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后作业答案

发布 2022-09-04 07:44:28 阅读 4339

第1章绪论。

1 什么叫信息、数据?它们有何区别?信息有何特点?

答:信息是客观事物的存在及演变情况的反映。 对于计算机而言,数据是指输入到计算机并能为计算机进行处理的一切现象(数字、文字、符号、声音、图像等),在计算机环境中数据是描述实体或对象的唯一工具。

数据是用以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只是一种数学符号的集合,只有在其上加上某种特定的含义,它才代表某一实体或现象,这时数据才变成信息。 信息的特点:①客观性 ② 适用性 ③传输性 ④ 共享性。

2 什么叫空间数据、地图?举例说明空间数据有哪几种类型。

答:空间数据是以点、线、面等方式采用编码技术对空间物体进行特征描述及在物体间建立相互联系的数据集。 地图是表达客观事物的地理分布及其相互联系的空间模型,是反映地理实体的图形,是对地理实体简化和再现。

空间数据主要有点、线、面三种类型。例如,地图上的点可以是矿点、采样点、高程点、地物点和城镇等;线可以是地质界线、铁路、公路、河流等;面可以是土壤类型、水体、岩石类型等。

3 什么叫地理信息、地学信息、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它们之间有何区别?

答:地理信息是表征地理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地学信息所表示的信息范围更广,它不仅来自地表,还包括地下、大气层,甚至宇宙空间。

凡是与人类居住的地球有关的信息都是地学信息。 能对数据和信息进行采集、存贮、加工和再现,并能回答用户一系列问题的系统称为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以采集、存贮、管理、检索、分析和描述空间物体的定位分布及与之相关的属性数据,并回答用户问题等为主要任务的计算机系统。

区别:地理信息属于空间信息,其位置的识别是与数据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地理信息区别于其它类型信息的最显著的标志。 地学信息所表示的信息范围更广,它不仅来自地表,还包括地下、大气层,甚至宇宙空间。

凡是与人类居住的地球有关的信息都是地学信息。地学信息具有无限性、多样性、灵活性、共享性等特点。同地球上的自然资源、能源本身不同,地学信息不但没有限度,而且会**式地增长。

信息系统的四大功能为数据采集、管理、分析和表达。信息系统是基于数据库的问答系统。 空间信息系统是一种十分重要而又与其它类型信息系统有显著区别的信息系统,因为它所要采集、管理、处理和更新的是空间信息。

4 试述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及我国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

答:地理信息系统发展阶段:以时间发展为序列,可分为60年代起始发展阶段、70年代发展巩固阶段、80年代推广应用阶段和90年代蓬勃发展阶段。

我国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gis在中国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23年到2023年,为准备阶段,主要进行**准备,正式提出倡仪,开始组建队伍,培训人才,组织个别实验研究。

第二阶段从2023年到2023年,为起步阶段,完成了技术引进,研究数据规范和标准,空间数据库建立,数据处理和分析算法及应用软件的开发等,对gis进行理论探索和区域性实验研究。第三个阶段从2023年到现在,为初步发展阶段,我国gis的研究和应用进入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阶段,逐步建立了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组织机构、研究中心和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于2023年开始筹建国家资源与环境系统实验室,是一个新型的开放性研究实验室,2023年中国gis协会在北京成立。

5 试述地理信息系统与其他相关学科系统间的关系。

答:gis与地图学的关系:gis是以地图数据库(主要来自地图)为基础,其最终产品之一也是地图,因此它与地图有着极密切的关系,两者都是地理学的信息载体,同样具有存储分析和显示(表示)的功能。

由地图学到地图学与gis结合,这是科学发展的规律,gis是地图学在信息时代的发展。gis是地图学理论、方法与功能的延伸,地图学与gis是一脉相承的,它们都是空间信息处理的科学,只不过地图学强调图形信息传输,而gis则强调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 gis与一般事务数据库的关系:

gis离不开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技术主要是通过属性来管理和检索,其优点是存储和管理有效,查询和检索方便,但数据表示不直观,不能描述图形拓扑关系,一般没有空间概念,即使存贮了图形,也只是以文件形式管理,图形要素不能分解查询。gis能处理空间数据,其工作过程主要是处理空间实体的位置、空间关系及空间实体的属性。

gis与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关系:计算机地图制图技术的发展对gis的产生起了有力的促进作用,gis出现进一步为地图制图提供了现代化的先进技术手段,它必将引起地图制图过程深刻变化,成为现代地图制图主要手段,gis应用于地图制图,可实现地图图形数字化,建立图形和属性两类数据相结合的数据库。但gis系统不同于计算机地图制图,计算机地图制图主要考虑可视材料的显示和处理,考虑地形、地物和各种专题要素在图上的表示,并且以数字形式对它们进行存贮、管理,最后通过绘图仪输出地图。

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强调的是图形表示,gis既注重实体的空间分布又强调它们的显示方法和显示质量,强调的是信息及其操作。数字地图是gis的数据源,也是gis表达形式,计算机地图制图是gis重要组成部分。 gis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关系:

gis与cad系统的共同特点是两者都有空间坐标,都能把目标和参考系统联系起来,都能描述图形数据的拓扑关系,也都能处理非图形属性数据。它们的主要区别是:cad处理的多为规则几何图形及其组合,它的图形功能尤其是三维图形功能极强,属性库功能相对要弱,采用的一般是几何坐标系。

而gis处理的多为自然目标,有分维特征(海岸线、地形等高线等),因而图形处理的难度大,gis的属性库内容结构复杂,功能强大,图形属性的相互作用十分频繁,且多具有专业化特征,gis采用的多是大地坐标,必须有较强的多层次空间叠置分析功能,gis的数据量大,数据输入方式多样化,所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具有专业化特征。因此一个功能较全的cad,并不完全适合于完成gis任务。

6 试述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答: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地理空间数据和系统开发、管理和使用人员。 计算机硬件系统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的保证。

计算机软件系统是指地理信息系统运行所必须的各种程序及有关资料。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软件、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应用分析软件三部分。 地理空间数据是gis的操作对象,是gis所表达的现实世界经过模型抽象的实质性内容,地理空间数据实质上就是指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描述自然、社会和人文经济景观的数据。

人是地理信息系统中重要构成因素,gis不同于一幅地图,需要人进行系统组织、管理、维护和数据更新、系统扩充完善、应用程序开发,并采用地理分析模型提取多种信息。

7 举例说明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答:资源清查是地理信息系统最基本的职能,其主要任务是将各种**的数据汇集在一起,并通过系统的统计和覆盖分析功能,按多种边界和属性条件,提供区域多种条件组合形式的资源统计和进行原始数据的快速再现。以土地利用类型为例,可以输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和面积,按不同高程带划分的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坡度区内的土地利用现状,以及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变化等,为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发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又如中国西南地区国土资源信息系统,设置了三个功能子系统,即数据库系统、辅助决策系统、图形系统。资源数据存储了1500多项300多万个。该系统提供了一系列资源分析与评价模型、资源**预报及西南地区资源合理开发配置模型。

该系统可绘制草场资源分布图、矿产资源分布图、各地县产值统计图、农作物产量统计图、交通规划图、重大项目规划图等不同的专业图。

第2章空间数据结构。

答:将工作区域的平面表象按一定分解力作行和列的规则划分,形成许多格网,每个网格单元称为像素,即像元。

灰度值是根据所表示实体的表象信息差异对各像元的表示。

栅格数据结构实际上就是像元阵列,即像元按矩阵形式的集合,栅格中1.什么叫像元、灰度值、栅格数据?

的每个像元是栅格数据中最基本的信息存储单元,其坐标位置可以用行号和列号确定。

2.举例说明栅格数据层的概念。

答:地理数据在栅格数据结构中必须分层组织存储,每一层构成单一的属性数据层或专题信息层,例如同样以线性特征表示的地理要素,河流可以组织为一个层,道路可以作为另一层,同样以多边形特征表示的地理要素,湖泊可以作为一个层,房屋可以作为另一层,根据使用目的不同,可以确定需要建立哪些层及需要建立哪些描述性属性。

3 栅格数据如何以数组的形式进行存储?

答:二维数组是把栅格数据中各像素的值对应于二维数组相应的各元素加以存储的方式,适合于灰度级大的浓淡图像的存储以及在通用计算机中的处理,所以是最常采用的一种方式。在采用二维数组的方式中,还有组合方式和比特面方式。

组合方式是在计算机的一个字长中存储多个像素的方式。比特面方式,就是把数据存储到能按比特进行存取的二维数组(可以理解为1比特/1字)即比特面中的方式。

如果给栅格数据内的全体像素赋予按照某一顺序的一维的连续号码,则能够把栅格数据存储到一维数组中。其次,也有不是存储栅格数据全体,而只是把应该存储的像素的信息,按照一定规则存储到一维数组中去的方法。

4 栅格数据有哪几种组织方法?各自有何优缺点?

答:栅格数据的组织方法:(1)以像元为记录的序列。

(2)以层为基础。(3)以层为基础,但每一层内则以多边形(也称制图单元)为序记录多边形的属性值和充满多边形的各像元的坐标。

优缺点:这三种方法中(1)节省了许多存储空间,因为n层中实际只存储了一层的像元坐标;方法(3)则节省了许多用于存储属性的空间,同一属性的制图单元的n个像元只记录一次属性值。它实际上是地图分析软件包中所使用的分级结构,这种多像元对应一种属性值的多对一的关系,相当于把相同属性的像元排列在一起,使地图分析和制图处理较为方便;方法(2)则是每层每个像元一一记录,它的形式最为简单。

5 栅格数据如何进行取值?

答:中心归属法:每个栅格单元的值以网格中心点对应的面域属性值来确定。

长度占优法:每个栅格单元的值以网格中线(水平或垂直)的大部分长度所对应的面域的属性值来确定。

面积占优法:每个栅格单元的值以在该网格单元中占据最大面积的属性值来确定。

重要性法:根据栅格内不同地物的重要性程度,选取特别重要的空间实体决定对应的栅格单元值,如稀有金属矿产区,其所在区域尽管面积很小或不位于中心,也应采取保留的原则。

6 栅格数据存储压缩编码方法主要有哪几种?每种方法是如何进行压缩的?

答: 栅格数据存储压缩编码方法主要有:(1)链式编码 (2)行程编码 (3)块式编码 (4)四叉树编码。

1)链式编码:由某一原点开始并按某些基本方向确定的单位矢量链。基本方向可定义为:东=0,南=3,西=2,北=1等,还应确定某一点为原点。

2)行程编码:只在各行(或列)数据的**发生变化时依次记录该**以及相同**重复的个数,即按(属性值,重复个数)编码。

3)块式编码:块式编码是将行程编码扩大到二维的情况,把多边形范围划分成由像元组成的正方形,然后对各个正方形进行编码。

4)四叉树编码:而块状结构则用四叉树来描述,将图像区域按四个大小相同的象限四等分,每个象限又可根据一定规则判断是否继续等分为次一层的四个象限,无论分割到哪一层象限,只要子象限上仅含一种属性**或符合既定要求的少数几种属性时,则停止继续分割。否则就一直分割到单个像元为止。

而块状结构则用四叉树来描述。按照象限递归分割的原则所分图像区域的栅格阵列应为2n×2n(n为分割的层数)的形式。

7 什么叫矢量数据?点、线、面实体数据编码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矢量数据就是代表地图图形的各离散点平面坐标(x,y)的有序集合,矢量数据结构是一种最常见的图形数据结构,主要用于表示地图图形元素几何数据之间及其与属性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

点实体:在矢量数据结构中,除点实体的(x,y)坐标外还应存储其它一些与点实体有关的数据来描述点实体的类型、制图符号和显示要求等。

线实体:线实体可以定义为直线元素组成的各种线性要素,直线元素由两对x,y坐标定义。最简单的线实体只存储它的起止点坐标、属性、显示符等有关数据。

面实体:多边形(也就是面实体)矢量编码,不但要表示位置和属性,更重要的是能表达区域的拓扑特征,如形状、邻域和层次结构等,以便恢复这些基本的空间单元可以作为专题图的资料进行显示和操作,由于要表示的信息十分丰富,基于多边形的运算多而复杂,因此多边形矢量编码比点和线实体的矢量编码要复杂得多,也更为重要。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后作业答案

第1章绪论。1 什么叫信息 数据?它们有何区别?信息有何特点?答 信息是客观事物的存在及演变情况的反映。对于计算机而言,数据是指输入到计算机并能为计算机进行处理的一切现象 数字 文字 符号 声音 图像等 在计算机环境中数据是描述实体或对象的唯一工具。数据是用以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只...

地理信息系统作业

1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文化系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报告。班级 07地理。实验一 空间地理信息数字化实验内容 1.认识coreldraw x3 sp2软件功能及用法。2.利用coreldraw x3 sp2软件学会把矢量化地图绘制成栅格地图。实验步骤 1.打开coreldraw x3 sp2软件...

地理信息系统作业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作业。周莹 51102601006 自然地理学。海岸带是海洋与陆地交互作用的交接 过渡地带。海岸带范围的形象定义可以描述为以海岸线为基线向海向陆两侧延伸拓展一定距离的海陆交互地带。海岸带作为海洋与陆地相接的地带,是自然界水圈 岩石圈 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最频繁 最活跃之处,具有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