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类别:网教专业:旅游管理 2023年12月。
课程名称【编号】:中国旅游地理【 0054a卷。
大作业满分:100 分。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选作其中5题,总计50分。)
1、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
答:1、分布广泛:我国各个省级行政单位,都有著名的旅游资源。
2、集中分布于东南部:知名度高、开发效益较好的资源大部分集中在东南半壁。
3、呈明显的点状或带状分布:北京及河北省北部、关中平原地区、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传统的旅游资源密集分布区。在我国东南部地区,初步形成了一些旅游资源密集区域。
4、旅游资源的分布与交通状况密切相关:作为古代帝王行宫的骊山华清池,除了温泉等因素外,距离古都西安不远,交通方便。
2、简述自然地理背景的**差异。
答:1.一级差异——自然地带-基调景观差异。
2.二级差异——同一自然地带内沿海与内陆的差异。
3.**差异——由于地区性的原因而形成的奇特或秀美的自然景观。
3、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行为层次。
答:1:基本层次:对陌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游览观光,国外称其为观光旅游。
2:提高层次:娱乐旅游、购物旅游。消费水平高于观光旅游。
3:专门层次:从属于某一特殊目的。如休养疗养、出席会议、从事商务活动、科学考察、文化交流、大型运动会、登山探险、宗教朝觐等。这种旅游行为不具普及性。
4、简述气象气候与旅游的关系。
答:1、气候的地域差异,决定旅游资源的地域分布的地域差异;
2、影响自然景观的季相变化;
3、影响旅游流的时、空分布;
4、影响游客的计划和旅游观赏效果;
5、影响风景区旅游功能的发挥;
6、影响游客的旅游心理,从而影响旅游的质量。
5、简述中国人文旅游资源的分布。
6、请简述旅游对自然环境影响。
7. 简述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关系。
答:一、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1、 保护是开发和发展的前提,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开发。
2、 开发是保护的必要体现,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3、 开发本身意味着保护。
二、相互矛盾。
1、从某种程度上看,开发也是一种破坏。
2、过量的保护,妨碍了开发。
二、论述题(每小题20分,选作其中一题,总计20分)
1、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2、论述如何有计划地分散旅游客流?
答:明确旅游超载原因,有计划地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分散客流。提高供给能力外,最普遍的做法是利用**杠杆来平抑旅游淡旺季的差距。
三、 案例分析(总计30分)
案例阅读:华山抢险等事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已经发生多起因忽视对旅游容量的控制而造成的安全事故:首先在苏州园林中曾因游人过多导致有人被挤得落入湖中,假山也受损——山西某地举行灯会时,游人数量大大超过预计规模,人们互相拥挤、踩踏,致使发生**事故;其次在华山一条狭窄、陡险的山路上,人们拥挤得成了一道人体组成的墙,上不去,下不来,寸步难行。忽然有人从高处跌落,虽然第四军医大学的师生和其他游人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进行抢救,依然有人**。
这就是“华山抢险事件”。由此可见旅游容量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在敦煌莫高窟的监测实验表明,如果40个人在洞窟中逗留37分钟,空气中的温度、湿度及二氧化碳含量就超过了正常含量的6倍。
而每个游客每小时呼出的水气的67%,约21克水,呼出的二氧化碳的52.3%,约4.7升,在离开洞窟时将留在窟内,其所产生的酸性气体,必然会导致珍贵的壁画变色。
请根据案例分析这些旅游景点出现了一些什么样的问题,我们如何来解决旅游热点景区的容量问题。
答:这些旅游景点出现了游容量超载问题。
解决旅游容量超载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计划地分散客流。
有计划地分散客流是从旅游需求方面着眼,减低旅游旺季的高峰流量,使旺季的旅游流量在旅游容量饱和点之内。采取的有效方法主要有:
第一,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向潜在的旅游者陈述已经发生过的旅游超载现象及其后果,并**当年旺季可能出现的旅游流量和超载情况,从而影响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决策行为。西方多年来的经验证明,传播媒介所提供的信息与建议,对旅游者的决策行为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从控制旅游需求着眼来避免旅游饱和与超载的发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第二,利用**手段平衡旅游需求。当前,国内大多数旅游者对**仍然很敏感,可以允许旅游地经营者提**格,如门票、食宿、交通等费用,直到不再出现整体性超载,并在传播媒介中予以传播。还可以利用**、媒介以及地理上的邻近性等,将潜在的以超载旅游地为目的地的旅游者吸引到未饱和的旅游地去。
一个知名度不高的旅游地,只要其旅游资源有一定的吸引力,加上区位适当,**低廉,完全可以通过推销工作迅速吸引大量游客。
第三,有计划地安排可能导致客流重大变化的各种大型活动和带薪假期,使之与旅游高峰期错开。如果可能,应将它们安排在旅游淡季。
第四,对一些长期处于超载的旅游热点景区可实行限时开放或限量售票等办法解决旅游容量超载问题。
二)开发新的旅游资源提高旅游供给能力,开发建设新的旅游地。
旅游地的局部性容量超载分为两种情况,对应的则有不同的空间分流措施。第一种情况是旅游地内的部分景区超载,而其它景区并未达到饱和。这时可在超载景区入口地段设置限流设施,一旦景区达到饱和则停止进入;或在景区入口地段收取附加的景区使用费,一旦饱和也停止进入。
第二种情况是景区内部空间分流之后仍然超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旅游地容量仍有扩大的潜力,应当尽快予以扩建。例如北京颐和园的?
苏州街?和西湖部分建筑的开发,极好地解决了颐和园的旅游容量超载现象。如果旅游地已无扩建潜力或扩建后仍不能避免超载,则必须采取旅游地外部空间分流措施加以解决。
对于旅游区域的整体性超载,有效的方法是开发建设新的旅游地。其中利用旅游地之间的替代作用开发的新旅游地,对已超载的旅游地具有最为明显的空间分流效果。例如南戴河、昌黎**海岸的开发,即使本地的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又减轻了主要景区北戴河的旅游容量超载现象。
三)正确把握旅游推销时机当旅游地的旅游接待条件(如交通、食宿、服务水平等)尚不完善时,如果盲目地进行宣传和推销,不仅有失宣传的真实性,而且会造成严重的旅游超载现象。这种做法如果长期进行下去,必然会使旅游者丧失信心,给当地的旅游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注意正确地把握旅游推销时机。
四)妥善解决发展旅游业和当地居民间的矛盾旅游业的发展,尤其是在旅游容量超载的情况下,会给当地居民造成诸多不便,如交通拥挤、物价**、民族习惯的改变等等。这些问题应靠发展地区经济,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旅游就业机会,增加旅游收入等来解决。同时应加强对旅游者关于民族、宗教等方面的宣传教育,使他们遵守当地的生活习惯,与当地居民形成一种融洽的关系。
总之,在旅游地开发、规划与管理中有效地运用科学的方法,可以及早避免旅游容量超载的发生。旅游地规划和管理者在开发伊始,就应该对旅游地容量状况与旅游地的目标市场有清醒的认识,使旅游地的各个组成部分能够协调运转。从长期的战略角度出发,各个旅游地只有妥善解决旅游容量超载问题,才能长期稳定地保持旅游经济收入,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答卷于11月20日--12月6日通过点击页面左侧导航栏内“我的考试”-“课程**/大作业”提交。
中国旅游地理作业
三亚学院中国旅游地理作业。1.结合所学理论知识,思考三亚市在旅游市场开发中目前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要求以上 答 三亚市自称为国际旅游岛以来,旅游产业迅速发展,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1 旅行社行业市场发展不规范。在三亚我们可以看到遍布大街小巷的小广告分发,这都是一些不正规的小型的旅...
中国旅游地理
自然地理背景是激发旅游者产生的主导因素之一,也是激发人类旅游的最早的,也是最持久的因素。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物质文化要素是文化地理环境的标志性要素。文化地理环境空间差异表现为文化景观特征随地面距离延伸所发生的变化 文化地理环境的 差异 一级差异 文化圈二级差...
中国旅游地理
中国旅游地理 单元检测试。西北旅游区 一 填空题 每空2分,共18分 1.新疆的地形可以概括为 三山夹两盆 即北面为山地,中间为天山山地,南面为昆仑山及阿尔金山,天山与北面的山地间为。盆地,天山与昆仑山及阿尔金山之间夹有塔里木盆地。2.新疆南部的沙漠是我国第一大沙漠,面积32万平方公里。3.公元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