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期中试卷 1

发布 2022-06-30 03:58:28 阅读 5700

初三语文2012-2013(上)期中试卷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一、书写(3分)要求卷面文字正确、规范、整洁。

二、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5分)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5分)

yīn( )哑 qiǎng( )褓旁wù(

承tiáo( )强guō( 不舍。

2、根据加点的汉字写出拼音 (5分)

亵( )渎佝偻( )嗒( )然骈( )进

瓦楞( )3、根据提示或要求默写填空。(10分)

枳花照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浊酒一杯家万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夜阑卧听风吹雨陆游《十一月风雨大作》。

同写雪景,各具特色,***《沁园春雪》中化静为动,气势奔放的句子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联想美妙的句子是。

在课内外**活动中,我们常常有“站得高,看得远”的感慨,请你用已学过的一句古诗来表达。

李清照的《武陵春》出奇创意表现愁绪的句子是。

4、按原文格式默写。(15分)

1)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4分)

2)刘方平《月夜》(3分)

3)司马迁《陈涉世家》“召令徒属曰”至“从民欲也”(4分)

4)诸葛亮《出师表》“亲贤臣”至“可计日而待也”(4分)

三、阅读(52分)

一)、请认真阅读下面文章,完成5~10题。(12分)

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

①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奋斗半生。几经浮沉,衣锦还乡的他萌生了济世助人、造福梓里的念头。

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希望每个校长能提供十来个学生的名单,以便他从中确定人选,作为资助对象。

家人嗔怪他的愚昧,既是捐助,何必我程序搞得这样复杂?不如来个快捷方式,譬如通过“希望工程”或者“春蕾计划”,干净利落地了却一桩心愿,岂不是更好?

老人摇摇头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哪些孩子才有资格得到资助?是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还是优秀生,抑或是特长生?谁也不知道老人心里的答案。

名单很快到了老人手里。老人让家人买来了许多书,有《泰戈尔诗集》《纪伯伦诗集》《十万个为什么》等,分门别类地包装好,准备寄给名单上的孩子。家人面面相相觑:

这样微薄的礼物是不是太寒碜了?大家断定书中自有“**屋”。可翻来覆去也没有找到夹在书中的纸砂。

只在书的第一页看到了老人的亲笔赠言:赠给品学兼优的学生x x x 。落款是老人的住址、姓名、**和电子邮箱。

家人大惑不解,却也不愿忤逆老人的意愿,只好替他一一寄出那些书。

光阴荏苒,老人常常对着**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从黄叶凋零到瑞雪飘飞,谁也猜不透老人所为何事。

家人读懂老人的心,缘于新年前收到的一张很普通的贺卡,上面写着:感谢您给我寄来的书,虽然我不认识您,但我会记着您的。祝您新年快乐!

没想到老人竟然兴奋的大呼小叫:“有回音了,有回音了,终于找到了一个可资助的孩子。”家人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老人这些日子郁郁寡欢的原因,他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会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

老人说:“土地失去水分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滋养会变的荒芜。不知感恩的人,注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不知关爱别人,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也不配得到别人的爱。”

想来也是,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什么是必须和应该的;所以,没有一种领受是可以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都应心存感激。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株草会因一缕春风摇曳多姿,一湖水也会因一片落叶荡漾清波,一颗心更应对另一颗关爱的心充满感激之情。

5.选文第④段中老人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在老人眼里,哪些孩子才配得到他的资助?(2分)

6.理解下面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2分)

大家断定书中自有“**屋”。 句中的“**屋”指的是什么?

7.选文第⑦段中说“老人常常对着**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请你用一小段话描绘老人此时的心理活动。(2分)

8.选文第⑤段中加横线的句子为后文哪些内容埋下了伏笔?(2)

9.联系选文主旨,理解第⑨段中“纵使给了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的含义。(2分)

10.选文题目说“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2分)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1—15题(15分)

年轻人也需要反省。

廖廓。①法国牧师纳德?兰塞姆去世后,安葬在圣保罗大教堂,墓碑上工工整整地刻着他的手迹: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一位智者在解读兰塞姆手迹时说:“如果每个人都能把反省提前几十年,便有50%的人可能让自己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人。

”他们的话,道出了反省之于人生的意义。

②在一些人的意识里,反省,似乎只是老年人的事情。其实反省对于任何年龄的人都是必要的,而年轻人更要善于反省:走过的路短,很容易出现失误和差错;后面的路长,反省就更有必要、更有价值。

③反省首先是对自身所作所为进行的思索和总结。反省不理智之思、不和谐之音、不练达之举、不完美之事,往往能够得到真切、深入而细致的收获。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反省不但要勇于面对自己、正视自己,并且要及时进行、反复进行。疏忽了、怠惰了,就有可能放过一些本该及时反省的事情,进而导致自己犯错。

④反省也是对别人的经验教训的思考和总结。个人的经验教训虽然来得更直接更真切,但其广度和深度毕竟是有限的。要获得更加广博而深刻的经验,还要在反省自身的基础上,善于从别人的经验教训中学习。

成本最低的财富是把别人的教训当作自己的教训。倘若青年人不但能反省自己,还能反思别人,善于从他人的经验教训中得到启示,就可能取得同样的成功、避免同样的失误。

⑤反省,主要是对挫折和失败的思考和总结。***同志指出:“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

” 正确的东西会使你变得更加聪慧,错误的东西会使你变得更加清醒。成功的经验大多相似,失败的原因却千差万别,从失败的教训中学到的东西,往往要比从成功的经验中学到的多,而且更为深刻。

⑥反省要取得成效,关键在于要善于将反省后认识付诸实践。记得从学校毕业的时候,恩师给我的寄语是:“望你孜孜以求,绘就人生‘前有碧绿、后有金黄’的美好画卷。

”现在看来,要使自己“碧绿的青春”得到“金黄的收获”,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辛勤耕耘、善于反省,并将反省的思考付诸新的耕耘,这样才有可能使过去的失误变成今后的成功,使过去的成功变为今后更大的成功,真**尝到金秋的琼浆玉液,享受到大地赐予的丰收喜悦。

⑦青年是早晨**点钟的太阳。在任何一个时代,青年都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经验证明,进步较快的青年人,必定是善于反省的人,反省能使人走向成熟,变得深邃,臻于完善。

我们希望年轻人善于从自己和他人的经验教训中学习,克服自身经验和履历的局限,进而从更广阔、更深厚的大地上汲取思想和经验的营养,使自己更好更快地成长起来。(选自2023年5月9日《人民**》)

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2分)

12.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

13.作者认为年轻人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反省”?(4分)

14.说说第④段画线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有何作用。(3分)

15.下列名言名句中最适合用作本文论据的一项是(2分)(

a.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b.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c.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d.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语文期中试卷

绝密 启用前。三甲中心学校1年级语文期中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量90分钟 一 共12分 二6分 彩色 c i sh纸屑 zh xi 渔民 y m n 海浪 h i l n打断 d du n 刻苦 k k 三 共10分 四 6分 跳来跳去。红彤彤。一座座。五 共8分 六 共7分 七 共8分 八 ...

期中试卷复习 1

金山镇边河中学教案设计。课题主备人。第二单元复习。孙志梅。课型时间。习题课十六周。案序组长签字。教学目标。1 说出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2 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3 认同细胞的生命活动具有的物质基础。4 描述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5 描述单...

期中试卷复习 1

金山镇边河中学教案设计。课题主备人。第一单元复习。1 理解生物的特征。2.明确生物圈的概念及作用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4.生态系统的有关内容。课型时间。复习第九周。案序组长签字。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简述 生物和生物圈 这一单元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加深对本课知识点的理解。难点 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