的前提下,形成纯气藏;稍远处,溢出点较高的圈闭中,可能形成油气藏或纯油藏;在溢出点更高,距油源区更远的圈闭中可能只含水。-分布规律;2)一个充满了石油的圈闭,仍然可以做为有效的聚集天然气的圈闭;反过来,一个充满天然气的圈闭,则不再是一个聚油的有效圈闭。

-有效性;3)若油气按密度分异比较完善,则离供油区较近,溢出点较低的圈闭中,聚集的油和气密度应小于距油源区较远、溢出点较高的圈闭中的油和气。-密度分异;4)所形成的纯气藏、纯油藏、油气藏的数目,取决于供烃的充分程度、所供烃类性质及圈闭的大小和数目。-供储性质。

影响差异聚集的地质因素:1)在油气运移通道上有另外油气供给**的支流时,则会打乱原来应有的油气分布规律。-支流;2)气体在石油中的溶解作用,随物理条件(t、p)的改变而变化,它可以造成次生气顶,也可以导致原生气顶的消失,从而影响油气的分布规律。

-次生气顶;3)后期地壳运动造成圈闭条件的改变,造成油气重新分配。-构造;4)区域水动力条件,主要指水压梯度的大小及水运动方向,也会影响油气分布规律。-水动力。

3、试述油气富集(或大油气田)形成的基本条件?

答:1)充足的油气**:源岩面积大厚度大,沉积有机质含量丰富;

2)有利的生、储、盖组合:生、储互层式-生、储指状交叉-砂岩透镜体有利;当砂岩单层厚10~15m,生油层单层厚30~40m,二者略等厚互层时,砂泥岩接触面积最大,最有利于石油聚集;

3)有效的圈闭:圈闭形成早于或同时于油气区域性运移时间是有效的;圈闭离烃源岩区域越近越有效;油(气)水界面倾角r<α(地层倾角)有效;

4)必要的保存条件:在地壳运动弱、火山作用弱、水动力条件弱的环境下有利于油气藏的保存。

4、油气运移的动力及模式?

答:1)初次运移动力:压实作用、欠压实作用、蒙脱石脱水、有机质的生烃作用、流体热增压、渗析作用、其它作用(构造应力,毛细管力,碳酸盐岩的固结和重结晶作用,扩散作用等)。

2)初次运移模式:①未熟—低熟阶段正常压实排烃模式(条件:埋深不大,油气数量少,孔隙水多,渗透率高;相态:

游离相+水溶相;动力:压实作用;途径:源岩孔隙;②成熟—过成熟阶段异常压力排烃模式(条件:

埋深大,油气数量多,孔隙水少,物性差;相态:游离态为主,部分呈水溶相或互溶相;动力:欠压实作用等;途径:

孔隙和微裂缝。)③轻烃扩散辅助运移模式(条件:气态烃,具较强的扩散能力;相态:

游离分子;动力:浓度差扩散;途径:源岩孔隙;)。

3)二次运移动力:浮力、毛细管力、水动力、构造运动力等;4)二次运移模式(条件:孔隙大、渗透率高、阻力小、水多、温度、压力、盐度低;相态:

游离相、气可呈水溶相;动力:浮力-水动力-毛细管力-构造力等;通道:孔隙、裂缝、不整合面及断层;方向:

沿阻力小的方向,由凹陷向隆起,中心向边缘;距离:可长可短,陆相50~80km)。

5、简述油层对比涵义及碎屑岩油层对比方法?

答:油层对比是在一个油田范围内,以油层为研究对象,在区域地层对比已确定的含油层系内部进行的分层对比工作。即在一个油田内含油层段的对比。

对比依据:主要包括标准层、岩性组合和沉积旋回;

对比步骤:1)选择标准井,建立油田综合柱状图;2)建立对比剖面,确定水平对比基线;3)井间对比,多井闭合(①利用标准层划分油层组、②利用沉积旋回对比砂层组、③利用岩性和厚度比例对比单油层、④连接对比线,进行多井闭合、⑤对比过程中的地质分析和动态验证);4)形成成果图表;

6、油气生成有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何特征(反应条件、反应性质及主要产物)?

答:油气生成过程经历了生物化学生气阶段,热催化生油气阶段,热裂解生凝析气阶段,深部高温生气阶段等4个阶段。其中:

1)生物化学生气阶段:反应条件(h:0~1500m,t:

10~60℃,ro<0.5,相当于碳化作用的泥炭—褐煤阶段)。反应性质(主要能量以细菌活动为主,厌氧细菌非常活跃,生物化学降解为主)。

主要产物(少量烃类及挥发气体(甲烷为主)+干酪根+未熟或低熟油);

2)热催化生油气阶段:反应条件(h:>1500~2500m,t:

60℃~180℃,ro:0.5~1.

0, 进入后生作用阶段,相当于长焰煤—焦煤阶段)。反应性质(有机质转化最活跃的因素是热催化作用,催化剂为粘土矿物)。主要产物(湿气、大量石油及残余的干酪根);

3)热裂解生凝析气阶段:反应条件(h:>3500~4000m,t:

180℃~250℃, ro:1.0~2.

0, 进入后生成岩阶段后期,相当于碳化作用的瘦煤—贫煤阶段)。反应性质(石油热烈解、热焦化);主要产物(凝析气、湿气、干酪根残渣);

4)深部高温生气阶段:反应条件(h>6000~7000m时,t>250℃,ro>2.0,进入变生作用阶段,相当于半无烟-无烟煤高度碳化阶段);反应性质(热变质);主要产物(干气、碳沥青或次石墨);

其中,有机质大量转化形成石油的最低温度称为门限温度。

7、地质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及其在油气田开发中的作用?

答:气田地质剖面图是从某一方向切开油气田构造的垂直剖面图。垂直构造轴线的为构造横剖面图,平行构造轴线的为构造纵剖面图。主要反映构造、地层、油气水成分及性质分布。

1)绘制方法:①作剖面线,并标出海拔零线;②标注井位点;③标绘井身:校正后的井身、地层界线、断点等;④地层界面及断点连线;⑤注明各项图件要素,包括图名、比例尺、剖面方向、制图日期、制图单位和制图人等。

2)根据侧重点不同,地质剖面图可分为构造剖面图、油藏剖面图、储层剖面图:①构造剖面图可以反映油气田的地下构造,也就是地层产状的变化、接触关系及断裂情况;②储层剖面图可以反映地层岩性、物性及厚度的横向变化;③油藏剖面图可以直观的表示油气水成分及性质在地下的分布状况,以及油气藏在地下的空间位置;④另外,地质剖面图也是探井、开发井设计及油田动态分析的基础图件;

年油气田开发复试题

2009 2010年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油气田开发复试题。2009年复试题。所有题目都是各科最基本的一些知识,复习时不必盯着难点不放,注意各科最重点的那些知识。地质学 1.油气藏概念,成藏条件2.断层那几个要素。3.油气二次运移的几个要素。4.底水油藏 边水油藏怎么开发 面试抽的题 工程流体力学 1...

2023年油气田开发复试题

一 石油地质学。1.石油地质学三大课题。2.二运通道。3.盖层封闭机理。4.圈闭三要素。4.油气富集条件。二 渗流力学。1.弹性驱 2.压降叠加原理。3.渗流速度。4.多孔介质受力。5.非活塞式驱油影响因素。6.关井压力恢复试井。7.平面径向流渗流场特点。三 工程流体力学。1.静压面特点。2.理 粘...

石大2023年油气田开发2考研真题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油气田开发综合二2011考研真题回忆版。概念 采油指数,动静液面,铺砂浓度,胶结物质,贾敏效应,z压缩因子,差异分离。简答 气举井启动,水源处理,水力压裂酸压酸化原理区别,惯性吸入部分漏失示功图,多相垂直管流压力增量迭代,黑油油藏凝析气藏p t图,底下油与地面油的区别表征地下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