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民法笔记

发布 2022-06-17 15:53:28 阅读 9898

物权法。

第一节物权法概论。

一,物权法的调整对象。

《物权法》第二条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民事关系,适用本法。

1. 物的归属关系:是指特定的物归特定民事主体所有的财产关系。

2. 物的利用关系:a.自主利用,即所有人将物用于自生产或消费。b.他主利用,即所有人将物交给他人进行有限的利用并从中获取对价。

二.物权法的概念。

a.冠以的物权法又称实质物权法,凡是调整物的归属利用关系的法律规范,均属于广义的物权法。

.狭义的物权法又称形式物权法,主要是指民法典中集中规定民事主体对物的支配关系的物权编。

第二节物权的概念和特征

概念:本法所称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物权的特征:a.物权的客体是物,b.物权具有绝对性,c.物权具有排他性,d.物权是支配物的权利,e.物权的目的是直接享受物的权利。

第三节物权的效力。

一物权的支配效力(是物权最基本的效力)

1. 直接支配2.间接支配。

二.请求效力。

具体内容:1.请求返还原物,2.请求恢复原状,3.请求排除妨害,4.请求消除危险。

三.追击效力

四.优先效力:成立在先的物权优先于成立在后的物权,物权优先于债权。

担保物权优先受偿权。

第四节物权法定原则。

一,概念:又称物权法定主义,是指物权的类型,各类物权的内容取得,均有法律直接规定,禁止任何人创设法律规定的物权和超越法律的限制行使权利。内容包括;

1. 类型强制,2.内容固定,3.变动强制。

二.对法定物权的分类。

.自物权和他物权。

.动产物权不动产物权和权利物权。

.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

.普通无权与特别物权。

第五节公示公信原则。

2023年民法笔记

民法第一章民法概述 1.民法的基本原则 a.平等原则。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 人身关系 b.自愿原则。意思自治 c.公平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互惠行事 e.禁止权利滥用原则。遵守法律,政策习惯,善良风俗 2.民事法律关系 a.概念。民法调整的,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人身和财产 b.特点。私人性 ...

2023年民法笔记目录

2011年民法。专题笔记。目录 民事法律关系1 概念。法律事实与法律关系。民事法律事实。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民事权利 义务与责任2 民事权利。民事责任。自然人4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宣告死亡。宣告失踪。监护制度。住所。法人7法人基本理论。法人组织。法人设立 变更和终止。意思表示与民事法律行为9...

民法专业课笔记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专业民法专业课笔记。民法的概念。第一章民法概述。第一节民法的调整对象 概念 民法 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 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理解 平等主体 法律地位平等 当事人 内容 财产关系 人身关系。案例 在法院办案中,经济纠纷 时间过长,当事人为外地人,多方花费。官司打赢了,却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