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练习题

发布 2022-07-12 22:43:28 阅读 2515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2.将答案全部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否则无效。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60分)

1.(2016·安徽合肥一模·14)对于哥伦布及其事业的评价,现在更多的人认为,不能站在当时印第安人的立场上,也不能仅从对西欧某些国家资本主义利弊得失的角度出发,应将其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查。据此,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使( )

a.不同文明得以交融与发展b.西欧各国纷纷开始海外探险。

c.西欧国家开始争夺殖民地d.人类历史迈人工业文明时代。

2.(2016·湖南衡阳二模·32)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他把这些现象称为“餐桌革命”。“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市场的形成b.工业革命的开展。

c.商业革命的影响d.亚洲人口的膨胀。

3.(2016·北京海淀一模·20)英国利物浦在13世纪初期是从事农业和渔业的人口聚集地,是一个公认的“小渔村”,在中世纪晚期仅与爱尔兰有少量的商业往来。18世纪中期,利物浦成为仅次于伦敦的英国第二大港口城市。在此期间,促进利物浦城市发展的因素有( )

新航路开辟后处于商路中心商业革命”提供了发展契机

从事跨大西洋的“三角**” ④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

4.(2016·河南商丘二模·26)据历史记载:中国历史上的金银比值一直很稳定,在明朝初年及以后很长一段时期,一直维持在1:6上下,到崇祯(1628—1644)年间,这一比值已达1:

15之多。对此,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认为,“天启中权阉用事,百官献媚者皆进金卮,金价渐贵”。事实上,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是( )

a.明朝政治腐败,**行贿**b.海禁造成对外**大幅萎缩。

c.明朝**推行赋役征银政策的影响d.新航路推动全球**时代来临。

5.(2016·四川广元三模·33)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提出了著名的货币数量方程式,即“pt=mv”(分别代表**、交易的商品总量、货币量、 货币流通速度)在t 比较稳定时,该方程式能够用以解释( )

a.新航路开辟后的商业革命b.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c.新航路开辟后的**革命d.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衰落。

6.(2016·广西桂林、百色、崇左、来宾、贺州高三联合模拟·33)米歇尔(法)在《资本主义史》中指出:“西班牙本土的物价,在16世纪初期到17世纪初期之间**了2—3倍;意大利的小麦等**在1520—2023年间提高了2.3倍;16世纪的前25年到最后25年,英国物价**1.6倍,法国**1.2倍。”材料所述现象直接导致了( )

a.世界**中心发生转移b.欧洲生产关系出现变动。

c.亚洲**外流现象严重d.西方奴隶**更加猖獗。

7.(2016·山东菏泽一模·32)明朝来年,西班牙占据菲律宾后,马尼拉(属菲律宾)一度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中国的丝织品、瓷器等商品经此中转后远销世界。形成这种**格局的背景是( )

a.自由**的盛行b.新航路的开辟。

c.工业革命的开展d.世界市场的形成。

8.(2016·江苏常州一模·13)“16世纪以前,最重要的项目是由东方运往西方的香料和朝相反方向运的金银。但渐渐地,新的海外产品成为欧洲的主要消费品,其商业价值增长。这些产品包括新的饮料、染料、香料和食物。

英国的**从1698至2023年的这一时期中,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都增长到500%至600%之间。欧洲的总的**在增长。”上述现象反映的是下列哪次“革命”的后果( )

a.**革命b.商业革命c.工业革命d.科技革命。

9.(2016·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三模·33)旅美学者薛涌认为:“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现代金融市场,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

”这一发展轨迹( )

a.是欧洲“商业革命”的结果b.受益于殖民扩张和殖民战争。

c.最终改变了欧洲的统治地位d.工业革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0.(2016·广东揭阳二模·32)2023年,应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邀请,格劳修斯发表了《论海上自由》,认为 “海洋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是不可占领的;应向所有国家和所有国家的人民开放,供他们自由使用。”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

a.抨击了葡萄牙对海洋航线和**的垄断。

b.抨击“海上马车夫”荷兰对海洋航线和**的垄断。

c.抨击英国颁布《航海条例》破坏海上自由。

d.对英国的殖民霸权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11.(2016·山东日照一模·32)欧洲人向美洲输出工业品,及其用工业品(从非洲)换来的黑人奴隶,在美洲换成**, 再把这些**运往亚洲,换取亚洲的生丝、绸缎、棉布、瓷器、茶叶、香料、胡椒,运回欧洲。材料说明( )

a.新航路开辟后洲际经济联系大大加强b.亚洲和美洲已成为西方工业品市场。

c.掠夺美洲是西欧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d.亚洲成为当时世界经济**的中心。

12.(2016·福建龙岩一模·33)创立于2023年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曾获得皇家给予的**特权。19世纪初,英国却逐渐取消了其**垄断权,并于2023年解散了该公司。这表明( )

a.资本主义国家商业竞争日益加剧b.东印度公司完成了独占印度的使命。

c.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经济政策转变d.英国代议制发生了变革。

13.(2016·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三模·32)亚当·斯密认为,“每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主要是在于利己,求得自己的利益。利己心是人类一切经济行为的推动力。利己心这并不是值得反对和摈弃的;个人自私可以有助于整个社会的福利”,材料反映出他( )

a.奉行重商主义政策b.重视调整经济结构。

c.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d.倾向于采取自由市场制度。

14.(2016·广东肇庆三模·33)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对英国茶叶消费变化的原因,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

a.英国贫富差距日益缩小b.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英属殖民地扩大了茶叶的种植范围d.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15.(2016·全国高考**创新·20)下表为英国社会各阶层人口与财富统计,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完全废除进出口的禁令b.工业革命深入开展。

c.自由主义发展成为垄断主义d.贫富差距日益拉大。

16.(2016·安徽百校论坛高三第三次联考·33)2023年,英国议会通过《联盟负担法》,贫民居住地范围得以进一步扩大,限制人口流动的制度障碍彻底消除。英国限制人口流动的制度消除的背景是( )

a.圈地运动的持续开展b.机器生产的广泛展开。

c.商业资本的血腥掠夺d.海外移民的日渐增多。

17.(2016·广东揭阳二模·33)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这段叙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要增加哪一段论述,才能使前后因果关系完整( )

a.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产生影响b.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兴起。

c.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d.新型工厂制度得以产生。

18.(2016·山东淄博二模·35)沃尔特·李普曼说:“人们已经发明了作出发明的方法,人们已发现了作出发现的方法。机械的进步不再是碰巧的、偶然的,而成为有系统的、渐增的。

”这种现象体现了( )

a.科学的重要性显著增强b.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完成。

c.自然科学取得巨大进步d.机械制造水平的大幅提高。

19.(2016·湖北武汉高三五月模拟·33)

上表反映了19世纪英国的社会经济状况,据此可以合理推论出( )

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练习题

第二单元测试题。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面是四位同学在一次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活动课上辩论的四个主题,你支持谁的观点 a.甲同学 探索未知世界是西方航海家们远航的原动力。b.乙同学 宗教狂热是西方航海家们远航的原动力。c.丙同学 宣扬国威和殖民征服是西方航海家们远...

高二历史必修3第二单元练习题

高二历史必修3 班级姓名。第二单元综合题。一 选择题。1 三字经 中写道 人之初,性本善。在人性论上,持相同或相近主张的思想家是 孟子 荀子 孔子 苏格拉底。a b.c.d.2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 轴心时代 人文意识 觉醒。在。当时的中国突出表现为 a 罢黜百家 独...

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习题

1 罗马帝国的疆域地跨。c a 欧洲和亚洲b 欧洲和非洲。c 欧亚非三洲d 欧洲。2 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ba 习惯法的废除。b 十二铜表法 的颁布。c 公平法的制定。d 民法大全 的编纂。3 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a 十二铜表法 的发表。b 公民法的形成。c 公民法演变成万民法。d 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