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作业。
福建省地质构造活动强烈,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分布面广,是全国地质灾害较严重的省份之一,预防地质灾害十分重要。下图为福建省的滑坡、泥石流和**分布示意图。
1)说出福建省滑坡、泥石流和**空间分布的特点。
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山区,**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2)说明预防滑坡、泥石流灾害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加强对滑坡、泥石流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准确发布灾害信息;②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应急处理机制);③加强灾害的宣传教育,增强民众的防灾减灾能力(意识);④提高建筑物的震强度,建设护坡工程;⑤植树造林。
水文灾害作业。
2023年广东卷)涝渍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图12是我国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图示涝渍灾害空间分布形成的原因。(6分)
主要位于平原地区,地势低洼;受季风气候影响,暴雨集中;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受灾较重。
如何有效预防涝渍灾害?(4分)
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建立完善的排涝系统。
工程措施 --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等。
非工程措施---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
2011·河南省五市3月联考)2023年3月4日,受强冷空气影响,渤海海域出现2023年以来最强的一次温带风暴潮过程,下图为2023年3月4日潮水水位增长预报图。
1)比较山东省与辽宁省沿海受本次风暴潮影响的差异及原因。
2)分析本次风暴潮可能产生的危害。
3) 如何有效减轻风暴潮危害?
答案: (1)差异:辽宁未发生风暴潮(或影响小),山东省受风暴潮影响大。
原因:山东北部沿海为偏北风(东北风)(或山东北部沿海为向岸风),形成了强大的风暴潮;辽宁沿海为东北风(离岸风)(辽宁沿海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2)对沿海地区的水利设施、农业、交通运输、城市和工业会造成直接的破坏和经济损失,使生态环境恶化,对海水养殖破坏严重。
3) 1修复、加固海堤、码头、港口等工程设施。
2.建立监测预报系统,完善预警系统,确定疏散计划等。
图甲、乙分别示意广东省社会经济易损性和防洪标准。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图中a地区防洪标准与社会经济易损性的关系,并分析原因。(7分)
2)简述b地区为减少洪水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的危害应采取的措施。(8分)
答案(1)关系:正相关(a地区社会经济易损性高,防洪标准也高)。
原因:a地处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发生洪涝灾害的危险度高;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洪灾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大,所以应提高防洪标准。
2)植树造林,生态退耕;修建护坡工程;修建水库;迁出高风险区
气象灾害作业。
2009·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卷节选)下图甲为福建省1960~2023年平均台风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图乙为福建省台风降水年总量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福建省台风降水量的分布特点。
2)说明福建沿海地区台风灾害严重的原因。
及其防御措施。
答案(1)自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年际变化大。
2)台风频繁登陆区,狂风、暴雨,易引发风暴潮、洪涝等;人口稠密,城镇众多,经济发达,造成严重损失。
防御措施: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和预警;植树造林;修建水利和护坡工程;加固堤防;制定救灾应急预案。
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图22反映了我国1950-2023年间不同区域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
2)分析②、③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
3)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
答案](1)②区。 依据:②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或 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或c)均最高。
(2)②区: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③区:
夏秋季受高气压(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于燥少雨(3)森林火灾;遥感技术。
3.2023年西南地区持续干旱,旱情不断加重,受旱面积占到全国的83%。2023年中国西南大旱是2023年发生于中国西南五省市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
一些地方的干旱天气可追溯至2023年7月。3月旱灾蔓延至广东、湖南等地以及东南亚湄公河流域。截至3月30日,中国耕地受旱面积1.
16亿亩,其中作物受旱9068万亩,重旱2851万亩、干枯1515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526万亩;有2425万人、158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
1)2023年西南地区的旱灾发生的省区主要。
2)此次旱灾严重,试分析此次旱灾的成因?
3)旱灾造成的影响有哪些?
4)此次旱灾造成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我们应怎么做才能在以后避免或减少类似的灾情?
答案(1)(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重庆)
2)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只是极端气候事件多发;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西南地区为季风区,冬春季节为旱季,降雨少;气温较往年偏高,蒸发旺盛;地形崎岖,地表起伏大,地表水存留时间短;多为石灰岩分布区,容易渗水,多溶洞和地下暗河,地表水储藏条件差。社会经济原因:
水利设施缺乏、老化和损坏严重;人们习惯靠天吃水,缺乏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意识。)
3)(农业受灾面积广,农作物歉收、减产、绝收严重;春耕困难;电力紧张;
农作物**(粮茶菜花)**;人畜饮水困难。)
4)(开源: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开渠引水或修建输水管线;人工增雨;加强水库等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治理水污染,污水资源化。
节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利用效率。
生态环保措施:保护植被;植树造林。)
4.冰雹是在气流强烈升降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体降水现象,其颗粒大小一般为5~50mm。月雹日指某月降雹的天数,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多年平均月雹日的变化。
读图回答(1)~(2)题。
1)指出该省冰雹发生最多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冰雹带来的危害,并提出防御措施。
答案:(1)春季。春季冷暖气流常在该省交汇,易使暖气流强烈抬升;春季气温回升快,空气对流加强。
(2)危害:毁坏农作物,击伤人畜,甚至砸坏建筑物。
措施:加强监测与预报,做好人工防雹等。
高中地理作业
一 单选题。下图为某城市2001 2020年总体规划示意图,城市四大片区各自组织自己的功能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 到2020年该城市的地域形态可能是。a 集中式b 组团式c 条带式d 放射状。2 下列关于城市地域形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 城市地域形态受城市规划的影响,与所处地理环境关系不大。b 山...
高中地理继续教育作业
教学设计 片段 授课教师 张继煌。教学主题 课标要求 学情分析 等高线的画法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地图 课本内容教学已经完成,但是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和判读方法还有很多同学没有掌握,平面和空间联系很难建立,亟需实践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1 考察前准备 绘图板 a4白纸 铅笔 地图册 水壶 太阳帽 ...
高中地理同步作业 二 地图
高中地理同步作业 二 地图。班级姓名。一 选择题。1 下列比例尺中,比例尺最大的是。a 1 10 000 b 十万分之一 c 1 1000 d 1 1 000 000 2 在表示某一地区的四幅地图中,当图幅大小不变时,表示内容最详细的一幅是。a 1 5 000 000 b 1 500 000 c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