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丹东中考真题有详解

发布 2022-02-28 16:45:28 阅读 7679

2014-丹东中考。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

b.中学生正常行走的速度约为1.1m/s

c.初中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为26dm

d.体重正常的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200pa

2.有关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c.戴防噪声耳罩可以防止噪声产生。

d.**、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产生。

3.戴眼镜的同学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时,眼镜片上会形成“小水珠”。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方式与“小水珠”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从冰箱取出的冻肉会变软b.初冬的清晨,鸭绿江水面上飘着“白气”

c.人游泳之后刚从水**来,感觉冷 d.教室内,用久的日光灯管两端会发黑。

4.下列**中的物理现象与所对应的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5.关于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电阻大小取决于通过它电流的大小,电流越小的导体电阻越大。

b.导体电阻大小取决于加在它两端电压的大小,电压越大的导体电阻越大。

c.相同材料制成粗细相同的导线,长度越长电阻也越大。

d.铜导线的电阻一定比铁导线的电阻小。

6.对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实验可以研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b.乙实验可以研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情况。

c.甲实验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乙实验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7.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后,在乙容器内放入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内放一个小球悬浮在水中,此时,甲、乙、丙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

b.三个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不相等。

c.如果向乙容器中加入盐水,木块受到的浮力变大

d.如果向丙容器中加入酒精,小球将上浮。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茶壶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b.用吸管吸饮料利用了大气压强。

c.刹车时,车仍能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是由于车具有惯性。

d.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

9.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提起重300n的货物,人所用的拉力为200n,绳子的自由端被拉下1m,在此过程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人用的拉力所做的总功为200j

b.滑轮组提升货物所做的有用功为100j

c.额外功为50j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1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当开关闭合后,滑片p向右移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的示数变大b.的示数变大。

c.的示数变小d.和的比值不变。

11.“五·一 ”休假期间,小明一家乘坐游船在鸭绿江游玩,看见鸭绿江大桥向他们靠近。以鸭绿江大桥为参照物,小明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小明听到岸上汽车的鸣笛声主要是通过传到耳朵的。

12.电视机画面的颜色是由三种色条合成,电视遥控器用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遥控电视机的。

13.槐树开花时,可以闻到阵阵花香,这是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

14.教室内六盏日光灯同时正常工作,它们是联;每一盏日光灯两端电压为 v。

15.为核潜艇提供能量的装置是核反应堆,在核反应堆中发生的是 (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这种能源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16.“六·一 ”儿童节期间,小朋友在锦江山公园里荡秋千,当秋千从高处落下时,重力势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不再用力推时,秋千最后会停下来,在此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能。

17.2023年12月15日,嫦娥三号着陆器、巡视器顺利完成互拍成像,互拍画面是用传回地球的;蝙蝠通常在夜间出来活动、觅食,它们在飞行时会发出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来确定目标位置。

18.如图所示,将r1和r2串联后接在6v的电源上, r1的阻值为10ω,r2的阻值为20ω,闭合开关, r1和r2两端电压之比为 ,通电1min,电阻r1产生的热量为 j。

19.小明家电能表如图所示,他家同时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不能超过 w。将某用电器单独接在该表上工作10min,电能表上的转盘转过300转。该用电器在上述时间内消耗的电能为 j,它的电功率是 w。

20.如图所示电路,开关s接到a后,电磁铁左端为极,小磁针静止时,a端是极。将开关s由a换到b,调节变阻器的滑片p,保持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磁铁的磁性 (选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21.在做“**水的沸腾”实验中。

1) 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先调整的是 (选填“a”或“b”)部分。

2)当水的温度加热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几分钟为止。记录数据如下表:

第1min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水的温度是 ℃,分析**中的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

3)请根据上表中数据在丙图中画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图象。

4)撤掉酒精灯后,水不会立刻停止沸腾,原因是。

22.如图所示,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

1)实验前,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

2)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应用了这个成像规律。接下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后,在光屏上还会出现一个清晰的像,这时所成的像是的实像,这是因为光在折射时光路是 。

3)实验中,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若在光屏上还能够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

23.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右”或“左”)调。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 g,酱油的密度为 kg/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

4)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将一个烧杯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

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5)小明针对(4)中小华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估后,认为小华设计的操作过程有不妥之处,你认为该不妥之处是: 。

24.**“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实验器材: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物体(ρ甲>ρ乙>ρ盐水>ρ水),弹簧测力计,一杯水,一杯盐水,细绳。

小明利用上述器材完成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1)在第4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这个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 n,**中①的数据为 n,②的数据为 n。

2)分析比较第次实验,能够得到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有关;分析比较第次实验,能够得到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有关。

3)**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本身密度的关系时,应分析比较两次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可知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密度 (选填 “有关”或“无关”)。

25.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同学们用电压表、电流表、开关、电压为4.5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和标有“20ω 1.

5a”的滑动变阻器,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小灯泡的灯丝电阻约为10ω)。

1)请你按图甲的电路图,在图乙的实物电路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流表正确连入电路(连线不得交叉)。

2)若电流表正确接入图乙电路,闭合开关前,某同学发现电路有一处错误,这个错误是 。改正错误后,闭合开关,将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则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接线柱是 (选填“ad”或“bc”)。

3)测量过程中,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4)实验过程中,若将电压表和电流表互换位置,闭合开关后,小灯泡 (选填“亮”或“不亮”),这时电压表的示数约为 v。

2019北京中考真题完型填空详解

内容目录 1.核心词汇总结及详解 2.重点完型短语 3.复杂句式分析 4.各题答案详解。i can t believe what i m hearing i thought to myself.jeff was the last candidate 候选人 for president of stud...

2019数学真题答案详解

1.答案为 b 解析 所求时间。2.答案为 a 解析 由已知。从而。3.答案为 c 解析 如图所示 所述为 人 4.答案为 b 解析 所求最大正方体应是球体的内切正方体,设正方体边长为,则。从而 5 答案为 d 解析 设2006年r d为a,gdp为b,由已知,从而。6 答案为 e 解析 总选派方法...

考研英语真题详解2023年

本文在关于工业革命对英国人民生活的影响问题上提出了两种对立的观点。第一段讲述了第一种观点,是大部分历史学家的看法,即工业革命的直接结果是给英国大多数人民带来了普遍的贫穷和苦难。第二段讲述的是另一种人普遍持有的观点,即工业革命不但没有加重这种贫困,反而使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得到了改善。1.a admi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