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主题实践活动方案

发布 2022-05-06 09:54:28 阅读 552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主题实践活动方案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一、活动目的把课堂理论应用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中,以主题活动的形式,结合大学生的现使大学生把实生活,把主体性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中,所学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中。二、活动形式组织调查、课堂演讲、书面报告。三、活动流程及主题:

1、学生分组:由班学习委员负责,把一个小班分成若干个小组,男女搭配,每个小组10个人左右,选定一个组长,一个副组长,并把名单提交任课教师。2、小组选题:

由组长负责组织讨论任选定一个主题,也可自行拟定。教师提供参考主题如下:(1)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主要培养学生自我认知与自我控制和约束的能力,注重的是意志训练和良好习惯的养成。(2)体验友情,关心他人。除了培养学生一定的交往技巧外,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去关心和体谅别人,培养同情心和博爱之心。

(3)热爱大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4)一封家书,感受亲情。

感谢父母、亲人的养育之恩,表达对父母、亲人的深厚感情。(5)尊敬老师,学会感激。感谢他们所付出的心血,报答他们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给予的各种关爱。

学会感激是使学生培养一种回报心理,一步发展将是诚信与爱国心的培养。(6)热爱祖国,为国效力。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并把爱国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之中。

(7)知法守法,维护正义。主要是让学生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治观念和维护宪法权威的自觉性。这一心理的进3、开展活动:

(1)根据选定的主题内容,各个小组必须有一个简要的活动方案,任务务必细分到每个人,方案经讨论后提交任课教师,教师同意后,学生开始着手实践调查活动,所需时间6周。(2)各个小组实践调查之后集中一次小组讨论,推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在课堂上发言。(3)教师组织一次课堂发言,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发言的时间是钟,发言的效果有教师评定,并最后进行小结。

(4)由组长或副组长负责,编写一篇活动总结报告或一篇调查报告,并提交任课教师。4、成绩评定:由组长和副组长根据每个组员的实际表现给出成绩,教师根据各个小组提交的成绩、材料和课堂发言情况对每一位学生进行成绩评定,把本次活动的成绩纳入期末总评,占期评总成绩的15%。

最终5-8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

7.任何人都从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 a.人生目的 b.人的本质。c.人生道路 d.人生态度。8.人生态度属于人生观的范畴,是指 a.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b.人的实践对于社会 他人和自身所具有的意义。c.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

11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业

作业1 学院2011级学生学风状况调查报告。具体要求如下 1.按班级学号次序分组,每份调查报告由5人完成并署名。例如 1 5号为一组,6 10号为一组,以此类推,如某班最后剩余学生为三人以上,则另组一组,否则剩余学生1 2人纳入最后一组。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并提交一份调查报告。未参与相关工作者...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题卷。学号 1511603316015 姓名 谢沅丞 2016 年 6 月。课程名称 编号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19 横线以下为答题区 答题不需复制题目,写明题目编号,按题目顺序答题。一 解释题。信念 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对某种思想理 学说和理想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