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发布 2022-07-11 14:43:28 阅读 5203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诸城“寻根民俗风”活动。

为响应我院对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我们于2024年2月26日至2024年2月28日期间在诸城市乡村开展了寻根民俗的活动。

饮食。古语说,“民以食为天”,可见饮食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饮食民俗大致表现在日常生活饮食和礼仪饮食两个方面。

前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主要包括饮食结构和一天的餐饮次数、时间;后者则是为了满足人们社会礼仪的需要,包括节令食品、礼仪往来食品和祭祀礼仪上的供品等。饮食民俗有很大的稳定性,有些食俗传承下来后很难改变,如生活食制中的一日三餐,礼仪食俗中的正月十五吃元宵、五月端午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一直沿袭至今。在饮食风俗中,还有一些习俗体现了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如诸城人在新粮登场和瓜果上市时,要请上辈老人先吃,叫“尝鲜”;吃饭时老人“坐上首”,好菜“开头筷”,若小孩先动筷子,大人会斥责为不懂规矩。这些已成为当地“孝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饮食结构与食制。

境内食俗属于我国北方类型,人们的食粮以玉米、小麦、地瓜为主,杂以谷子、高梁、豆类(黄豆、绿豆、豌豆、红豆)、黍子等五谷杂粮。副食以蔬菜为主,肉类、蛋类过去是寻常人家办喜事和节日、待客的珍品。城市和农村都通行一日三餐,早饭称“早晨饭”,午饭称“晌饭”,晚饭称“后晌饭”。

旧时农村在冬闲时则一日两餐,称“吃两顿饭”。过去,农村早晨饭一般为小米稀饭或高梁面、玉米面稀饭,配以玉米饼子、地瓜、地瓜干。高梁面、玉米面稀饭统称“粘粥”,也叫“糊涂”。

晌饭是粗粮制作的煎饼、窝头或饼子。后晌饭是用地瓜或地瓜干煮的粥,称“地瓜饭”、“地瓜干子饭”。这种饮食安排叫“两稀一干”。

如今农村饮食变化很大,大米白面成为寻常人家的家常便饭,鱼肉习以为常,高梁、玉米、地瓜已很少食用,农闲时的“两顿饭”也已改为三餐,然而早上喝稀饭的习惯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没有改变。

煎饼煎饼过去是诸城人的代表食物,也是当家主食。旧时“摊煎饼”是家庭主妇的主要工作,每隔几天,就要摊一摞煎饼,供全家食用几天。煎饼的制作首先要磨制糊子,就是把麦子、高梁、玉米、谷子、地瓜干等原料淘洗、浸泡,然后磨成糊状物,俗称“煎饼糊子”,然后就可以“摊”(烙)了。

玉米饼子、窝窝头这是过去诸城人的常用食品,人们习惯称玉米饼子叫“棒米饼子”,窝窝头叫“趴牯”,都是用玉米面加水制成。巴掌大、饼状的称饼子,拳头大、半球状且底有窝洞的称窝头。窝窝头一般放入锅内蒸,而饼子则有烀(将饼子贴在锅边,炒菜或烧水可同时将其烙熟)、蒸两种做法。

饽饽用白面(麦粉)做成的食品,圆形的叫“饽饽”,长方形的叫“馒头”。饽饽是旧时逢年过节、祭祖供神和亲友之间礼仪往来的主要食品。当地有过年蒸枣饽饽的习俗,就是在饽饽顶端捏5个。

鼻儿,嵌上红枣蒸熟,常作供品用。还有一种“合叶”的面食,就是用面模(俗称“合叶模子”)磕出莲蓬、鱼、桃、蝉、猴等形状,烙熟后用以赠送亲友或节日期间食用。

面条当地习惯叫“面汤”,旧时用手工加工而成,和面后用擀面杖擀成面皮,用刀切成长条状,就是普通的面条了。面汤按形状分,又有宽面汤、棋子块面汤(用刀切成菱形)和细面汤等,宽面汤(也叫“宽心面”)是结婚时新郎新娘必吃的食品,现在城乡婚礼中仍很流行。

野菜旧时,农村百姓度荒年时,多在野菜里掺上少许粮食或麸皮做成菜团、菜饭食用。当地人常吃的野菜有山菜、苦菜子、荠菜、灰菜、蛐蛐牙、七七菜、芸青菜、蓬子菜等,也吃槐花、柳叶和榆钱。如今已无人以野菜代粮了,但山菜、苦菜子和荠菜等,春天在城里仍有人叫卖,城里人多用来蘸酱鲜食或凉拌食用。

许多昆虫也经常成为人们饭桌上的菜肴或零食,如桑蚕、柞蚕蚕蛹、蝉和蝉的幼虫(“知了龟”)、蚂蚱、豆虫、蝎子等,**还很不便宜。

小豆腐小豆腐是与大豆腐相对而称的,二者都用黄豆作原料,只不过大豆腐纯用黄豆制作,而小豆腐的主料是菜,只添加少量黄豆糊(面)。小豆腐本地又称“豆沫子”、“馇菜”,或干脆就叫“菜”,是家家户户的家常饭。因小豆腐饭菜兼备,营养丰富,故家家喜食,至今仍然深受城乡居民的青睐。

礼仪食俗。

诸城人豪爽、好客,重视礼仪往来,不管平日生活如何简朴,遇到重大节庆、婚丧嫁娶或招待贵客,都有摆宴席的习俗。

旧时招待贵客,宴席一般摆在炕上,用炕桌,以客对房门者为上席,上席对面为次席,主或陪客者坐次席或炕下。宴席力求丰盛,菜肴有。

四、六、八、十个冷、热菜不等,丰盛者有“四四到底席”,即“四凉、四热、四炒、四汤”共16个菜。也有酒菜与饭菜分上的,酒菜用盘,饭菜用碗,分别上。四菜者名曰“四喜”,六菜者称为“六六大顺”,十菜者名“十大碗”,寓“十全十美”。

菜盘、碗或碟宜双忌单。上菜的顺序和放置位置各有定俗,一般最后一道菜上鱼,寓“有余”之意。上鱼,鱼头要朝向上席客人。

衣饰。衣饰往往与人们的社会地位、职业、经济条件交织在一起。服饰的作用已不仅仅是遮体御寒,其装饰美化功能已成为人们选择服饰的重要参考条件。

帽子现在,戴帽子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但在过去,帽子却在人们的服饰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过去,农民和商贩冬季多戴“毡帽”,又称“毡帽头”、“三片瓦”,帽分左、右、后3块,翻上去是一圆形帽头,折下来可盖住面颊和后颈,多为褐色。“老头乐”是老年人冬季爱戴的一种帽子,也叫“撸头帽”或“满头撸”,帽子为圆筒形,卷上去是一软胎绒线帽;撸下来,则脸和后颈全可遮掩,仅露出双眼,由于防寒效果甚佳,青年人也多戴用。

苇笠为农民和市贩劳动者夏季戴用,呈六角形,由苇蔑或高粱秸蔑编制而成,以布带系额下,用以遮阳和避雨。

发型辛亥革命后,男子剪去长辫子,乡间人多剃光头,俗称“和尚头”。城镇人多蓄发,发式有平头、分头两种,分头又有正分、偏分、背头等样式。女子发型是梳一长辫,辫稍扎头绳,垂背后。

结婚后挽发髻,套发网,盘脑后,称“揪子”。男童发型,有的在前额留片发,其余头发全部推光,叫“娃娃头”。上世纪40年代,中青年妇女多剪短发,俗称“披毛”。

解放初期,兴梳双辫,有人认为辫。

子越长越美,最长者几可垂地。70年代,留短发者增多,有的在头两侧各梳一短辫,叫“扎两把刷子”;有的在脑后将头发拢为一束,群众戏称“野鹊尾巴”。80年代,女子流行烫发,初传到农村时,农妇们曾戏称为“野鹊窝”,如今烫发、染发、拉直等都很普遍,发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了。

衣裤清代,豪门富家男子穿长袍马褂,女子穿右襟上衣,下系长裙或肥裤。一般人家,男女都穿粗布短衣,俗称“便衣”,上衣分单衫(亦叫“小褂”)、夹袄、棉袄三类。男上衣为对襟,下端左右两边有两个长方兜,一排布制扣子,称“子母扣”。

女上衣都带大襟,大襟从左到右可把全胸裹住。下衣有单裤、夹裤、棉裤三类,裤腰都很肥大,穿时用布腰带扎住。老年人还喜欢用约10厘米宽的布带扎腿,布带称“裹腿”,多为黑色。

上世纪20年代后,马褂渐被淘汰,但长袍、长衫(亦称“大褂”)仍很流行,是知识分子、商人、乡绅们的常用服装。戴礼帽、穿长衫是会亲访友和礼节交往中的最好穿戴。90年代至今,服装样式更趋多样化,人们追求款式、追求新潮,西服、夹克服、太空服、t恤衫、猎装、裘皮服装等绚丽多彩。

老年人服装也重视款式,追求鲜艳色调。

居住。居住(又称“住所”)是人类抵御风寒和休息繁衍的场所,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诸城农村房屋结构与我国北方地区的房屋结构相似,建房讲究向阳背阴、依山靠水。

房屋为土木砖石结构,一列3至5间,与左邻右舍接山连墙,屋顶为“人”字型(亦称“双流水型”)。一般建有堂屋和南屋,也有建东西厢屋的,各家自成院落。

村庄农村住户多聚集一起居住,因而构成大小不同的建筑群,称作村、庄或屯。村里的街道,大的叫“街”,多为东西向,称前街、后街;小的称“胡同”。

诸城有1300多个村庄,有些村名很有特色,也很有趣。如诸城是举世闻名的恐龙之乡,吕标镇龙骨涧出土的“巨大诸城龙”体积之大,堪称世界鸭嘴龙化石之最。受恐龙文化的影响,仅龙骨涧一带就有6个以“黑龙沟”命名的村庄,而全市带“龙”字的村名多达20多个。

有的村是以村中所出的名人而命名。舜王街道无忌村,是东汉侍中屯骑校尉伏无忌的故里,因得村名“无忌”。有的村以古迹得名。

石桥子镇都吉台村有一古斗鸡台,春秋时所建,故取名“斗鸡台”,后演为“都吉台”。也有的以建村人的职业为村名。林家村镇有个皂户村,因为明代有几家煮盐的盐户来此定居,旧时称盐户为“皂户”,这个村也就叫做“皂户村”了。

有的村庄以旧时军屯或官屯为名,如营马、曹阵、营子、哨子、韩信沟等。

更有趣的是,九台镇有个解留村,传说早年这里有一大户人家,姓解,家雇一黄姓长工。后来解家想辞掉这个长工,有人劝之:“蟹(解)去黄何以生乎?

”解家顿悟,永留黄姓长工于家中。后来,“解留”竟成了这个村子的村名。

院落民间居住大都各自成院,俗称“天井”、“院子”。

过去,许多人家都设前后两院。前院面积大,是一家人平日活动的主要场地,院里建猪圈、厕所,喜栽石榴、月季等树木花卉。后院很小,用处不大,只是为了挡住后窗,认为后窗临街“不成住处”。

如今,已很少有人家设后院了。院子周边的墙叫“院墙”,旧时多用石块垒成或用土打成。如今,院墙多用石块垒下部,上面垒砖,外面用水泥抹平。

房屋民间多住平房。人口多的人家,通常长辈住堂屋,幼辈住厢屋。住一幢房子的,长辈住外。

间,幼辈住里间(套间),长辈住东间,幼辈住西间。

现在,农村建房由村委会统一规划,街道、房屋逐步达到布局整齐划一,房屋也多为砖石墙、瓦顶、玻璃窗户。厨房、寝室、客厅分别设置,厢屋多为水泥平顶,用以晒粮食或夏夜乘凉。

此次的寻根民俗风活动,让我更深入的了解了家乡的相关民俗风情,使我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也为了解到了家乡的文化故事以及习俗感到骄傲自豪。同时我也会更加的鞭策自己,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寒假社会实践

寒假到了,回到家时已是人们忙着过年之时。我思索着这个寒假应该做点什么锻炼一下自己,而不是在家碌碌无为,吃喝玩乐。然而一切又都是不容易的,寒假那几天的社会实践经历现在依然历历在目,这其间的感受也像五味瓶 酸甜苦辣咸一应俱全。在这短短的几天里,我体会到很多,感受也很深,让我体会到劳动的光荣和销售的伟大。...

社会实践报告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寒假社会实践报告,来欣赏一下吧。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一 不知不觉之中,寒假又到了,回头想想自己高一的生活,又想想自己将如何面对寒假,是回家还是在外面找工作,一时茫然。毕竟...

社会实践报告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三一文库 报告范文 社会实践报告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寒假将至,下面是整理的寒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供各位查阅,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更新精彩内容发布尽在这里,敬请关注。寒假到了,回到家时已是人们忙着过年之时。我思索着这个寒假应该做点什么锻炼一下自己,而不是在家碌碌无为,吃喝玩乐。然而一切又都是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