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作业

发布 2022-08-25 16:03:28 阅读 6655

姓名:张乐乐学号:2011313428 班级:11级电子商务。

1.专题思考练习。

1.简述宋词的发展概况。

答:宋词发展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晏殊、张先、晏几道、欧阳修等承袭“花间”余绪,为由唐入宋的过渡;第二阶段,柳永、苏轼等在形式与内容上所进行的新的扩展以及秦观、贺铸等人的艺术创作,促使宋词出现多种风格竞相发展的繁荣局面;第三阶段,周邦彦在创作艺术上集大成,体现了宋词的深化与成熟。

2.简述柳永词的艺术特点及其对词体文学发展的贡献。

答:柳永精通音律,倾一生精力作词。其词开一代风气。

他借鉴民间的俗曲新腔,大量创制慢词,对题材也有较大拓展。部分词作生动地展现了北宋前、中期都市的繁华富庶、节日盛况和民情风俗,也有一些羁旅行役和狎妓行乐之词,比较典型地体现了落魄士子和市民阶层的思想情趣。艺术上以铺叙见长,语言则通俗而不失雅趣。

柳永词标志着北宋词发展的转折,他对词的创造性贡献更主要是体现在词调和艺术方面。首先,发展了词的长调体制。柳永精通音律,或利用民间原有的曲调,或把小令扩展为慢词,或旧曲新翻,或自创新调,使慢词的曲牌大为丰富,词的体式至此相当完备,这样就增加了词的表现容量,扩大了词的表现能力。

其次,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柳永把六朝小赋的作法移植于词,创造了铺叙展衍、恣意渲染的艺术手法,写景状物备足无余,叙事抒情淋漓尽致;与铺叙相配合,他还长于白描,不加藻饰而又生动传神;此外,构思细密,布局完整,章法委婉,层次分明也是柳词的重要艺术特征。第三,革新了词的语言表达方式。

柳永也能以清丽的语言写传统的雅词,但他贡献最大的却是使用极其生动、浅近的语言写出的俚词。他一扫晚唐五代词人的雕琢习气,充分吸收日常生活中的俗语、口语入词,以通俗流利的语言取代雅致绮丽的修辞,达到了“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的境界。

3.苏轼在词史上有什么贡献。

答:(1)充实了词的内容,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

苏轼改革词体的主要方向是扩充词的内容,开拓词境,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词之词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放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变革为表现性情之词。他重视文章的社会功能,提倡“有意而言,有为而作”的现实文风。

2)高清意境,豪放风格的创新。

苏轼的词在密州时期有了重大发展,初步形成了豪放词风。一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改以往的靡艳风格,冲击北宋词坛,苏轼随之成为了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4.辛弃疾的艺术成就。

答::辛弃疾词在宋词中是一座艺术高峰,对同期和后世的词人影响很大。他继承发展了豪放词风,在他的影响下产生了稼轩词派。

辛词最大的功绩是打破诗词疆界,词与诗合流。认为豪放词源自“荆公、东坡,至稼轩而大成”。辛弃疾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把金戈铁马的铿锵之声带入词作的词人,抒写了气壮山河的爱国情怀,显示了此人的英雄本色,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理想,这是辛弃疾的词的特色所在可见爱国主义词是辛弃疾的词作创作中举足轻重的所在,是辛弃疾词的灵魂。

读《离骚》有感。

《离骚》是一篇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的高度艺术性的抒情杰作,它奠定了中国诗歌史上浪漫主义传统的基石,被后世视为浪漫主义的源头。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它是诗人用全部的情感、满腔的哀怨溶化而成。《离骚》这首诗是用骚体写成的,此文的作者屈原是我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被认为是“骚体”的创作者。

骚体,古典文学体裁的一种。这类作品,富于忬情成分和浪漫气息;篇幅较长,形式也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因此,此诗表现了屈原变法图强的爱国理想和抱负,嫉恶如仇、九死不悔的高洁操守。

诗中变现的艺术手法,运用了大量神话传说和新奇的比喻,想象奇特,文辞绚烂,充分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特点。

受楚地巫文化传统的影响,屈原凭借其自由奔放的想象力,以其波诡云谲、变化莫测的神来之笔,将神话传说中的云龙凤鸟、神女天帝,自然界中的香草佳木与现世人间的坎坷际遇糅合错综在一起,在幻想与现实的水**融中,创造了一个奇伟瑰丽,迷离缤纷,高远玄邈的艺术世界。

浪漫幻境中的求索既是屈原内心冲突、苦闷的象征,也是他坚贞执着的顽强人格的展现。对国家真挚深沉的爱和对自我高洁人格的坚持,使屈原始终坚守理想,生死以之,最终以死殉志。而由其心血凝成的《离骚》,也因此塑造了一个光照千古的不朽人格,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精神和人格的形成。

品鲁迅之作,感慨万千;读冰心散文,细腻委婉;然而,屈原的诗歌,给人留下的却是无限激情与对祖国的忠诚!“宁溘死一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这句是我最难忘的一句。

没有华丽的语言,但却在字里行间充分的透露出作者希望报效祖国,为国家效力的热衷之情。作为炎黄子孙,我们理应“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百折不挠追求理想;读着《离骚》,心里一直觉得有什么在抖动。自己整个心灵都受到了净化还有对情感的升华。

没错,面对生活,人生的道路,我们都要持有自己的原则,屈原有“芳与泽其杂糅兮,唯玿质其犹未兮”一说,那么我们又何尝不可有自己的看法与坚持!没读《离骚》之前始终认为屈原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他的爱国,读了他的著作才在耸然动容中彻底改观。屈原九死不悔的执着意志、深沉的忧患意识,自我完善的高洁精神,坎坷多舛的悲剧生涯,恢宏瑰丽的锦绣文章,化作一缕永恒的精神血脉,穿越时空,涌动在历代文人心中,不朽。

透过《离骚》,我们看到的是诗人披兰佩蕙,芳洁清峻的美好形象和刚直不阿,忠贞执着的伟大人格。面对现实的污浊险恶,屈原清醒地认识到前途的艰险和命运的多舛,但他不愿屈心抑志,宁愿捍卫自己的人格尊严,九死而未悔。诗人将自然界和神话传说中的花鸟草树随手拈来,妙笔点染,赋予其不同凡响的象征意义,如用佩饰兰蕙表现自己的高洁志趣,用香草美人象征明君,用善鸟芳草代表贤臣,而与之对立的萧艾恶禽则象征谗佞小人,由此大大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使全诗都充溢着精采绝艳、绚烂芬芳的审美意境,散发着迷人的艺术魅力。

在诗中作者首先通过自省,从而更加自重自信;通过审时,从而认识到国势的衰危。在经过了冷峻而理性的思索之后,获得了理智上的坚定和明确,但同时却又伴随着情感上的迷惘。司马迁认为《离骚》乃屈原忧愁幽思而作,字里行间,诗人那种哀怨几乎无处不在,但屈原表现出来更多的却是一种积极的浪漫:

虽无法改变现实,但可以上天入地,四处求索,去追求美好的事物,以满足自己心灵暂时的平静。

虽然最后屈原选择了投江自尽,对于求索并没有得到自己心里想要的那个美好的结局,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让屈原绝望,所以,他选择用自己的死唤醒千千万万颗迷茫的心,然他们认清现实。

全篇诗歌无不映射出屈原对国家真挚深沉的爱和对自我高洁人格的坚持。屈原始终坚守理想,生死以之,最终以死殉志。我从此篇诗歌中学到了要始终坚守自己的理想,即使这很辛苦,我也不会屈服,追求真我。

《诗经》与远古神话”专题。

———学习心得。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我们的祖先创造过灿烂的文化,它可以骄傲地矗立于世界最灿烂的古代文化之林。

如果将中国文学史比作一条长河,我们从下游向上追溯,它的源头是一片浑茫的云天,不可详辨。就在那遥不可及的时代,中国灿烂的文化开始诞生并不断发展。

而在“《诗经》与远古神话”这个专题中,我了解了很多,知道了很多,明白了很多。《诗经》是我国诗歌发展的源头,而那些光怪陆离的神话故事就是我们的先民们的精神寄托。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

《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有诗一百六十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诗一百零五篇;“颂”分“周颂”、“商颂”、“鲁颂”,有诗四十篇。另外,《诗经》有六个表现手法,分别为“风、雅、颂、赋、比、兴”。与“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四始六义”。

《诗经》是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奠基之作,作为一部乐歌总集,它的作者不一,地域不同,内容各异,艺术风格也多种多样。概括而言,其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强。

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其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其三,复叠的章法和以四言为主的句式;其四,丰富、生动、简练、形象的语言。

《诗经》是诗歌的语言宝库,词汇丰富多彩,用词生动准确。《诗经》中还大量的运用了双生字,叠韵字和重叠字,这不但丰富了词汇,而且写景状物,拟景传声,使诗歌更富于形象美和音韵美。如其中的《蒹葭》,这首爱情诗写得十分真实、曲折、生动。

另一份中国文化瑰宝就是远古神话。

中国神话一般指的是关于上古传说、历史、宗教和仪式的集合体,通常它会通过口述、寓言、**、仪式、舞蹈或戏曲等各种方式在上古社会中流传。某方面而言,上古神话会被假定是历史真实的一部。

份,关于中国神话的最初文字记载可以在《山海经》、《水经注》、《史记》、《吕氏春秋》、《国语》、《左传》、《淮南子》等古老典籍中发现,从文学的角度来说,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神话通过以神为主人公,它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神话的情节一般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

神话的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解释;有的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变革社会的愿望。

就象其他民族的神话一样,中国上古神话是源自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试图通过推理和想象的方式对各种自然现象作出合理解释,但是由于当时的认识水平较低下,因此经常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另一。

方面,上古神话也是上古社会的缩影,神话中的人物大多来自原始人类的自身形象,狩猎发达的部落,所创造的神话大多与狩猎有关;农耕发达的部落,所创造的神话多与农业有关;靠水的部落,就创造了。

与水有关的神话。

而在当今社会,人类理性觉醒后,神话也逐渐的退却了。其中大部逐渐散失,有一部分为史家、思想家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历史化。还有一部分为道教所利用,改造为仙话。

在后世文学中,神话精神得到。

延续和光大,其对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文学创作的素材,一是直接影响文学创作的思维方式,表现手法,欣赏效果等,即提供了创作原型。

大学语文作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作业预览。单项选择题 第1题 侍坐 记述了孔子四 申述各自的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其中孔子特别赞赏的是 a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b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c...

大学语文作业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侍坐 记述了孔子四 申述各自的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其中孔子特别赞赏的是 a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b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c 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

大学语文作业

1.请结合具体的课文,以及各自的生活背景 思想内涵 文学风格分析李白和杜甫为什么分别叫作诗仙和诗圣。答 1 李白这首诗意在表达人寿几何,及时行乐,圣者寂寞,饮者留名的虚无消沉思想,愿在长醉中了却一切。诗的开头六句,写人生寿命如黄河之水奔流入海,一去不复重返,如此,应及时行乐,莫负光阴。天生 十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