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战导论作业

发布 2022-08-27 16:23:28 阅读 5686

2024年5月。

某航空兵作战单位具有2架远距离支援干扰飞机,3架随队干扰飞机,均可从图中a点或c点机场起飞,掩护15架作战飞机编队(每架均装有自卫干扰机)突防作战至b区执行任务。在距b区40km时,随队干扰飞机与作战飞机编队脱离。作战场景如图1所示。

1. 雷达布防。

在b区的4个顶角处各布一部警戒雷达、一部引导雷达、一部c波段制导雷达和一部x波段制导雷达。

图1 空袭与防空作战示意图。

2. 雷达性能参数。

1.1ghz2ghz警戒雷达。

发射功率4106w,收发天线增益27db,旁瓣电平-10db,接收机灵敏度-120dbm。

2.2ghz4ghz引导雷达。

发射功率106w,收发天线增益30db,旁瓣电平-10db,接收机灵敏度-120dbm。

3.4ghz6ghz制导雷达和导弹发射阵地。

发射功率5105w,收发天线增益32db,旁瓣电平-10db,接收机灵敏度-120dbm,可同时跟踪32个目标,对其中8个目标发射导弹,最大攻击距离60km,最近可攻击距离10km。

4.6ghz18ghz制导雷达和导弹发射阵地。

发射功率2105w,收发天线增益33db,旁瓣电平-10db,接收机灵敏度-120dbm,可同时跟踪32个目标,对其中8个目标发射导弹,最大攻击距离40km,最近可攻击距离5km。

3.空袭飞机和干扰资源。

各种空袭飞机和携带的干扰设备性能如下:

3.1 远距离支援干扰飞机,数量2架,每架携带。

1ghz2ghz干扰机,接收天线增益10db,接收机灵敏度-70dbm,圆极化,发射天线增益10db,发射功率500w,圆极化,对各种雷达干扰需要的压制系数为1000,在距雷达100km以远时为主瓣干扰,100km以内时为旁瓣干扰。

2ghz4ghz干扰机,接收天线增益5db,接收机灵敏度-70dbm,圆极化,发射天线增益5db,发射功率300w,圆极化,对各种雷达干扰需要的压制系数为100,在距雷达150km以远时为主瓣干扰,150km以内时为旁瓣干扰,干扰机数量2部。

4ghz8ghz干扰机,接收天线增益5db,接收机灵敏度-75dbm,圆极化,发射天线增益5db,发射功率200w,圆极化,对各种雷达干扰需要的压制系数为40,在距雷达150km以远时为主瓣干扰,150km以内时为旁瓣干扰,干扰机数量2部。

3.2 随队干扰飞机。

2ghz4ghz干扰机,接收天线增益5db,接收机灵敏度-70dbm,圆极化,发射天线增益5db,发射功率300w,圆极化,对各种雷达干扰需要的压制系数为40,在距离b点40km以远时为主瓣干扰,40km以内时为旁瓣干扰,干扰机数量2部。

4ghz8ghz干扰机,接收天线增益5db,接收机灵敏度-75dbm,圆极化,发射天线增益5db,发射功率200w,圆极化,对各种雷达干扰需要的压制系数为20,在距离b点40km以远时为主瓣干扰,40km以内时为旁瓣干扰,干扰机数量2部。

8ghz18ghz干扰机,接收天线增益10db,接收机灵敏度-75dbm,圆极化,发射天线增益10db,发射功率200w,圆极化,对各种雷达干扰需要的压制系数为20,在距离b点40km以远时为主瓣干扰,40km以内时为旁瓣干扰,干扰机数量2部。

飞机自身的雷达截面积20m2。

3.3 自卫干扰机。

6ghz18ghz干扰机,接收天线增益10db,接收机灵敏度-60dbm,圆极化,发射天线增益10db,发射功率150w,圆极化,对各种雷达干扰需要的压制系数为10,始终为主瓣干扰,但只能掩护自己,干扰机数量1部。

飞机自身的雷达截面积2m2。

4.设计要求。

4.1 提出空袭编队作战方案。

包括:编队组成,各种飞机的运动轨迹,远距离支援干扰/随队干扰机的位置和运动轨迹,作战飞机的位置和运动轨迹。

4.2 干扰机的任务规划。

包括:每一个干扰资源的干扰任务,分配的干扰对象,干扰开机的距离,可达到有效干扰的最小距离。

4.3 评估编队**。

目录。作战方案设计 4

一、空袭编队组成 4

二、空袭编队作战方案分析 4

三、作战方案总结 8

四、干扰机的任务规划 9

五、编队**评估 9

由于b区四部雷达频率范围没有重合,通过测频、测向确定四部雷达的位置。假设左上角为警戒雷达,右上角引导雷达,左下制导雷达1,右下制导雷达2

远距离支援干扰飞机两架、随队干扰飞机两架、作战飞机15架。

根据雷达最大作用距离方程。

以及题目给定的各项雷达参数,可以计算出各雷达的最大作用距离,如下图(表)所示:

表1 各雷达最大作用距离。

图1 对随队干扰飞机的最大作用距离。

图2 对作战飞机的最大作用距离。

由上述两图可见,若不对敌方警戒雷达进行干扰,我方飞机只要起飞就会被发现。因此,首先利用远距离支援干扰飞机上的干扰资源,对敌方警戒雷达、引导雷达和制导雷达1进行干扰。

我方远距离支援干扰飞机从a、c分别起飞盘旋,干扰机开机,根据干扰距离方程。

及相关参数,计算得出干扰距离如下图(表)所示。

表2 远距离支援干扰的干扰距离。

图3 远距离支援干扰效果。

通过远距离支援干扰,敌方警戒雷达、引导雷达和制导雷达1的最大作用距离已经限制在100km左右。

现在尚未对制导雷达2进行干扰,但不影响作战编队的飞行。此时,作战编队连同随队干扰飞机从机场出发,飞至距离b区250km时,随队干扰飞机携带的干扰资源开始工作,此时干扰距离如表3所述。随队干扰飞机跟随作战编队直到距离b区40km出盘旋在上空进行干扰。

表3 随队干扰的干扰距离。

根据干扰方程,可以求得干扰距离。发现干扰距离进一步缩小,有利于我方飞机靠近b区。

随队干扰效果如下图所示:

图4 随队干扰干扰效果。

至此,作战飞机可以飞至距b区40km附近,现在每架作战飞机打开自己的自卫干扰机,根据自卫干扰方程。

以及相关参数,求得自卫干扰距离如下表:

表3 自卫干扰的干扰距离。

图5 自卫干扰干扰效果。

架远距离支援干扰飞机在我方机场上空对敌方警戒雷达、引导雷达、制导雷达1进行干扰,将其最大作用距离范围缩小至200km附近;

架随队干扰飞机及15架作战飞机编队从机场出发,径直飞往b区;

3、在距b区250km处随队干扰飞机②、③号干扰机分别干扰引导雷达、制导雷达1和制导雷达2、警戒雷达,将雷达的最大作用距离范围缩小至40km以内;

km处作战飞机开始自卫干扰,将雷达最大作用距离进一步缩小,直至突防作战任务完成。

根据分析,我方远距离支援干扰飞机起飞进行干扰,干扰机未开机时,有可能被被敌方警戒雷达发现,但是敌方制导雷达攻击范围达不到这么远,威胁较小。威胁最大的是距b区40km处的随队干扰飞机,它们均在敌方制导雷达和导弹发射基地的攻击范围之内,未进行自卫干扰时,它们有可能被击落,预计损失1架。在b区突防作战时,估计15架作战损失1架。

综合上述分析,我方出动飞机19架,损失2架,**率10.53%。

信息安全导论作业

19 网络爬虫是如何工作的?答 在互联网中,网页之间的链接关系是无规律的,它们的关系非常复杂。如果一个爬虫从一个起点开始爬行,那么它将会遇到无数的分支,由此生成无数条的爬行路径,如果任期爬行,就有可能永远也爬不到头,因此要对它加以控制,制定其爬行的规则。世界上没有一种爬虫能够抓取到互联网所有的网页,...

电子信息导论作业

1 简要说明科学技术发展的 拟人律 以及4种人的感官对应的信息技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并非毫无规律可循,技术的发展是遵循,延伸和代 器官功能这一规律而进行的,这个过程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通过模拟延伸或加强人体某些器官的某些功能从而达到技术的进步,这就是科学技术发展的 拟人律 触觉传感器视...

信息技术导论期末大作业

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 信息技术导论课程为专业考查课程,请各位同学选择一下所有题目中的任意4个题目进行答题,每题25分,总计100分。若同学们对本课程的教学有意见或者建议,请在最后提出,有附加分值10分,加满100分为止。1 简述什么是信息?信息在现代人类社会中的意义与作用是什么?25分 2 什么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