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练习

发布 2022-07-14 21:12:28 阅读 5104

一、选择题。

1. 下列四幅等压线图(单位:百帕)中,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

读“地球近地面主要风带示意图”,回答2~3题。

2.终年受①风带与③风带之间的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其气候特点是。

a.终年温和湿润b.终年高温多雨。

c.终年炎热干燥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在②风带吹拂下形成的洋流,其类型、性质和方向可能是( )

a.风海流暖流自西北向东南 b.补偿流寒流自西南向东北。

c.补偿流寒流自西向东d.风海流寒流自西向东。

读90°e附近,两分两至中的某一节气海平面气压图(单位:hpa),回答4-5题.

4.气压值最低处的气压带或气压中心名称是( )

a.赤道低气压带b.印度低压

c.副极地低气压带d.冰岛低压。

5.由气压值推断此时( )

a.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b.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

c.大陆上等温线向高纬凸出d.中南半岛盛行东北风。

2023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8月9日16时20分在福建霞浦登陆后,由于移动速度慢、带来的雨量大,受其影响,我国部分地区诱发多起地质灾害。据此回答下题:

6. 台风“莫拉克”是在下列那种天气系统控制下形成的(①代表风向):(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第15题。

7.图中反映了该地近百年气候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寒冷一温暖一寒冷交替变化。

b.温暖一寒冷一温暖交替变化。

c.暖干一暖湿一暖干交替变化。

d.湿冷一干冷一湿冷交替变化。

8.大气运动中最简单的、最基本的形式是:(

a.三圈环流 b.大气环流 c.热力环流 d.季风环流。

9. 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b.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c.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 d.随地球自转运动而移动。

10. 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空气的上升或下沉b.地转偏向力

c.气压差异d.地区间的冷热不均。

读锋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1.所示两图中表示暖锋的图是( )

a.①图 b.②图 c. ①图。②图都是暖锋 d. ①图。②图都不是暖锋。

12.两图所示天气系统过境后,出现的共同天气现象是( )

a.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b.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c.都出现连续性降水 d.天气转晴。

13.以下天气现象是由气旋引起的是( )

a.东南沿海夏季的台风 b.华北平原秋高气爽的天气。

c.北方冬半年爆发的寒潮 d.长江中下游出现的梅雨天气。

14.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 )

a.午夜12点左右 b.日落时 c.凌晨2点 d.日出前后。

15.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的原因,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

a.反射作用 b.散射作用 c.削弱作用 d.保温作用。

16.在大气成分中,既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又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是:(

.氮 b.臭氧 c.二氧化碳 d.氧。

读右图,完成17-19题。

17.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处气压比甲处高。

b.甲处气压比乙处高。

c.丙处气压比丁处低。

d.甲处气温比乙处低。

18.若此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图,则正确的是( )

a.③气流比较湿润b.乙处多锋面雨。

c.甲是副热带高气压d.④气流由于热力上升。

19.若此图为东亚夏季季风环流图,则图中所示情况是( )

a.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b.④气流动力作用上升。

c.①气流较③气流湿润d.②气流动力作用下沉。

20.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21.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的原因,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

.散射作用 b.吸收作用 c.反射作用 d.保温作用。

读“以北极为中心的局部大气环流分布示意图”(ab为晨昏线,阴影部分为气压带),回答22~23题。

22.图中甲所在地的气压带名称应该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副热带高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23.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不同地区间的地区差异 b.不同地区间的海陆差异。

.不同地区间的水分差异 d.不同地区间的热量差异。

24.指出在准静止锋控制下形成的天气现象:(

.贵阳冬季的阴雨天气北方夏季的暴雨天气。

.长江中下游夏季的伏旱天气 d.我国冬季的寒潮天气。

25.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

.低纬环流 b.大气环流 c.季风环流 d.热力环流。

26.读图2―1,指出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绝大部分直接来自四种辐射中的:(

27.某地气温最高值出现在8月,最低值出现在2月,该地位于( )

a.北半球大陆上 b.南半球海洋上 c.南半球大陆上 d.北半球海洋上。

28.与我国北方夏季暴雨有关的锋面活动是:(

.暖锋 b.慢行冷锋 c.快行冷锋 d.准静止锋。

29、读图2-3,a、b、c、d几种天气系统中,能形成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台风天气的是:(

30.a处气温比近地面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b.太阳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c.a处大气的散射作用比近地面强

d.a处的太阳辐射比近地面弱。

31.b处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的主要原因。

到达b处的太阳辐射少b处的地面辐射弱。

③b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 ④b处大气的保温作用弱。

abcd.②④

32.下图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其中表示南半球风向的是:(

a、ab、b

c、cd、d

33. 冬季,农民人造烟幕防止农作物受冻。读“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图中箭头能表示其原理的是( )

读下图,回答34-35题。

34.上述图中纬度相同的四地,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a.a b.b c.c d.d

35.导致上题中昼夜温差最小的作用是( )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大气的保温作用地面的辐射作用。

ab.③④c.①③d.②④

下图中,①②两地纬度相同,海陆位置相近,各箭头表示不同的辐射形式。读图回答36~38题。

36.若①②两地的相对高度为2 500米,则两地气温相差。

a.1.5b.2.5c.15d.25℃

37.①地的各种辐射,以可见光为主的是。

38.如果②地云量增多,则a2与d2的变化表现为。

a.两者均增强b.两者均减弱。

c.前者减弱,后者增强 d.前者增强,后者减弱。

39.能正确解释谚语“露重见晴天”的叙述是( )

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 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

c.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d.天气晴朗,水汽蒸发快。

2023年第9号热带风暴“梅花”(英文名:muifa,名字**:中国澳门,名字意义:

一种花)于7月28日14时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随后两度升级为超强台风,并于8月6日15时减弱成台风。

40.关于台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多生成在赤道地区的海洋上b.过境时常带来大风沙暴天气。

c月份形成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d.常带来大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等灾害。

二、综合题。

4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c、d表示气压带。

a是带, b是带,c是带, d是带。

2)e、f表示风带。

e是带, f是带(北半球)。

在d气压带控制下常形成气候,此气候类型特点为终年。

在c气压带与e风带交替控制下会在中纬度地区形成气候,在e风带控制下会形成气候。

42.下图中甲图、乙图分别记录了我国西北某地绿洲和邻近荒漠某年6月1日(晴天)近地面大气温度和水平风速日变化状况。读图计算并回答问题:

1)6月1日绿洲的气温日较差约荒漠的气温日较差约。

2)与荒漠相比,绿洲全天风速较风速日变化幅度较。

3)22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风速比荒漠白天(6时至18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风速比荒漠。

第二章练习

1在名称为form1的窗体上绘制一个命令按钮,其名称为cmd1,通过属性窗口设置窗体和命令按钮的属性来实现如下功能 1 窗体标题为 设置按钮属性 2 命令按钮的标题为 计算机等级考试 3 命令按钮的标题用三号规格黑体显示 4 程序运行后,命令按钮不显示。2 在窗体form1上画两个命令按钮,其名称分...

第二章练习

化学1.下列情况下,反应速率相同的是。a 等体积0.1 mol l hcl和0.1 mol l h2so4与0.2 mol l naoh反应。b 等质量锌粒和锌粉分别与等量1 mol l hcl反应。c 等体积等浓度hcl和hno3分别与等质量的na2co3粉末反应。d 等体积0.2 mol l h...

第二章练习

高二生物第二章单元测试1 一 单选题1.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突触小体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 a 电信号 电信号b 电信号 化学信号。c 化学信号 化学信号d 化学信号 电信号。2.手偶然碰到针尖时产生的反应是 a 痛和缩手同时出现b 先感觉到痛,接着缩手。c 先缩手,接着感觉到痛d 无法确定先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