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除杂 推断 实验 计算

发布 2022-07-27 04:33:28 阅读 8642

除杂、推断、实验、计算提高练习。

练习一。1.下列各组物质,用水做试剂就能鉴别开的是( )

a. 液体:汽油、酒精、糖水b. 气体:氢气、氧气、二氧化碳。

c. 固体:碳酸钠、碳酸钙、食盐 d. 固体:碳酸氢钠、碳酸钙、硫酸铜。

2.只用一种试剂来鉴别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稀硫酸三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

a.酚酞试液 b.石蕊试液 c.碳酸钠溶液 d.二氧化碳。

3. 除去下表所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氧气点燃 b 氯化钾( 碳酸钾) 稀盐酸蒸发。

c 锌 (铁) 稀硫酸过滤d 氧化钙 (碳酸钙 )稀盐酸蒸发。

4. 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a co2(hcl) 氢氧化钠溶液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b nacl(na2co3) 盐酸加入足量盐酸、蒸发、结晶。

c mno2(nacl) 水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cu(cuo) 氧气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

5. 为了除去k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fecl3和k2so4杂质,应依次加入的试剂( )

a. 先加入适量agno3溶液,再加入适量bacl2溶液。

b. 先加入适量bacl2溶液,再加入适量agno3溶液。

c. 先加入适量koh溶液,再加入适量ba(no3)2溶液。

d. 先加入适量koh溶液,再加入适量bacl2溶液。

6.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a.co2(co)——通入氧气中点燃 b.so2(hcl)——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kcl固体 (kclo3)——加少量二氧化锰固体并加热。

d.nacl溶液(nahco3)——滴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

7. 只需加水就可将四种白色固体鉴别出来:(1)、(2)、(3)、(4),正确的鉴别顺序是( )

a. (1)(3)(4)(2b. (2)(3)(4)(1)

c. (3)(2)(4)(1d. (2)(4)(1)(3)

8.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中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合理的是( )

a、c2h5oh和nacl溶液(闻气味) b、naoh溶液和稀h2so4(酚酞试液)

c、ca(oh)2溶液和naoh溶液(稀盐酸) d、kmno4和kclo3(观察颜色)

9. 有四瓶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1)稀盐酸、(2)稀硫酸、(3)naoh溶液、(4)溶液。某实验小组分别对四种溶液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表:

则对应甲、乙、丙、丁顺序的四种物质是( )

a. (2)(3)(4)(1) b. (4)(3)(2)(1)

c. (3)(4)(1)(2) d. (1)(2)(4)(3)

10.下列各组离子能共存的是( )

a. ba2+、k+、no3-、co32-、h+ b. k+、cl-、mg2+、no3-、h+

c. fe3+、so42-、oh-、na+、cu2+ d. ag+、ba2+、cl-、no3-、k+

11.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发现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往得到的金属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发现金属部分溶解,并有气泡产生,由此推断。

a、金属是fe、cu 滤液中有cu2+、fe2+ b、金属是cu 滤液中有fe2+

c、金属是fe、cu 滤液中有fe2d、金属是cu 滤液中有cu2+、fe2+

12. 某溶液中含有碳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钡三种物质,要使三种物质分别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现有①碳酸钠溶液、②氢氧化钠溶液、③稀盐酸三种试剂,则加入的顺序是。

13. 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和不溶性杂质(泥砂等)。现在,江伟同学利用下列实验操作,对粗盐进行了提纯:

①加过量水、②加过量稀盐酸、③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④加过量碳酸钠溶液、⑤过滤、⑥蒸发、⑦结晶。他操作的先后顺序是(填序号。

14. 有一包粉末,可能由nacl、na2so4、na2co3、fecl3、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做如下实验:

取少量粉末,加水溶解得无色透明溶液;取所得溶液少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看不到明显现象;另取少量粉末递滴加稀盐酸,也看不到明显现象。

由实验可知,原粉末中一定没有实验可说明原粉末中没有实验证明原粉末中没有。

根据上述实验,可得出原粉末中可能有的物质是。

15. 已知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h+、ag+、cu2+、na+、oh-、cl-、no3-、co32-等八种离子中的几种,取该溶液少许,滴入几滴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则原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可能是。

16. 某化学试剂厂a、b、c、d四个车间排放的污水中,分别含有污染物cucl2、hcl、na2co3、naoh中的一种,现对污水作如下处理:

1)将a的污水与b的蓝色污水通入第一反应池,产生蓝色沉淀;

2)将c的污水与d的酸性污水通入第二反应池,产生大量气泡;

3)将第一反应池上层的碱性污水通入第三反,最终污水显中性,再向外排。试推断各车间污水的污染物分别为:a___b___c___d___最终向外排放的水中含有的溶质是写出第一反应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第二反应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二。1. 利用纯净、干燥的氢气还原灼热的氧化铜来测定水的组成。实验装置由a、b、c、d组成(氢气发生装置省略未画出)。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某学生用锌和较浓的盐酸制取氢气,他用装置a、b是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氢气,在装置a中通常放溶液,其作用是 ;在装置b中通常放溶液,其作用是。

2)若实验前后,称量结果如下,装氧化铜的玻璃管的质量减少6.4克,装氯化钙的u型管的质量增加了7.2克。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写出水中氢、氧两种元素质量比的原始计算式。

3)在装置d中,将caci2改换为才能检验出氢气还原氧化铜有水生成。

2. 2023年4月28日某**题为“排污工程施工,毒气放倒三人”的报道,引起某兴趣小组同学的思考.

提出问题】排污管道中的毒气有什么成分?

查阅资料】i、排污管道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发酵会产生co、co2、h2s、ch4等.

、h2s气体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黑色沉淀.

提出猜想】小组同学对排污管道气含有上述气体中最少3种成分的猜想如下:

猜想1:有co、co2、h2s;猜想2:有co、co2、ch4;

猜想3:有co、h2s、ch4;猜想4:有co2、h2s、 ch4

猜想5:有co、co2、h2s、ch4.

实验方案】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夹持仪器已省略).

问题讨论】1)如果a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 2

成立;如果b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 3

成立.2)在验证猜想l的实验中,装置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若要进一步验证气体燃烧后的产物,操作是: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澄清的石灰水,**.

3)要确证猜想5中是否有ch4,某同学认为图示装置有不足之处,需要在装置c与d之间加一个干燥装置.改进后,若气体燃烧,且d装置内壁出现水雾,证明气体中一定含有ch4.为了进一步确定气体中是否含有co,可分别测定燃烧产物中h2o、co2的质量.其方法是:将燃烧产物依次通过盛有浓硫酸或氯化钙或无水硫酸铜氢氧化钠的装置,分别称量吸收燃烧产物前、吸收燃烧产物后装置的质量,通过计算、分析得出结论.

练习三。1. 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其中a为金属氧化物,e、f为金属单质,且f为紫红色,化学反应②和③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

请按要求填空:

1)物质c的化学式为 h2o

(2)写出反应②的一个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4)e、f和氢由强到弱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e 氢 f

2. 小红对暗紫色消毒粉a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e___f___g___

2)写出a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3. a、b、c、d、e、f、g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e、g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 a物质的化学式。

2) 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c物质固态时的名。

称 ,该固体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3) 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4)上图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g的原因是。

写出物质g和a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四。1. 取一定质量的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ba(oh)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发现生成的沉淀和所取的混合气体质量相等,则混合气体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

九年级化学上册除杂与推断

1 写出除去括号中杂质的化学方程式。1 co2 co 2 co co2 3 cu cuo 4 co2 o2 5 n2 o2 6 cao caco3 2 把h2 co2 co n2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 灼热的氧化铜 浓硫酸,剩余的气体是。3 鸡蛋很容易变质,商家通过向鸡蛋加石灰水来保鲜,为什么?4 有一...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除杂

除杂的原则 主要成分的质量不能减少 可以增多 除杂时不能引进新的杂质。除去cuo中的c 在氧气流中灼烧 c o2co2 除去co中的co2 使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或氢氧化钠溶液。ca oh 2 co2 caco3 h2o和2naoh co2 na2co3 h2o 除去co2中的co 使混合气体通...

九年级化学专项汇编除杂

除杂。一。除杂的原理 将物质中混有的杂质除去而获得纯净物质,叫提纯或除杂。二 除杂四个原则 1 不增 不增加新杂质 即所加试剂与杂质反应后,不能再生成新的杂质 2 不减 不减少被提纯物 即所加试剂不与被提纯物反应 3 易分离 杂质与所加试剂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状态与被提纯物不同,便于分离,如 被提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