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研活动总结

发布 2022-05-03 23:23:28 阅读 1487

我们美术组成员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把握教改动向,认真研究教育案例,对教育实践中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寻找新的理解和追求,并在教学中把这些理念落实到实践中。

除了教研组的理论学习之外,老师们还利用电脑查阅进行业务学习,课余时间经常钻研、**,从学习中提高了自身的理论修养,积极撰写教育教学**,参加各级教学**比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如潘敏燕老师撰写的《自主课堂自信创作》获全国教师优秀教育教学**评比活动一等奖,并在《小作家选刊·教育教学》杂志中发表;其负责的省级课题《小老师教学对转型期儿童的可行性**》在本学期11月份结题。

二、强化集体备课,认真开展各项公开课。

本学期我们不断加强集体备课活动,通过备课活动,实现资源互补,优化组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取长补短。

尤其是上公开课,开课老师几次试教,其余组员能够认真听课,给予实施性的建议,使教学进一步完美。

本学期,我组郭文思老师上了一节区级公开课和校级公开课,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郭老师还在区模拟上课比赛中获二等奖;潘敏燕老师执教一次校级公开课。

三、上好每一堂课,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教研组的老师本着让美术走进生活,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精神,课堂教学不仅要从内容上反映生活,更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活。

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制作教具,充分利用学校的多**设备,使美术课更能吸引学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只有贴近生活,生命才有意义;只有贴近生活,美术才能使生命更加高尚和完美。

四、开展美术兴趣小组,积极参加各项竞赛活动。

我们美术组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兴趣小组,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特长生辅导训练,组织学生探索新知识,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创作能力及欣赏能力。

本学年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墙画绘制工作,由潘敏燕老师负责的低段兴趣小组学生创作的《趣味抽象——丰富的色调墙画组》达65平米。

郭文思老师负责的中段学生墙画《保护水资源宣传画组》达175平米。

同时师生参加区剪纸比赛,获团体一等奖,潘敏燕老师获一等奖,学生何佳奕、林筝获一等奖。

参加区科幻画比赛,林筝获一等奖。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组成员将继续共同合作、和谐发展,以新的姿态、满腔热情投入到学校艺术文化的建设中去,使我们的艺术特色不断创新!

【第2篇】小学美术教研活动总结。

本学期以生活为载体的美术教学模式的美术课堂研讨活动正在进行中,我们一起参加了每次教研活动。

通过这半年扎实的研究,改进教学方法,课前让学生充分走进生活,亲身感受生活,增长见识,增加兴趣,为提高美术动手能力打下基础。

课中教师要从前台走向后台,更多地起到引导、帮助的作用,引导创作,让每个学生的美术作品都充满自己的想法。

引导学生学会以生活经验为依托,在交流互动、实践**中进行美术创作活动,激发学生浓厚的创作兴趣,不断提高观察、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养成良好的自主意识和学习习惯。

我们美术组在研究以生活为载体的美术教学模式的课题时,更多地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里能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关注自然、社会和生活,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学习实践活动,把生活资源变成美术资源。

经过半学期的实践,总结出以生活为载体的美术教学模式,现阐述如下。

1、课前布置学生观察作业。

课前观察体验生活很重要,进行一些与教学有的体验、观察活动。

每个学生的生活世界都是不一样的,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独特的,因此,对生活的观察、感受、态度也都因人而异,教师给学生提供生活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各种类型的生活学习中领悟美术与生活内在的联系。

例如张文钰在执教《顶天立地》时,用语言进行学习实践活动引导,让学生谈一谈,如果你就是画中这个顶天立地的巨人,你现在会做什么呢?用这样的语言去引导学生体验人物动态,也为后面的绘画做好铺垫。

我在执教《我是生活小主人》一课之前,布置学生回家观察体验,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课前的作业,能让学生更多地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关注自然、社会和生活,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实践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们有生活可依,作品色彩纷呈,这样把生活资源变成了美术资源,丰富了学生的创作空间。

2、放手让学生搜集材料,进行实践**。

要使教学方式更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就应该给学生创设自由的**生活的空间。

教师让学生更多地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关注自然、社会和生活,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收集证据喜欢的美术材料。

获得资料的渠道可以通过观察、写生、看电视、看报、上网、调查、动手尝试等。

3、课堂上,让学生展示自我。

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美术的情况主要通过这一环节进行反馈。

因此,教师要重视这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要让学生在这一平台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形成持续发展的内驱力。

展示平台有两种形式形式1、学生们收集的美术资料在课堂上展示。

例如《我是生活小主人》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进行展示。

以生活为切入点,让学生上台展示表演自己在家做家务时的动态,学生通过观察、记忆、引导表现。

点拨学生的经验感受,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也为美术创作活动打下基础。

2、课堂作品展示、教室橱窗展览、在家展示装扮自己的家等。

教师要肯定学生每一点滴的进步,以激励性的语言给以鼓励。

实践证明,这一模式的教学更注重了学生的体验性学习,做到了教学内容生活化、经验化,使材料回归生活,实现了教材由素材文本向生成文本的转化。

小学美术教育不能脱离现实生活,真实的美术教学应以生活为基点,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美术教*系在一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引导学生将生活与美术教*系起来,让教学手段生活化、教学情境生活化、教学资源生活化,让美术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第3篇】小学美术教研活动总结。

美术教研组教研活动总结

本学期,我们美术教研组继续进行了美术欣赏教学活动的实验研究。我们组织大家深入学习 了幼儿美术教育的有关理论及其方法,并开展了中国画 西洋画 民间美术 日常生活中的美及儿童画欣赏等几方面内容的美术欣赏课程,通过欣赏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幼儿良好艺术素养的形成,开阔了儿童视野,促进了儿童多方面能力的发展。总...

小学美术特色教研活动方案

一 活动主题 项目内容 听课。进行教学研讨,每位听课教师轮流发言,教研员总结讲评。二 主要内容 听课,并进行教学研讨 1.听郝斐老师上的 美丽的秋天 一课。2.全体听课教师针对侯老师上的公开课进行教学研讨,所有听课教师轮流发言。美丽的秋天 评析 这幅拼贴画的作者有什么心愿,教师是否可以说一说,同时是...

小学美术教研活动记录表

一 活动时间 二 活动地点 三 活动主题 研讨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 四 参加人员 活动目的 在教学中我们美术教师常常会要求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目的是促进全体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制作过程,以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但我们也同时发现,由于小学生的自我控制 组织及独立学习的能力相对比较差,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