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作业

发布 2022-07-18 02:00:28 阅读 1886

仪器分析作业(no.17)

姓名: 专业:生物技术学号:

2、激发态分子的常见去活化过程有哪几种?

答:常见的去活化过程有:振动弛豫;内转换;系间窜越;外转换;荧光发射;磷光发射。

3、何谓荧光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如果固定荧光的发射波长(即测定波长),不断改变激发光(即入射光)波长,以所测得的该发射波长下的荧光强度对激发光波长作图,即得到荧光(磷光)化合物的激发光谱。

若使激发光的强度和波长固定不变,测定不同发射波长下的荧光强度,即得到发射光谱。

任何荧光(磷光)物质都具有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这两种特征,它们可以用于鉴别荧光物质,亦可作为进行荧光定量分析的选择合适的激发波长和测定波长的依据。

4、何谓荧光效率?荧光定量分析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答;荧光频率也称为荧光量子产率,它表示物质发射荧光的本领,定义为物质发出量子数和吸收激发光量子数的比值。荧光定量分析的依据是溶液的荧光强度和该溶液的吸收光强度以及荧光效率成正比。

5、下列化合物中那个荧光效率比较大,为什么?

答:我觉得第一个的荧光效率大。对于芳香族化合物来说,其芳香环上不同的取代基对该化合物的荧光强度和荧光光谱有很大影响。

二者同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前者多了一个取代基,因而能增加荧光效率。

6、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主要与吸收光强度和荧光效率还有环境有关,而环境又的影响包括溶剂、温度、ph、各种散射光、激发光的照射、荧光猝灭。

7、为什么荧光分析法比紫外—可见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答:因为荧光或磷光分析法是在入射光的直角方向测定荧光强度,即在黑背景下进行检测,因此可以通过增加入射光强度或增大荧光或磷光信号的放大倍数来提高灵敏度。而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中测定的参数是吸光度,该值与入射光强度和透射光强度的比值有关,入射光强度增大,透射光强度也随之增大,增大检测器的放大倍数也同时影响入射光和透射光的检测,因而限制了灵敏度的提高。

仪器分析作业

气相色谱仪简介。一 气相色谱仪的产生及特点。色谱法的最早应用是用于分离植物色素,方法简述为 在一玻璃管中放入碳酸钙,将含有植物色素 植物叶的提取液 的石油醚倒入管中。此时,玻璃管的上端立即出现几种颜色的混合谱带。然后用纯石油醚冲洗,随着石油醚的加入,谱带不断地向下移动,并逐渐分开成几个不同颜色的谱带...

仪器分析作业

仪器分析作业与思考题。光学分析法部分。一 发射光谱法 aes 1 直流电弧光源的特点?2 交流电弧光源的特点?3 火花光源的特点?4 激发光源的作用是什么?5 光源的选择。6 光栅色散原理?7 摄谱仪的性能 棱镜 光栅 8 光谱感光板的构成。9 什么是乳剂特性曲线?在光谱定量分析中有何作用?10 发...

仪器分析作业

纤维素催化转化制备多元醇和5 羟甲基糠醛。姓名 王静学号 2011207259 班级 工艺二班。开题 在化石能源日益匾乏,环境保护彰显重要的形势下,如何发展新能源己经成为各国 专家 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正是在这一形势下,人们开始关注生物质能源。多元醇包括山梨醇 木糖醇 甘露醇 麦芽糖醇 甘油和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