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既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又是一颗特殊行星,据此回答1~2题。
1.地球作为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主要表现在( )
a.地球与月球组成地月系,和其他行星一样围绕太阳公转。
b.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地球的质量、体积、密度、公转、自转有自己的特点,但并不特殊。
c.太阳源源不断地给地球输送光和热,一直比较稳定,并无多大变化。
d.地球作为宇宙中的一个天体,也有其形成、发展、衰亡的历史过程。
2.能够证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特殊行星的是( )
a.地球上形成了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大气条件和液态水。
b.地球恰好位于太阳系的中心位置。
c.只有地球处在一个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利于生命物质形成发展。
d.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卫星绕转的大行星。
解析:地球作为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其质量、体积、密度、公转、自转等并不特殊,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有生命存在。
答案: 1.下图中关于地球运动的画法,正确的是( )
解析:选d。地球自转方向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地球7月份公转到远日点附近,1月份公转到近日点附近。
8.读“地球公转及其轨道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转轨道是正圆。
b.地球运行至a点时大致是1月初。
c.图示为从南极所看到的地球公转运动。
d.地球过a点时的运动线速度略小于b点。
解析:选d。地球公转轨道为近似于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图中a为远日点,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时为7月初,其运动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略小于近日点。
从图中看出,地球公转方向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公转方向为顺时针。
1.有关昼夜交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地球不自转,地球上就不存在昼夜交替现象。
b.如果地球不自转,地球上就不会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
c.昼夜交替的周期是1个恒星日。
d.昼夜交替的周期有利于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解析:选d。目前,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是地球自转的结果,如果地球不自转,仅有公转,那么昼夜交替的周期将变长(为一年),昼夜温差将变大,不利于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2.关于地方时的叙述,正确的是( )
地方时是因地理纬度而变化的时刻 ②地方时是因地理经度而变化的时刻 ③上海的地方时比北京时间的时刻要早 ④北京时间是北京的地方时。
ab.②④c.①④d.②③
解析:选d。北京的经度大约为116°e,北京时间是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也就是120°e的地方时,因此北京时间并不是北京的地方时。
上海的经度约为121°e,按照“东早西晚”的规律,上海的地方时比北京时间的时刻要早。
读昼半球和夜半球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地球上昼夜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昼夜现象的产生是地球自转造成的。
b.地球上昼夜现象是地球公转造成的。
c.地球上昼夜现象的产生与地球本身的性质有关。
d.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是一个恒星日。
2.图中ab是晨昏线,下列有关晨昏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所在的平面只有在春分日和秋分日时才与太阳光线垂直。
b.它在地表移动的方向和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一致的。
c.它是由晨线和昏线组成,形成了晨昏圈,晨昏圈总和地球上某一个经线圈重合。
d.晨昏线在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和经线是斜交的。
解析:第1题,昼夜现象不是地球自转产生的,而是与它本身性质(不发光、不透明)有关。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造成的,且交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
第2题,晨昏线所在平面总和太阳光线垂直;它在地表移动的方向和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晨昏圈只有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才和经线圈重合,其他时间和经线斜交。
答案: 10.(2012·佛山市禅城区高一调研)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分析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
a.吃月饼,共庆团圆 b.荡秋千,踏青插柳。
c.放鞭炮,守岁迎春 d.望双星,鹊桥相会。
解析:选b。a为北半球夏至日,b为北半球秋分日,c为北半球冬至日,d为北半球春分日。
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太阳开始直射北半球,且向北移动,正是春季阳气回升时候,有利于户外活动,因此选b。“吃月饼,共庆团圆”指中秋节,“放鞭炮,守岁迎春”指春节,“望双星,鹊桥相会”农历指7月初7。
读下图(a、b、c、d代表不同圈层),回答5~6题。
5.b圈层按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可分为( )
a.液态水、固态水、气态水。
b.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生物水。
c.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
d.海洋水、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
6.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是( )
a.大气b.水。
c.岩石和土壤 d.生物。
解析:据图可知a为岩石圈、b为水圈、c为生物圈、d为大气圈。水圈按照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
生物是组成生物圈的主要部分,而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是其中最活跃的因素。
答案: 地球是一个以地心为中心的同心圆圈层结构。据此完成8~9题。
8.地球内部各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 )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外核。
9.地球外部圈层中,具有连续而不规则特点的是( )
a.大气圈 b.水圈。
c.岩石圈 d.生物圈。
解析:第8题,地壳平均厚度约是17千米,上地幔不足1000千米,下地幔厚度约2000千米,外核厚度约2250千米。第9题,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答案: 2023年2月9日,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埃特纳火山喷发。据悉,埃特纳火山是欧洲最高和最活跃的火山。右图为地球内部结构简图,据此回答11~13题。
11.火山喷发过程中有大量炽热的熔岩从地下喷出,这些熔岩的发源地很有可能是( )
a.a层 b.b1层。
c.b2层 d.f层。
12.下列能正确代表地球内部圈层的是( )
a.a+b1即c以上为地壳 b.a为岩石圈。
c.b2+d为地幔 d.e+f为地核。
13.火山在喷发过程中还有“滚滚浓烟”喷出,这对地球外部圈层来说,影响最直接、最明显的是( )
a.水圈 b.生物圈。
c.大气圈 d.岩石圈。
解析:第11题,在地下大约80千米~400千米处,即上地幔的上部,也就是图中b1处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这里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第12题,图中a表示地壳,d+b2+b1表示的是地幔,e+f表示的是地核,a+b1表示的是岩石圈。
第13题,火山在喷发过程中的“滚滚浓烟”影响明显而直接的是大气圈。
答案: **波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们利用这一原理**地球内部结构。据此回答19~20题。
19.**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900千米深度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下降,这说明了( )
a.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
b.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
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
d.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
20.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还常利用**波( )
a.传递声音信号 b.进行地质探矿。
c.调查农作物虫害情况 d.测量山峰的高度。
解析:根据地下2900千米处的波速变化可知,该深度上下物质组成存在较大差异,2900千米以下为非固态物质。同理可知,如果地下某处存在矿产资源,那么它的物质组成肯定与周围地区有差异,**波经过该处时,其波速会发生变化。
答案: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5~6题。
5.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
a.①太阳辐射 b.②大气辐射。
c.③地面辐射 d.④大气逆辐射。
6.利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 )
a.减弱① b.增强②
c.减弱③ d.增强④
解析:首先根据示意图了解各数字代表的地理含义,其中①和②为太阳辐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③为大气的直接热源,而人造烟雾主要增强的是④。
答案: 7.根据下图所给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各表示什么辐射:
2)图中④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___作用。
3)影响图中①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___这是因为。
4)地面增热主要来自于图中的(以下填代号大气受热主要来自图中的___并将部分热量返还到地面,对地面起___作用。
解析:此题关键要看懂图。地球受热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大气的受热过程主要表现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很少,大气主要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大气增温后,只有小部分热量射向宇宙空间,大部分热量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还给了地面,从而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有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等因素。太阳高度角越大,单位面积内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越多;大气透明度越高,削弱的太阳辐射越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多;地理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越小,单位面积内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越少;大气厚度越大,削弱太阳辐射越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少。
答案:(1)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2)削弱 (3)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越大,单位面积内地面获得热量越多;太阳高度角越大,经过大气层的路程越短,被削弱的越少 (4)① 保温。
6.下图中,能正确反映空气流动的是( )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选d。图中市区因人口多、工矿企业多、交通运输业发达,排放的废热多,盛行上升气流,而郊区盛行下沉气流,故在近地面气流应由郊区流向市区;③图表示白天,陆地比热容小增温快,气温高,气压低,应为上升气流,在近地面气流应由海洋吹向陆地。
故②④正确。
右图为某日“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带。读图完成14~15题。
14.①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性质为( )
a.下沉,热干 b.上升,暖湿。
c.由高纬流向低纬,冷干 d.由低纬流向高纬,暖湿。
15.在③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其特征是(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c.常年炎热干燥。
d.常年温和湿润。
解析:图中①②③分别为气压带或风带,从其分布可知①为赤道低气压带,②为副热带高气压带,③为西风带;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之下,气流上升,降水较多;西风带控制下的地区,气候常年温和湿润。
地理必修一
1.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 光照条件 稳定的宇宙环境 适宜的大气和温度 液水。2.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 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3.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 黑子 标志 色球 耀斑 最激烈 日冕 太阳风 4.太阳活动的影响 影响气候 影响短波通讯 ...
地理必修一
杨四中高三期中考试地理。姓名班级成绩。一 单项选择题 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 下图为地球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昼,读图判断1 3题 1 此时,赤道上晨昏线相交点的经度分别为。a 450w,1350w b 1350e,450w c 600e,1200w d 00...
地理必修一
对点训练一 太阳辐射及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直接辐射是指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下图是 北京太阳直接辐射的年变化图 读图回答1 2题。1 北京冬季太阳直接辐射比夏季少的主要原因是 a 冬季太阳高度较小,且白昼较短。b 冬季多阴雨天气。c 夏季可受到太阳直射。d 冬季冰雪反射率高。解析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