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发布 2022-03-25 04:38:28 阅读 2840

一。填空题。

1.冬天,衣柜里樟脑丸变小消失,这是现象,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后,在铁丝网上结成针状的霜,这是现象。

2.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有的成小水滴,有的成水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

3.水是生命之源,请你根据自己生活实际,写出两种节水型用具。

二。选择题。

4.夏天,用棉被盖住冰块,冰就不熔化,这是因为。

a.冰块的冷空气不容易传到外边去

b.棉被外的温度不容易传到冰块上。

c.棉被外的热不容易传到冰块上。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制药时为了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溶液中的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混度下提取,应采用的方法是……(

a.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b.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c.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

d.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6.下列自然现象中,要吸收热量的是。

a.早春河面上冰的消融 b.初夏广场上雾的形成

c.深秋草木上露的出现 d.寒冬屋瓦上霜的形成。

7.请你阅读下列短文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液体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小明在水池旁边玩水,弄湿了衣服,于是就跑到阳光里晒,由此他想到了这样的问题:液体蒸发的快慢是否与温度有关?

小明回忆了日常的一些实例:农民将粮食晒在阳光直照的地方粮食容易干;水洒在炉面上时很快变干;有水的铁锅在炉火上很快变干……

1)小明选出的结论是。

2)找出上述结论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应用实例:

3)小明同学在学习中的思维程序是怎样的?

一。填空题

1.物质由变为的现象叫做汽化,这个过程需要热量。汽化有两种方式: 和 .

2.针对我国土地沙化及沙尘暴日益严重的形势,专家们建议:要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裸地面积,这样可以使土壤中的水分蒸发 (填“减慢”或“加快”)

二.选择题。

3.夏天,小刚同学买回一只西瓜,吃了一部分后将乘余部分保存起来,下列措施中。

不能防止水份蒸发的是。

a.将西瓜放入冰箱中b.把西瓜放入高压锅内封存。

c.用保鲜膜将西瓜包好 d.将西瓜切成小块后存放。

4.打预防针前,医生用酒精棉球涂在王伟的**上进行消毒时,他感觉到**有点凉,这是因为。

a.酒精温度较低b.**对酒精过敏。

c.酒精蒸发,有制冷作用d.**吸收了酒精。

5.小李把同样水饺放水中煮和放在油中炸,经过一段时间取出水饺,发现在油炸的水饺发黄变焦了,而在水中煮的水饺没有发黄变焦,这说明………

a.水是无色的,油是黄的b.油的传热性能比水强。

c.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d.油没有沸点,水有沸点。

三。实验**题。

6.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第5实验小组记录了如下的实验数据:

时间/min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温度/℃ 95 96 97 98 98 98 95 98 98 98 …

1)从记录数据看出,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 min时的数据;

2)此时水沸腾的温度为。

3)在水沸腾过程中要选填“吸热”或“放热”).

一、填空题。

1.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它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测量物理量的一种思路。例如:温度计是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的。

请你也举出一个例子。

2.下面两幅图是从某交通宣传栏和某冷饮厂广告宣传片中选取的。请你任选一幅并指出其中违背科学规律之处: 。

3.通过观察图4所示的三幅晒衣服的示意图,结合日常生活的经验,可知: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液体的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有关。

4.图4是家庭用的寒暑表.它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此时它指示的温度是 ℃。

5.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变成水蒸气,这一过程要吸热。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是水蒸气液化或形成的。在一定条件下,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小冰晶的熔化过程需热。

二、选择题。

6.一锅沸腾的油,魔术师把手伸进去,一分钟、两分钟……再把手拿出来——没事!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这是不可能的,是一种伪科学 b.这是不可能的,油在沸腾时温度不断升高。

c.这是可能的,一定是油的沸点很低 d.这是可能的,是手上沾有水,水从油中吸收了热。

7.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

c.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周围冒出“白气” d.冰箱冷冻室内壁出现白色的“霜”

8.我国古代有许多艺术性、科学性较高的饮器。有一种杯叫“常满杯”,杯中有用上等白玉做成的圆锥体,放在空气中,不断有水滴产生,使其常满。关于此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杯中的水是水蒸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b.杯中的水是空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c.白玉是一种比热较小的物质,相同条件下温度变化显著。

d.利用杯子在缺少水源的崇山峻岭中能自动“生”水。

9.金属块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发现变湿了。用干毛巾擦净,等一会儿金属块又变湿了,原因是。

a.金属块在冰箱中吸收的水继续往外渗透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c.空气中的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d.空气中的水汽化成水蒸气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10. 某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铝罐,钢罐内表面要压接一层0.25毫米厚的铝膜,一时难住了焊接和锻压专家。后经技术人员的联合攻关解决了这一难题:

他们先把铝膜紧贴到钢罐内表面,再往钢罐内灌满水,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然后铝膜与钢罐就压接在一起了。其原因是( )

a.铝膜与钢罐间的水把它们冻牢了 b.结冰时铝膜与钢罐间的冰把它们粘牢了。

c.水结冰时膨胀产生的巨大压力把它们压牢了 d.水结冰时放出的热量把它们焊牢了。

11.**地区海拔高。关于**地区的气压与水的沸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压低、水的沸点高 b.气压高、水的沸点高。

c.气压低、水的沸点低 d.气压高、水的沸点低。

12.以下自然现象形成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a、春天到了,冰雪消融b、初夏,林中白雾弥漫。

c、清晨,草叶上露珠品莹d、深秋,果实上挂满了白霜。

13.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瓶装矿泉水时,常会发现瓶的外壁“出汗”,这是因为 (

a.水会从瓶内慢慢渗出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

c.瓶外壁的水不断汽化 d.瓶周围的空气不断凝华。

14.室内温度为200c,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5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三、问答题。

15.假如你身处偏远海岛,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怎么办?小明为你提供一种简便的海水淡化方法。在地面上挖一水池,往池内灌海水,按图22所示完成设备的安装,即可收淡水。

则:⑴ 阳光照射使池内海水加快形成水蒸气;⑵ 水蒸气在塑料膜上___形成小水滴;⑶ 塑料膜下表面结成的水滴受的作用滑到最低处后滴入水桶中,得到淡水。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13个最缺水的国家之一,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世界排名第121位。

我国是人口大国,一个**每天必须摄入2500ml以上的水;

我国是农业大国,种一公顷蔬菜约需水375—525t,一公顷小麦约需水600—750t,一公顷棉花约需水525—750t。

随着社会发展,产生了大量工业和生活污水,使有限的淡水资源遭到严重污染。

农业灌溉设备、技术落后和人们节水意识淡薄,使大量水资源浪费。

2023年,我国北方发生在不少地方的缺水现象,着实让人触目惊心。因缺水造成牲畜大量死亡,农作物严重减产,工厂停产,大街上排起买水的长龙。

水资源危机的警钟已经敲响。为此,我国于2023年7月1日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从立法角度确立了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高效用水等法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 综合练习。姓名 1 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将湿衣服晾在电线上 b.用湿抹布擦电器。c.将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 d.将开关装在零线上。2 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般条件下,金属 人体 大地 陶瓷是导体。b 绝缘体不导电,是因为在绝缘体中没有电荷。c...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物理基础知识答案

1.声音是由物体的 振动 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真空 中不能传声。2.声音在 固体中 速度传播的最快,然后是 液体 最慢的是 气体 15 时空气中的声速为 340m s 3.声音由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4.声音传播到两只耳朵的 时刻 强弱 等特征不同,这就是 ...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物理期中考测试题二

八年级物理期中考测试题二时间 90分钟分数 100分。学校班级姓名座号。一 填空题 每空1分,共30分 1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 600 m 2 5m skm h 3 300min h2 填上合适的单位。1 我国长江全长6300 2 人步行的速度约1.2 3 物理课本的宽度约18.36 3 有一做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