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佛寺中学教师家访培训材料

发布 2022-04-21 20:22:28 阅读 6683

朱河小学教师家访培训材料。

一。家访目的

发动老师、家长和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活动,形成良好的教育共同体;发挥家庭教育潜能,让父母和其他成员对孩子施展教育能力,实施积极的教育影响;发掘社会教育资源,让教育社会化,让育人环境形成合力得到优化;发展学生个性,让家庭背景下的学生个性得到完善和发展。

二、家访程序

(一)、明确目的。

每次家访前,教师要认真细致地“备课”,此次家访要达到什么目的?如何达到目的?家访教师必须牢记在心,不能随心所欲。

(二)、了解学生。

家访前,教师要对家访学生的在校表现、各科学习、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优缺点等了如指掌,以便家访时能信手拈来,提高家访的实效。

(三)、提前预约。

家访前,必须与学生家长提前约定好时间,切不可盲目家访,这样学生家长很可能不在家,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也会大大影响教师的情绪。

(四)、合理择时。

家访时间最好选择在双休日或家长在家的时间,这样学生也可以在场,家访的效果会更好。家访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耽误家长的工作。

(五)、形式适当。

家访的形式不要千篇一律,要因人制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雷同的家访于工作并无多大的意义,成功的家访在于家长能接纳你,信任你。以下三种家访形式供大家参考。

1)了解性家访

俗称一般性家访,适用于多数学生家庭,

a.家长基本情况,例如学历、职业等

b.家庭基本情况,例如居住条件、家庭成员构成、父母感情、对学生要求

c.学生在家情况,例如学习环境、时间、活动、交往、劳动

2)目的性家访

少数特殊学生,有针对性家访。主要向家长报告其子女的特殊表现或问题,共同商讨协同教育的方式方法。

(3)沟通性家访

与家长交换信息,沟通情感,实现良好的教育配合。

当然在家访中的语言艺术尤为重要。以下几种语言艺术形式仅供参考:

幽默幽默的谈话不仅能吸引听者的注意力,而且能与听者建立亲密的关系。某学生历史成绩非常差,班主任为此去家访,学生的父亲问:“我儿子的历史学得怎么样?

我做学生时最头痛的就是历史,经常考不及格。”教师笑了,随口便说道:“我正想同您商量,怎样使历史不再重演。

”他们相视而笑。这信手拈来的幽默,一语双关,轻松诙谐,既说出了不便直言的话,又“润滑”了与家长的关系,争取了家长的积极配合。

委婉说话委婉是指在不便于直接说出本意的时候,抱着尊重对方的态度,采用同义代替、侧面表达、模糊语言等方法,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本意。例如某小学生经常吃别人的食品,拿别人的玩具,班主任为此家访时,应该力避“偷”字,改用“悄悄拿”之类,以免伤害家长的自尊。

灵活语言灵活指说话人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确定自己的谈话内容和谈话方式,并且在情况突然变化时能迅速地调整其说话的内容与方式。例如,一位母亲不许成绩下降的学生参加春游,班主任为此家访。学生母亲准备做晚饭,班主任抓住时机笑着说:

“拿咱们做饭来说,如果做糊了一锅饭,就不再做饭了么?我们大人不是也失过手吗?”学生母亲笑了。

班主任又语气温和地分析学生成绩下降的原因,从而告诉家长,不要带着怨恨教育孩子。

适度班主任家访时要注意斟酌语言,措词要有分寸,千万不可因失言导致失礼。 例如,有的班主任把学生性格上的弱点说成是人性上的“污点”,这就是用词不当;或把学生行为上的缺点说成是品行上的“缺陷”,这就是词不达意;或是把学生偶犯的过失错误说成是屡教不改的**病,这就是言过其实;或是把学生鸡毛蒜皮的小错误,“陈谷子烂芝麻”向家长“告状”,这就是小题大做……这样谈话的班主任肯定会引起家长的反感,其结果与谈话愿望正好相反。

(六)、注意安全。

随着班主任家访次数的增多,由家访所引发的交通事故不断发生,给教师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及沉重的经济负担,也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教师家访前,一定要检查好交通工具,遵守交通规则,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三、家访要求

一次成功的家访工作可以带来很多的收获。可拉近你与家长之间的距离,消除曾经的误解,获得家长的支持,同样你也可以获得许多信息,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收集好第一手的资料,为你今后的工作带来方便,但要注意一个尺度。

一)家访十要:

一要有准备。特别是普访和随访都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谈什么,怎么谈。不同层次的家长会有不同的心态。

二要多尊重。必须尊重学生家长或监护人。特别是对那些犯了错误的学生要从爱护出发,帮助家长分析孩子犯错的原因。

三要多鼓励。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挖掘他们在学校中点滴的进步,向家长汇报,使家长和学生都增强信心。

四要多商讨。在教育学生问题上。在教育学生问题上,教师与家长可能会出现一些分歧,应该用与家长商讨的方式解决。

五要抓时机。随访要善抓时机,避免被动地访问。

六要有重点。认真分析本班情况,确定重点家访对象,重点不宜过多。

七要多观察。家访中要留心观察学生家庭人口情况、居住与学习条件等等。

八要有回避。家访时有些事情的苗头或细节不便教师、家长、学生三方面在一起谈的,可让学生回避一下。

九要抓反馈。家访以后要分别向家长或学生了解对家访的反应。

十要常总结。写一些家访小记,总结经验教训。

二)家访十忌:

一忌当面“告状”。不能把家访当做向家长“告状”的机会,特别不能当着学生的面向家长数落学生。可以启发他自己谈谈事情的经过,告诉他犯点错误并不可怕,改正了就是好学生。

二忌指责家长。不要站在家长的对立面去指责,要让家长体会到老师和家长目标完全一致。

三忌急于求成。不要以为一次家访就可万事大吉。学生的表现有些反复是正常现象,再帮助就是了。要学会抓反复和反复抓。

四忌语调生硬。家访中偶尔会遇到极个别素质较低的家长。他们娇惯子女、放任自流,甚至对老师蛮不讲理。

教师去家访,首先是客人的身份,不可针锋相对,发生口角,使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要言简意赅,适时告辞。

五忌以偏概全。不要一好百好,一差百差。特别是对有缺点的学生,应从表扬其优点入手,打开家访局面,使家长体会到严是爱、松是害。

六忌背后议论。家长在议论其他教师时,不要随声附和,甚至说些不该让家长了解的情况。

七忌漫无边际。如果谈起话来海阔天空、华而不实,就会使家长不知来访的目的。要言之有物,长话短说。

八忌过问隐私。对家长不愿提及的隐私,不要过问。这是一种礼貌。

九忌强行访谈。家长因公务在身或其它原因不便在家中接待教师时,应予理解。可采用其它方式联系。

十忌接受礼物。有的家长出于感激之情,送些礼物给去家访的教师,对此要婉言谢,并且不要在学生家中用餐。

四、了解家长。

家访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途径。要想家访取得成功,必须首先了解学生的背后——家长,由于学生**于不同的家庭,家庭情况不同,家长素质各异,面对着百人百性的家长,如果进行家访方法单一,就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班主任家访时首先应备好家访课,要深入了解和掌握学生,就要对学生家长在家庭如何对待和教育学生,以及家长工作文化层次、业余爱好有所了解,以便知己知彼,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取得家访的成效。

经常家访,可以读懂每个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充分调动学生、班主任和家庭三者的积极性,形成合力,针对所遇到的家长,在教育子女方法上的几种类型,大致分为溺爱型、严厉型、随意型、自私型,以下就这几种类型略加剖析:

(一)、溺爱型。

这类家庭的家长,在家庭生活方面,不论孩子提出何种要求,都百依百顺。孩子的生活琐事全部包办下来,甚至连每天的洗脸、洗脚水,都是由家长倒掉。这样往往会发展到隐瞒包庇孩子的缺点、错误,迁就孩子的过失的地步。

因此,当孩子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偏听偏信孩子的一面之词,认为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总是责怪别人、同学,更有甚者,责怪老师和学校。由于家庭的长期的溺爱,导致了孩子性格的不健康的发展。这些学生在家庭一般都较任性、骄气,缺乏独立生活能力,个别的甚至专横、霸道,产生至高无上的心理,真可称得上“小皇帝”。

在学校的表现,只许他侵犯别人,不许别人碰他一点,动辄大吵大闹、耍赖、撒野等。这种类型的孩子较难管理。其根源在于家长,所以必须家访,以求转变家长的思想和做法,堵源塞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家访教师可讲“孟母三迁”的故事,强调母爱的教育作用;可讲满清八旗纨绔**养尊处优失去成功机会的故事,指出娇生惯养的害处;也可讲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所见所闻的正反现实的事例,揭示溺爱的严重后果。使家长明白,娇惯孩子,看是关爱,实是危害。只有爱而不溺,严格要求,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健全人格。

(二)、严厉型。

这类学生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要求孩子智慧超群,方法“严”字当关,大小事都是家长说了算,孩子稍有差错,或者不符合家长的要求,轻者严加训斥,重者便会招来皮肉之苦。有时家长见到班主任就说“我的孩子,不听话,表现不好,你尽管打,出了问题我不怪老师。”由于严过了头,孩子同家长的正常关系紧张,也就势必使得孩子产生对立情绪。

在学校的表现为守纪律,胆子小,学习上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思考问题灵活性差,缺乏创造精神。对这类家长的访问,班主任尤其要注意策略,当这些家长介绍孩子在家的情况时,班主任要耐心听取,而不能简单地反对,要充分肯定家长的愿望是好的,从而取得家长的信任。然后,可以向家长介绍科学的教育孩子的思想方法,讲述一些由于操之过急、方法不当而适得其反的家庭教育事例,如夏菲事件,又如某校因学生犯了错误,使学生跳楼等,让家长认真回味,反思并改正自己的错误做法。

如果班主任再把学校管理教育学生的方法介绍给家长,让他们从中受到启示,则家访的效果将会更加明显。

(三)、随意型。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新问题不断出现,如有的家长下岗后,一时又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这类家长总是怨天尤人,消极应付,家长觉得孩子的教育有学校管,自己不必过问,导致孩子在学校的表现随心所欲,没有奋斗目标。有的家庭中,由于父母离异,成了单亲家庭,这类家长心灰意冷,对孩子教育放任自流,导致孩子在学校表现少言寡语,心理压力大,精神不振,自卑感强。对于第一种情况,要向家长讲清道理。

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教育孩子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责任。

古往今来,许多有作为的人,从小都是在父母的严格要求和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一定要让家长认识到学校教育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能否很好地配合。如果配合的好,就能使学生再接再厉,使差生迅速转变。

反之,问题就比较多。家访此类家长,问题不难解决。第二种情况,要唤起他们的责任心和牺牲精神,向家长讲清楚,孩子不管跟父母哪一方,教育孩子是家长的义务,失去对孩子的关爱,情理上讲不通,道德上说不过,法律上不能容,从而承担起关爱、教育孩子的重任,在此基础上,班主任要耐心细致地以情感心,以理服人,唤起他们尽到教育子女的责任。

(四)、自私型。

这类家长,忽视了自己第一任老师的责任,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个人的小算盘打得很精细,把孩子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无形影响并导致孩子在学校自私自利,班集体活动对自己不利的不参与,有利的千方百计去表现自我,与同学之间斤斤计较,学习上不愿与同学们交流,害怕别的同学超过自己。这类家访,首先让家长转变其思想,讲清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的财富,并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并通过讲述伟人***为了整个中华民族,在抗美援朝时,把自己孩子送到了朝鲜战场上的事例,从而使家长具备一定的理想、志向和良好的思想修养,望我的工作,给孩子大公无私,勤奋踏实的影响。孩子往往会效法父母的思想和作风,胸怀大志,知难而进,形成良好的个性,并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作为班主任,在备家访这个特殊的课时,其中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问题,那就是:以情感心,以理服人。以情感心是家访的基础,班主任亲切热情的态度和真诚切实的话语,能使家长产生可亲可信可敬的感觉。

以理服人,即以可信道理去启迪家长,使家长调整家庭教育的心态和方法,同时,班主任在家访时,既要尊人也要尊己,因众多家长的职业、身份、社会地位、文化层次、思想素质、经济状况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班主任在与众多家长打交道时,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无论是同**的**,还是商贾百姓接触,不管家长之间有多大差异,也不管孩子之间有多少差距。自己是孩子的班主任,与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所有的家长,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分寸适度、方法得体,班主任在家访时要因人而异。如干部、知识分子,他们知识多,往往对孩子的要求偏高偏激,这就需要较多地给他们提供教育心理学知识,并不卑不亢同他们讨论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有些工农家长文化水平不高,这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在校表现及家长对学生的态度,教育方法就事论理,耐心劝导。

当有的家长强调本身工作忙,家务负担重,没有时间和精力教育孩子时,就需要向他们反复宣传家庭教育的意义,树立教育好孩子的信心。少数家长素质较差的,有时行为会给孩子以不良的影响,对他们就要忠言直谏,善意提出批评,分析其危害。这样才能更大程度的得到家长积极主动地配合,共同更好地培养教育好学生,达到家访的预期的目标。

实践证明,做好充分准备的家访不仅能使学生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学生的在校表现,也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而且还可以加深教师与家长的感情,能起到协调配合,共同促使学生进步的作用。因此,教师家访前也一定要备好课。

家访又一次成为教育的热点,我们怎么利用优势去做我们想做的,可以做到的,老师们比我们有更好的方法,希望在今后的时间里分享你们成功的喜悦,也希望大家能提出一些问题来我们一起出主意解决。

中学教师家访记录表

教师姓名 家长姓名家长姓名 学生姓名联系 时间 年月日。班主任寄语 希望您与老师携手共同培养 教育 关爱你的孩子,让其健康 快乐成长。教师姓名 家长姓名家长姓名 学生姓名联系 时间 年月日。班主任寄语 希望您与老师携手共同培养 教育 关爱你的孩子,让其健康 快乐成长。教师姓名 家长姓名家长姓名 学生...

东城中学教师培训材料

东城中学教学模式之兵教兵 兵教兵 同伴教育,效果惊人。在教学中,我们所说的 兵教兵 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之间互相帮助 互相学习的一种有效的合作学习方式。一 为什么 兵教兵 1.2400年前,孔子在论述教育时,曾说到 对于我听过的东西,我会忘记。对于我看过的东西,我会记得。对于我做过的东西,我会理...

南嘴中学教师家访方案

沅江市南嘴中学2014年上期教师家访方案。一 指导思想 宣传教育理念,沟通教育方式,达成教育共识,形成教育合力。二 家访目的 1 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向家长汇报学生情况,争取家长对工作的配合。2 了解家庭情况,掌握家长和学生信息动态,做好学生流失预防教育工作。3 了解学生在假期里 如何正确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