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非常复杂,而且还隐含着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下面有整理的关于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模板,欢迎阅读!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的关键阶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用工市场已经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大量毕业生漂浮于社会。广东省副省长宋海指出,当前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20xx年我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超过27万人,比20xx年增加6万人,增幅达28%,加上外省院校来粤就业的毕业生,以及前两年未落实就业岗位的省内外高校毕业生,预计20xx年在我省求职择业的毕业生可能超过40万人。根据人事部进行的有关统计,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不断下降;而根据教育部的数据,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却不断上升。
由此可见,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一般说来,大学生就业难、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就业率的高低和就业满意度的高低。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有一句话可以很生动的形容现在大学生的现状和就业形式:本科满街走,硕士多如狗,只有博士可以抖一抖。
这就是中国特色的就业**。说起来可笑,现在为就业发愁的大学生,从小接受的教育是世界是你们的要有历史的使命感为21世纪中国四化建设贡献力量。n年寒窗下来,才发现自己不但不是什么国家栋梁,而是连参与建设的机会都几乎没有了。
曾经的天之骄子,你被谁抛弃。大学生已被用人单位抛弃!用人单位困惑:
大学生在写字楼干事不如中专生,在工厂干事不如技术工人。他们能干什么大学生也困惑:居然被招过来搞跑腿打杂,收入也压得低低的(尤其应届生)。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首先是由于近年来的大学生扩招,使得市场上的大学生就业供过于求,大学生的就业形式也就日益严峻了,而究其原因,大学生自身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三、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就业心理准备不足。
(1).自我角色转换不够及时。
对于80%的学生来说,大学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学习、生活、交际都较有规律,这样的生活与现实社会自然存在一定的距离。在大学生活结束之际,踏上岗位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迅速完成自我角色转换,做好就业心理准备。
就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客观、冷静地进入求职状态,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以自身的实力,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需要。
(2).自我认识,自我了解不够准确。
个性是个体统一的心理面貌,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中那些稳定的,具有个人特色的心理特征与心理倾向组合成的有层次的动力整体结构。它以个体稳定的行为模式与态度体系表现出来。能力、特长应包括教育培训的程度,因为教育和培训可以转化为能力、特长。
能力是求职择业以及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2、择业过程中的心理素质参差不齐。
(1).敢于竞争,善于竞争。
(2).正确对待挫折。
人们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人生总保持着自信心,如丧失了自信心,就失去了开拓新生活的勇气。顺境中有自信心不足为奇。
逆境中更需要自信心的支持。
四、大学生就业政策。
1、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
各专业毕业生就业水平虽然会不平衡,冷热不均,但是社会对不同专业的需求量会有所变动。如果能够放低期望值,愿意到西部、到基层去工作,应该说无论是热门专业的学生,还是冷门专业的学生,都可以找到工作。
2、招聘单位将更加理性化。
大部分用人单位一改印象中非名牌、高学历毕业生不用的状况,现在更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培养。
3、民营企业将成为就业机会的最大提供者。
一些名企仍将为大学毕业生提供相当数量的工作岗位。
4、就业空间将就一步扩大。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可能。
5、人才市场趋向在转变。
据调查显示,人才市场未来长期的趋向是,有新知识,高技能的良好品质的人才有机会,而非大学生身份,这就要求我们大学毕业生,必须在毕业后,继续学习各种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五、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思考。
如前所述,我们学院毕业生近三年的就业率虽高,但仍面临着就业难问题。要有效解决此一现实问题,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大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端正就业意愿和提高供求匹配的效率。
1.大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构成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可分为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其要素主要包括知识结构、心理素质、交流表达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追踪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其中,知识结构是基础。只有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求职者才会显得有内涵。
而心理素质是否过硬,已越来越成为双向选择成与败的关键。交流表达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追踪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则是能否持续工作和取得工作成功的关键。
2.进一步端正当前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意愿。
这些事例和数字进一步向我们说明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当前年轻人的求职意愿明显偏离社会用人需求。这也可以说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教育青年大学生树立职业平等观、帮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已成为当前高校就业工作的迫切需要。
关于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学院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班级 2010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一班。成员 姓名学号姓名学号。宋法斌 10131440115 高光斌 10131440135 杨帆 10131440119杨松霖 10131440120 赵健 10131440131夏金霞 10131440132 彭丽 101314401...
关于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小组成员 调查目的 了解目前全校大学生就业情况以及明确自己的就业去向。调查时间 2013年3月30日。调查地点 河北工业大学 北辰区 红桥区 天津大学,南开大学。调查对象 在校学生,导师与教授。调查方法 抽样问卷调查,上网搜查,咨询导师与教授。调查背景 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影响,很多大企业在裁员,减少人...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下面是美文阅读网为大家整理的,欢迎参考 篇一 调查目的 主要了解在校大学生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 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