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作业

发布 2022-06-29 15:41:28 阅读 1964

1.请结合具体的课文,以及各自的生活背景、思想内涵、文学风格分析李白和杜甫为什么分别叫作诗仙和诗圣。

答:(1)李白这首诗意在表达人寿几何,及时行乐,圣者寂寞,饮者留名的虚无消沉思想,愿在长醉中了却一切。诗的开头六句,写人生寿命如黄河之水奔流入海,一去不复重返,如此,应及时行乐,莫负光阴。

“天生”十六句,写人生富贵不能长保,因而“千金散尽”“且为乐”。同时指出“自古圣贤皆寂寞”,只有“饮者留名”千古,并以陈王曹植为例,抒发了诗人内心的不平。“主人”六句结局,写诗人酒兴大作,“五花马”、“千金裘”都不足惜,只图一醉方休。

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怀。“天生我材必有用”句,是诗人自信为人的自我价值,也流露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积极思想感情。 诗深沉浑厚,气象不凡。

情极悲愤狂放,语极豪纵沉着,大起大落,奔放跌宕。诗句长短不一,参差错综;节奏快慢多变,一泻千里。:为人豪放,不拘小节,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善于运用多种浪漫主义手法,在他的诗里我们可以看到大胆的夸张、惊人的想象和精妙的比喻,情感炽热,个性强烈,形成豪放飘逸的诗风,有“诗仙”之誉。(参考作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将进酒》)

2) 杜甫:出身世代“奉儒守官”之家,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非常关注。半生流离失所,使其得以深入社会,真切认识现实黑暗和百姓苦难。

他的众多诗歌作品深刻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时代苦难,在艺术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被称为“诗圣”。(参考作品:《又呈吴郎》《秋兴》)

2.《长恨歌》 ①作者白居易的文学主张是什么答:作者白居易的文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长恨歌的“恨”是什么意思?

答:恨是遗憾悔恨的意思。是说李隆基还在为贵妃的死去而遗憾和悔恨。

③本诗的最后一部分写什么? 答:本诗的最后一部分写的是寻仙,写杨对李的忠贞不渝之情您认为最后寻仙部分在艺术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如果没有这一部分,杨玉环和李隆基的形象是否不够丰满?为什么答:在艺术上这是虚写,通过想象生离死别后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进一步升华了诗歌主题,也使诗歌更具有浪漫的传奇色彩和浓郁的抒情气氛;如果没有这一种杨和李的形象不够丰满。

因为无法体现在杨玉环死后李隆基对她的苦苦思念和追寻,而杨玉环对李的忠贞不愈更是无法体现。

3什么说《春江花月夜》一诗的灵魂是月光?

答:《春江花月夜》中包括了人生中最美好的良辰美景,由春天、夜晚、江水、花树、明月构成了一幅清丽优美的画卷,其中春、江、花、夜只是背景,明月才是诗人极力渲染的意象。在《春》诗中,月的意象美好纯净,月光所极之处,万物无不染上那一份纯净、清幽,体现出春江花月夜的意境美。

《春》诗中的月色极开阔,也极清丽,“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一轮明月从春江上冉冉升起,这个意象是如此的阔朗和美丽,让人有面对神奇造化时的屏息之感。明月朗照之下,滟滟的水波,花草丛生的芳甸,如同披上霜雪的花树,银色的沙滩,一切是如此的清丽出尘,神秘朦胧诗人在这江天一色的月色下,内心变得澄明清净,心与自然有了一种灵性的交流。伟大的诗人屈原曾有过《天问》,表现了人类对于自然宇宙的不息探索,一千多年后的张若虚也发出了对宇宙的的疑问,这充分体现了中国诗人所特有的“宇宙意识”。

闻一多先生曾强调诗中所体现的宇宙意识,认为“在神奇的永恒面前,作者只有错愕,没有憧憬,没有悲伤”(闻一多《唐诗杂论·宫体诗的自赎》)。

大学语文作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作业预览。单项选择题 第1题 侍坐 记述了孔子四 申述各自的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其中孔子特别赞赏的是 a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b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c...

大学语文作业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侍坐 记述了孔子四 申述各自的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其中孔子特别赞赏的是 a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b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c 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

《大学语文》作业

1.请结合具体的课文,以及各自的生活背景 思想内涵 文学风格分析李白和杜甫为什么分别叫作诗仙和诗圣。答 李白 为人豪放,不拘小节,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善于运用多种浪漫主义手法,在他的诗里我们可以看到大胆的夸张 惊人的想象和精妙的比喻,情感炽热,个性强烈,形成豪放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