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
一)知识点。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练习:一艘潜艇在海平面以下80米,记作海拔(-80)米,如果再下潜20米,这时位置处在海拔(-100)米,如果又上浮30米,这时位置处在海拔(-70米)米处。
一只蜗牛从一口深10米的井向上爬,每天白天向上爬+4米,晚上休息向上爬-2米。
这只蜗牛第( 4 )天能爬出井口。(10-4)÷(4-2)+1=4(天)
0℃表示没有温度。×某地早晨气温是-20℃,中午气温达到3℃,气温上升了23℃。√
第二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 字母公式: s = a h x k b 1 . c o m
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字母公式: h = s÷a
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高,字母公式: a = s÷h
2.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字母公式: s = a h÷2
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面积×2÷底 ,字母公式:h=2s÷a
三角形的底=三角形的面积×2÷高,字母公式:a=2s÷h
3.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s= (a + b ) h÷2
梯形的高=梯形的面积×2÷(上底+下底),字母公式:h=2s÷(a + b )
梯形的上底=梯形的面积×2÷高-下底,字母公式:a=2s÷h-b
求三角形的面积和梯形的面积别忘记“÷2”
4.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5.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不同的梯形有可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http://w b1. com
6. 一个梯形能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有两种分法)
7.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但形状未必相同。一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它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即一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练习: 1、判断 ①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72)平方厘米。
3、 一个平行四边形与一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是6厘米,三角形的高是(12)厘米。
4.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ha)。
测量和计算大面积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km2)。1平方千米(km)=1000000平方米(m2)
5.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与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比较。
长度单位:毫米(mm) 厘米(cm) 分米(dm) 米(m) 千米(km)
进率10 10 10 1000
面积单位: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公顷(ha)平方千米(km2)
进率10010010000 100
练习450000平方米=(45)公顷,0.259 ha=(2590)m2 0.9 km2=(90)ha=(900000)m2
第三单元:认识小数。
1.分母是……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2.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
01);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0.001)……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3.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小数的性质。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4. 小数的大小比较:例如:0.41>0.409, 4.4078<4.41
判断:大于0.1且小于0.2的两位小数有无数个。(×
大于0.1且小于0.2的小数有无数个。(√
5.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在这个数万位(从个位向左数第5位)后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在数的末尾添写“万”字。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在这个数亿位(从个位向左数第9位)后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在数的末尾添写“亿”字。
小数部分末尾的0一般省略不写。
练习:①20除17的商用小数表示是( 0.85 ),它的计数单位是( 0.01 ),再添上( 15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就等于1。
0.500的计数单位是(0.001),化简以后的计数单位是(0.
1),化简以后的计数单位是原来的计数单位的(100)倍。③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6.小数的近似值。 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
9.984≈( 9.9810.0)http://w b1. com
练习:一个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是7.9,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第四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
1、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最低位算起:各位满十要进一;不够减时要向前一位退1作10再减。
判断:0.99+0.
1=1(×)1-0.9+0.1=02、小数加减简便运算:
(a+b)+c =a+(b+c) a-(b+c)=a-b-c a-(b-c)=a-b+c
练习:小欣家距学校1.7km,早晨他从家出发走了0.3 km发现忘记带数学本子又回家去拿,然后从新到学校上课,小欣一共走了( 2.3 )km。
一根竹竿长7米,垂直插入一个水池中,结果露出水面1.3米,入泥部分比露出水面部分短0.4米。问池中的水有多深?( 4.8米 )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用18根1厘米长的小棒摆长方形,一共有(4)种不同摆法,其中面积最大的是( 20 )平方厘米。②有5元、1元、5角的硬币各两个,每次从中取出一个或两个,可以组成(9 )种不同的币值。★每次从中取出一个或几个,可以组成( )种不同的币值。
③一只猴王带着37只小猴坐船渡过一条河,一条大船可载5只猴,一条小船只能载3只猴。如果每条船上不允许超载或少载,一共有( )种不同的乘坐方案。
答:一共有 3 种不同的安排。
2、列举中的一些规律:(长方形的长+宽=长方形周长的一半 ) 当长方形的周长不变时,长与宽长度相差的越大,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越小; 长与宽长度相差的越小,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越大。当长方形的面积不变时,长与宽长度相差的越大,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就越长;长与宽长度相差的越小,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就越短。
第六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一)
1、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把一个小数乘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两位、三位……这个小数就扩大了10倍、100倍、1000倍。
2、小数点向左移动的规律:把一个小数除以 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一位、两位、三位……这个小数就缩小了10倍、100倍、1000倍。
3、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就随着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
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就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第七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二)
1、小数乘法的计算算法:先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再观察因数中的小数位数共有几位,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相同的位数点上小数点。点小数点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2、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⑴.按商不变的规律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除数的小数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位数不够的,在末尾用0补足);⑵按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计算;⑶.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⑷.有余数可以根据小数的性质补零继续除。 3.①一个不是零的数乘一个小于1的数,得到的积会比原来小。
例如:25.6×0.
3=5.6。②一个不是零的数除以一个小于1的数,得到的商会比原来大。
例如:0.2÷0.
02=104、认识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5.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http://w b1. com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首先按商不变的原理把除数转换成整数;其次按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计算;最后有余数可以根据小数的性质补零继续除。
2.在.18276……这几个数中,有限小数是(5.
91、 5.91212 ),无限小数是.18276……)循环小数是.
9 ),最大的数是(5. )
2023年秋季五年级数学期中试卷 苏教版
满分 120分时间 90分钟 姓名 得分。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33分 1 一次数学测验,某班的平均分为87分,把高于平均分的部分记作正数,明明的得分是96分,记作 分,欢欢的得分记作 5分,他的实际得分是 分 如果把大鲨鱼在水下23米处记作 23米,那么它上浮9米后,这时它的位置可记作米。2 一...
五年级秋季学期规划
五年级秋季教研规划一 常规教研内容。1.培训。学期前培训。教材理念,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学技能,授课流程。学期中培训。主题微课程培训,家长会设计培训。2.教学支持。教材印刷更新,教辅改进,课件制作,答疑解惑,教学进度把控。3.质量保证。过课过关,课堂跟进,录课评课,单独指导。4.试卷。阶段测试卷,...
2023年秋季学期五年级一班
家长会记录。时间 2014年9月5日。地点 小寨镇中心完小学五年级一班教室。参会人员 科任教师及学生家长。记录员 戈应翠。会议议程 一 教师家长相互交流如何管理学生安全 1 教师宣读学校安全管理责任书。2 教师讲解针对不同时期 不同环境下的安全家长和教师如何教学生做到防范。3 教师讲述学生在家时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