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各区考试真题2023年

发布 2022-02-28 18:49:28 阅读 3171

2023年广州天河区教师招聘考试部分试题。

1.前不久热播的动画片《虹猫蓝兔七侠传》所引发的讨论,然后围绕这材料提了两个问题:一是分析动画片对少年儿童的影响;一是如果你是三年级的班主任,学生迷上了此片,课间经常模仿片中人物情节,你会如何做?

答:《虹猫蓝兔七侠传》以“拯救森林环境”为主题,突出行侠仗义的精神,塑造了“虹猫”“蓝兔”“黑心虎”“猪无戒”等善恶分明的**形象。对于增强新一代人的环保意识有积极的意义。

《虹猫蓝兔》是一部讲述一群富有正义感的森林志士为了维护森林和谐,而联合“七剑”重返江湖粉碎魔教阴谋的故事。其中宣扬的是主人公虹猫蓝兔坚强、勇敢的优秀品质。这部**片还将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的著名景点如黄石寨、金鞭溪、天子山、宝峰湖、天门山等穿插进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中,且动画主角的身世均带有景点渊源,使得自然、神秘的张家界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

2.球赛规则需要教练和队员来共同制定,但到了赛场上,就要看队员如何灵活运用,问题是从这句话看出什么教育理念。

答:学生可以通过学校的教育活动习得一套固定的知识理论系统、形成比较稳定的人格道德行为准则。学生应该学什么、做什么、怎么做才为之好的等问题似乎都是由教师一手操办的,教师早已把问题的答案告诉给学生了,但实际上,基于教育活动是为学生而设的,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加之许多不可预见的问题,都使得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都必须考虑到学生,考虑到实际情况。

“球赛规则需要教练和队员来共同制定”这句话可以得出:一切关于教育活动的设计都要从学生、从实际情况出发,体现了民主性,以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学生好比是球赛上的队员,活跃在球场上,攻、投、防、守,灵活地变化着阵势。队员可能在比赛前已经练得一身好武艺了,但如何运用到赛场上才是关键。对于很多在校的学生来说,知识理论已经学到不少了,关键在于如何去运用。

一方面,要求学生要学会学以致用,将书本上的知识理论化成实际可操作的应对方法技巧,同时对于很多问题能够举一反三;另一方面,在教育活动中,知识理论的传授固然重要,但是技能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3.学生课堂看课外书,老师批评无效,最后假装打**请家长,学生才肯交出书,问你对老师的做法有何评价和从中的启示。

答:老师的这种做法出发点是好的,为了教导学生把家长也“请”出来了,结果学生也把书交出来了,但这并不代表学生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也许学生仅仅是屈服于老师所谓的“威吓”下。其实这种做法只是权宜之计,可以说是治标不治本的,有点喊“狼来了”的味道。

只要“喊”的次数多了,学生就会怀疑老师,甚至是不再相信老师的话。对于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教育方式,应该及时改变。而且,对于那些屡次批评都不改正的学生,直接把问题反映到家长那里去,让老师和家长共同教育学生,也未尝不可的。

学生看课外书本来没有错,错在选错了时间看。因此,老师的教育重在引导学生如何看课外书。首先要肯定学生看课外书,并鼓励学生多看健康向上的课外书。

老师可以给学生介绍相关的书目,引导学生去看书,学生看完之后,可以让他谈谈看书的体会或者写写读后感。其次,要跟学生讲清楚道理,明确告诉学生,课外书是鼓励看的,但不是在课堂上面看。上课的时候,学生应该认真听讲的。

上课看课外书,学生即使可以从课外书那里学到很多知识,但以丢掉课堂知识为代价,学生将是得不偿失的。再次,在必要时联系家长。老师的做法不应是向家长告状,学生讨厌“告状”型的老师。

学生一旦讨厌某位老师,就容易使以后的教育工作难以开展。老师联系家长,一是让家长清楚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这是一种对家长和学生负责的表现;二是让老师更加了解学生,为寻求更为恰当的解决方法提供参考;三是方便家长和老师共同教育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教导应该达成一致的,让学生更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最后,如果课堂上看课外书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适当开展相关的读书活动或者主题班会,除了学生培养读课外书的习惯外,还要让学生知道应该如何看课外书,在什么时候看,看些什么比较合适。

4.案例分析:学生在周记里讲自己怕老师提问,因为总是答非所问,很想可以跟别的同学一样畅所欲言,要求从自己的学科出发,讲讲怎样解决这学生的问题。

答:我教的是语文。语文跟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不一样,对于语文学科当中很多情感态度方面的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不提倡问题答案的标准化、单一化。

因此,老师不能对学生求全责备。

首先是从鼓励学生做起。问题是学生通过周记反映出来的,我也可以在那篇周记的最后给学生留言,或者是私下里找学生谈心,告诉学生,他平时在课堂上的表现不错,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里主要是以鼓励为主,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其次,消除学生害怕老师提问的畏惧心理。告诉学生,课堂提问从老师的角度来看主要是为了检测教学效果,学生不一定都要准确无误的回答老师的问题的。相反,学生的不正确答案更能给人更多的启发。

学生答非所问,有的是因为上课开小差、有的是因为思考问题的方向不对,有的是因为回答问题时紧张,但有时候也是老师造成的。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老师应寻找出问题的原因,尽早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再次,多给学生锻炼的机会。该生很想跟别的同学一样畅所欲言,证明他还是渴望得到锻炼的机会的。不单单在课堂上,还有其它活动,多给该生发言的机会。

但老师的做法不宜过于明显,特别是对于那些内向的学生,一是避免学生心理负担的产生;二是避免其他学生认为老师偏心。

最后,按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开相关的主题班会。如果班里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则有必要开展相关的主题班会,主题可以为“如何看待课堂提问?”等。

让学生各抒己见,老师在过程要做好引导,最后明确课堂提问的重要,鼓励学生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甚至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

2023年广州越秀区教师招聘考试部分试题。

笔试中的两道大题:1.什么是多元智力因素?是谁提出?主要观点是什么?

美国教育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至少具备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智力、空间智力、身体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和自我认知智力。而现代社会是需要各种人才的时代,这就要求教育必须促进每个人各种智力的全面发展,让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张扬。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每个人至少拥有七种智力,只是这七种智力以不同的方式及不同的组合形式表现出来,具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的表现方式。学生不存在聪明与否的问题,只是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聪明的问题,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适当的教育和训练可以使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发挥到更高水平。因此,我们应树立积极乐观的学生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使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展现各种智力的情景,给每个学生多样化的选择,使其扬长避短,从而激发每个学生潜在的智力,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新课程中要求教师“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a、遗传因素:指个体从父母那里继承下来的生理特点,是个体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保证。只有具有良好的遗传因素,学生才能健康的成长。

但一些持遗传决定论的教育家、心理学家,认为遗传因素在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到决定作用。遗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只限于提供物质的前提,提供发展的可能性,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如果离开了后天的社会环境和教育,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并不会转化为现实。

在正确分析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的同时,要反对形形色色的遗传决定论。

b、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生活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如:长时间处在阴雨连绵的天气下,学生的情绪会变得很压抑。但是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主要是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既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物质保证,也为学生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提供沃土。社会环境中的文化氛围、经济发展状况、社会意识、政治制度、道德水准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应当优化社会环境,摒除一切腐朽、丑恶因素的影响。

c、教育因素:人的发展是在遗传、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实现的,其中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是因为: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培养人的活动。

它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选择适当的教育内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对人进行系统的教育和训练,保证了人的发展方向,从根本上消除了环境对人的影响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教育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对青少年施加影响,促进他们获得全面发展的活动。在这里,教师的职责和工作特点保证了青少年发展的正确方向。

在人的一生中,青少年时期是最需要受教育也最适宜受教育的时期。青少年时期正是长知识、长身体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的知识比较贫乏,经验不足,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判断是非的能力还不强,他们的成长有赖于正确教育的引导。由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教育所起的作用是主导的。

d、学生主观因素: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并不是永远处于被动的状态中的。除了对遗传性质难以改变外,学生可以主动从外界摄取相关资源、信息促成自我的成长的。

但学生的鉴别能力有限,常常会以扭曲的主观意识看待外界事物,好的排斥,坏的接收。这就是为什么,具有同样健全的体格,生活的环境和接受的教育也无大异,有的人成为科学家,有的人成为少年犯的原因。学生的身心发展,其自身的主观意识也是不容忽视的。

2023年广东佛山市禅城区教师招聘试卷。

一、单选题

1、有教无类的提出者、孔子 2、发散性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3、教学活动的一种认识活动 4、把”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与”学会生存”看作是新世纪全世界教育的”四大支柱”,是一个非常有眼光也非常负责任的观念。 5、新课程改革培训能力、 6、班主任中心环节。

一、单选题

1、有教无类的提出者、孔子。

2、发散性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3、教学活动的一种认识活动。

4、把”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与”学会生存”看作是新世纪全世界教育的”四大支柱”,是一个非常有眼光也非常负责任的观念。

2019广州真题

广东省广州市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卷。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共34分 一 6小题,19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 峰峦lu n 菜畦w 静谧m 芊芊细草qi n b 斑斓l n 商酌zhu 琐屑xi 亘古不变h ng c 簇新c 取缔d 追溯s 影影绰绰chu...

2023年广州各区中考一模题

10 若 是方程 其中 的两个根,则实数 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 24 本题满分14分 已知,在矩形中,动点从点出发沿边向点运动 1 如图1,当,点运动到边的中点时,请证明 2 如图2,当 时,点在运动的过程中,是否存在,若存在,请给予证明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 如图3,当 时,2 中的结...

2023年广州育才实验小升初语文考试真题

2014年育才实验中学小升初语文真题。语文试卷。全卷共四页,九大题。时间 2014年6月2,日8 00 9 00满分 100分。注意事项 1 请在密封线内填写自己的相关信息。2 请考生用蓝色或黑色的圆珠笔 签字笔或钢笔作。答。3 有答题框的题目,如果作答超出答题框则不给分。一 读拼音 写汉字。8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