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复习题七

发布 2022-02-24 11:22:28 阅读 2962

第七章溶液。

一:溶液。1:溶液的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

溶剂溶质。悬浊液乳浊液。

2: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别

二: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指的是。

2:不饱和溶液指的是。

3:为什么一定要指明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的原因: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区别和联系:

4:浓溶液、稀溶液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同一种溶质的溶液,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三:固体的溶解度

1:概念:

下面,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20℃时,10g食盐可以溶解在100**里,所以 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g。

2)20℃时,10g食盐溶解在水里制成了饱和溶液,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g。

3)20℃时,20g某物质全部溶解在100**中,溶液恰好达到饱和,这种物质的溶解度就是20g。

4)20℃时,碳酸钙在100**里,达到饱和时能溶解0.0013g。所以,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0013g。

2:以下四句话错在**?(1).l00**中最多溶解38g氯化钠,所以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8g。

(2).在10℃时,烧杯内水中最多溶有140g硝酸铵,所以硝酸铵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40g。(3).在60℃,100**中溶有75g硝酸钾,所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75g。(4).60℃,100**中最多溶解124g硝酸钾,所以硝酸钾在这温度下的溶解度是124。

3: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1)大多数物质溶解度自左而右如登山上坡样,表示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增大。

如kno3、nh4cl等。(2)食盐的溶解度曲线自左而右与横坐标几乎平行,表示温度对溶解度影响不大。(3)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自左而右如从山峰下山样,表示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减小。

4:表示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时,必须注意四点,(1)指出一定___2)指出溶剂质量___克;(3)溶液必须处于___状态;(4)溶质的质量单位是___

5:物质的溶解性

二:气体的溶解度: 1:

当压强一定时,温度越低,在一定体积的溶剂中,溶解气体的体积将越大;温度越高,在一定体积的溶剂中,溶解气体的体积反而越小。2:当温度一定时,压强越大,在一定体积溶剂中溶解气体体积也越大。

反之,溶解的也越少。给汽水加压,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就会溶解在其中,这样当打开瓶盖后,液面压强减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随之减小,于是就从溶液中逸出。3:

对气体溶解度定义,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理解。

1)因为气体质量称量较困难,所以气体溶解度是用“l体积水里能溶解气体的体积数”来表示。”(2)由于气体的体积受温度和压强影响较大,需要指明“在一定温度下”、“压强为1.01×105pa时”,所溶解气体的体积数也应该换算成标准状况时的体积数。

(3)和固体溶解度一样应该指明“达到饱和状态时”。(4)使用气体和水的体积单位要一致。

四:过滤和结晶

1、过滤 (1)定义: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态物质分离的一种方法。

2)过滤的原理:过滤时,液体穿过滤纸上的小孔,而固体物质留在滤纸上,从而使固体和液体分离。(3)操作方法

二低 12三靠123

2:结晶(1):定义:溶质以一定几何形状的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叫做结晶。

2):结晶的原理: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可根据它们在同一种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结晶方法加以分离。如:kno3中混有nacl。

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体溶质结晶析出。

降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当大的固体溶质结晶析出。

3:具有规则___的固体叫晶体。形成晶体的过程叫___

五: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溶液的表示方法有很多,如: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体积分数等,我们主要学习溶质的质量分数。

1: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而不是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比。这个比必须用%表示。

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00%

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2:a:填表

b:溶质、、溶剂、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四者关系。

3:(l)一定温度下,若已知某物质的溶解度,实际上就等于知道了饱和溶液中三个量,溶质量(s)、溶剂量、饱和溶液量(100+s)的关系,因此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可以互换。

2)在一定温度下某一物质的溶解度与它的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在数值上是不同的,溶解度的数值一定大于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数值。因为溶解度是指100g溶剂里所含溶质的克数,而溶质的质量分数可看作是指100g溶液里所含溶质的克数。

溶液复习捡测题(一)

一、选择题。

1.溶液的基本特征是( )a、无色透明 b、无色均一 c、均。

一、稳定 d、纯净的液体。

2.下列液体不属于溶液的是( )

a、氯化钠投入水中 b、冰投入水中 c、碘酒 d、二氧化碳通入水中。

3.关于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一定会析出晶体 c、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其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时大 d、一定温度下,在物质w的饱和溶液中w的溶解量一定达到最大值。

4.某温度下,a克溶质溶解在a克水里恰好饱和,此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 )

a.100克 克 c.2a克 d.1克。

5.配制15%的氢氧化钠溶液所用的仪器是 (

a. 玻璃棒、药匙、烧杯、量筒、托盘天平 b.托盘天平、烧瓶、药匙、玻璃棒、烧杯。

c.量筒、漏斗、烧杯、玻璃棒、药匙 d.蒸发皿、托盘天平、漏斗、烧杯、玻璃棒。

6.下列对于溶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质只能是固体 b. 溶质只能是液体 c. 溶质只能是气体d.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7.把20克5%的硝酸钾溶液稀释至200克,则稀释后溶液中含硝酸钾的质量是 (

a.10克 b.1克 c.0.1克 d.0.01克。

时,18克水溶解2克m物质(不含结晶水),则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a、20% b、11.11% c、10% d、12.50%

9.结晶是分离几种可溶性固态混合物的一种方法,它的原理是( )

a.混合物在不同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 b.组成混合物的各种物质的沸点不同

c混合物中的各种物质的熔点不同 d.组成混合物的各种物质在同种溶剂里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大小程度不同。

10. 0.05克某物质在室温时溶于10克水中既达到饱和,则一般把这种物质划分为( )

a、易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难溶物质。

11.在1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数值为a,此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数值是b,则b和a的关系是( )

a、b小于a b、b大于a c、b等于a d、无法比较。

12.将25克蓝矾(cuso4·5h2o)溶于100克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25% b.20% c.12.8% d.6.4%

13.要使w克10%的a物质的溶液浓度增大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加入w克a物质固体 b、蒸发浓缩成w/2克溶液

c、加热蒸发掉一半溶剂 d、加入w克10%的a物质的溶液。

时,把w克某物质溶于水,制成v毫升密度为ρ克/厘米3的饱和溶液,则t℃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 )

a、100w/vρ克 b、100/(wρ— 克 c、100vρ/w克 d、100w/(vρ —w)克。

15.同温下a克和b克饱和蔗糖水,各蒸发掉c克水后(a、b均大于c),析出蔗糖的质量( )

九年级化学复习题

化学复习题 1 下图是某科学兴趣小组设计的四个实验,其中合理且能完成的实验是。2 铁 盐酸 石灰水 硫酸铜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 a b c d 表示物质间反应的主要实验现象,其中描述正确的是。a 有气泡产生 b 无明显现象。c 有红色固体析出 d ...

九年级化学复习题

1 本考试有五道大题,22道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限为60分钟。2 考生答题前请认真填写第1页密封线内的县 市 区 学校 考号 姓名。3 请用蓝色或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答题。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ca 40 ...

九年级上册化学复习题

1 选择题。1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 实验是科学 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液体的倾倒 b 液体的量取 c 点燃酒精灯 d 滴加液体。2 下列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a 碱液沾在 上,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b 实验桌上酒精灯倾翻,酒精流到桌上并着火,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