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2

发布 2022-07-29 20:37:28 阅读 8773

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1~4小题,每题2分;5~11小题,每题3分)

1.选出下列词中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 )

a.埋怨(mái鸟瞰(kàn闭目塞听(sè)

b.穴位(xu和弦(xián鲜为人知(xiǎn)

c.跻身(j毗邻(p肆无忌惮(dàn)

d.执拗(ào称职(chèng暴殄天物(tiǎn)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时隔20年他再次来到天津,望着眼前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不禁觉得耳目一新。

b.在伦敦金融峰会上,胡奥首次会晤。奥巴马说,美中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令人瞩目地向前发展。

c.4月4日清明节,来自海内外的八千多名中华儿女聚集在黄帝陵前,以黄钟大吕之乐,清醴鲜花之荐共同祭拜了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

d.初中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三年时光,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现在想来,犹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要由传统的“满堂灌”向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促进者转变。

b.人们的悲哀在于,应该珍惜的时候不懂得珍惜,而懂得珍惜的时候却失去了珍惜的机会。

c.目前,我国正处于发展商务、推行信息网络,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d.学习写作是否一定要多读多写呢?从前人的写作经验来看,这是一条必由之路。

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路崎岖,很不好走,可我不相信自己还走不过这个背着三十多斤东西的山村女孩子(她才只有十四岁)。

b.“进化论嘛!”鲁迅先生微笑着说:“我懂得你的意思,你的舌头底下压着个结论:可怕的进化论思想。”

c. 麦收以后,这块地是种玉米呢,还是种红薯呢?到底种什么?与会者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d.乌鲁木齐的大街上到处摆着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伊犁苹果啊、库尔勒香梨啊……走到哪儿都闻得见诱人的香味儿。

5.下列赏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诗是南宋诗人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诗句,表现了他以死明志,舍生取义的决心。

b.***的《沁园春·雪》中一个“望”字统领下文,有登高远眺的意思并有很大的想象成分,它显示了诗人自身的形象,使人感受到他那豪迈的意兴。

c.郑愁予的《雨说》一诗中有两节写到了雨要“教你们勇敢地笑”,“笑”在这里代表一种快乐幸福,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d.陶渊明《饮酒》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点明了生活的地点及地理环境,表明作者喜欢热闹的田园生活,忘怀世俗与自然相契合的心境。

阅读《敬业与乐业》选段回答6——8题。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单、直接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

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是敬。

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

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因当大**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才去当,实实在在把**当做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做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痀瘘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

“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做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

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

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

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是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所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6.选段文字的观点是( )

a.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

b.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c.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d.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要敬业。

7.对于选段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作者看来,当大**与拉黄包车,在职业的神圣性质上,是完全一样的。

b.作者认为敬业的“业”就是指我们每个人在走上社会以后,所从事的职业。

c.文段中引用佝偻丈人、孔子和曾文正的话都是作为道理论据,从正面证明自己的看法。

d.作者用朱熹的话解释了“敬”的意义。又从人类生存的需要与个体生活的意义出发,论证“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的道理。

8.关于选段的语言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段大量引用经典、格言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b. 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

c. 语言平易,娓娓道来,如话家常。

d.论述的语言生动形象,使抽象的道路通俗易懂,易于被读者接受。

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完成9-11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

“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

“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9.下列粗体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陈胜、吴广乃谋曰。

b.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d.卜者知其指意皆指目陈胜。

10.对下面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a.就(用)丹砂(在)红绸子上写“陈胜王”(三个字),放在别人赠送的鱼的肚子里。

b.就(在)红绸子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字),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

c.就(用)丹砂(在)绸子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字),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

d.就(用)丹砂(在)红绸子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字),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并吃掉了。

11.对文意的叙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廷征召穷苦百姓去镇守渔阳,陈胜、吴广都被编在征发的队伍里,因大雨,道路不通,九百人都被滞留在大泽乡,以致不能如期到达渔阳。

b.秦法规定,戍边的人如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一律要砍头。陈胜、吴广都在砍头之列。

c.陈胜认为,秦朝应当继承皇位的是扶苏。但扶苏竟被他弟弟二世杀死了。陈胜和吴广商议,决定冒充是扶苏和项燕的部下,带领九百戍边之人起义反秦。

d.为了给起义作**准备,陈胜、吴广做了两件事,一是“置书鱼腹”,二是“篝火狐鸣”,结果士卒们在夜里都惊恐慌乱,人人自危,到处议论,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不敢和他当面交谈。

二、(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2.在下面横线上,填写诗文上下句。(6分)

1)征蓬出汉塞。

2)潭西南而望。

3)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

4)在***《沁园春·雪》中,全词的主旨句是。

5)过尽千帆皆不是。

6)野芳发而幽香。

13.中国古典文学展示了山河壮丽,四季的迷人风光令人心驰神往。欧阳修笔下佳木秀而繁阴。”写出了琅琊山的春夏之美;岑参笔下千树万树梨花开”更是写出了边塞冬雪的奇景。(2分)

三、阅读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陕西李广为上郡太守,尝从百骑出,卒遇匈奴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

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

”广令诸骑曰:“前!”未到匈奴阵二里所,止,令曰:

“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

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军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

平旦,李广归其大军。

1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尝从百骑出吾去大军数十里。

胡骑遂不敢击是时会暮。

15.翻译下列句子。

1) 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不走,用坚其意。

16、从文中可以看出李广为将有怎样的品质?

旧餐桌上的美好时光。

美]凯瑟琳比恩洪帆译。

一天下午,我正在厨房做饭,16岁的儿子安东尼以最快的速度冲了进来,我警惕地抬起头。安东尼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最近我们每次见面气氛都很紧张,争吵随时一触即发。这次他又会有什么问题?

**?朋友?我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题 2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2016 2017学年上期九年级期中试题。语文 命题人 济水一中裴会霞。一 积累与运用 28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嫉妒 疾病模范 模式泥土 拘泥反省 省亲。b 沧桑 悲怆曲径 曲解处理 处境车轴 压轴。c 扁舟 偏旁惆怅 绸缪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2015学年第一学期岩头镇中学期中试卷。九年级语文学科。温馨提示 满分 150分时间 120分 一 书写 5分 卷面书写5分。卷面整洁,字迹清楚,得满分 字迹潦草,随意涂改等酌情扣分。二 语文知识积累 26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秋天并非平静如...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

一 语言积累与运用 30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2分 a 虬 qi 枝沉 ch n 寂澎 p ng 湃静谧 m b 繁衍 y n 荒诞 d n 挑 ti o 剔亵 xi 渎。c 诘难 ji 阔绰 chu 楠 n n 木皲 j n 裂。d 玄 xu n 虚渺 mi o 茫诓 ku ng 骗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