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写作:第56-57小题,共65分。其中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论说文35分。
56、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左右的文章,对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
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
现在人们常在谈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其实大学生的就业并不难,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2024年减少了345万,这说明我国劳动力的**从过剩变成了短缺,据报道,近年长三角等地区频频出现"用工慌"现象,2024年第二季度我国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例均为1.06,表明劳动力市场需求大于供给。因此,我国的大学生其实是供不应求的。
还有,一个人受教育程度越高,他的整体素质也就越高,适应能力就越强,当然也就越容易就业,大学生显然比其他社会群体更容易就业,再说大学生就业难就没有道理了。
实际上,一部分大学生就业难,是因为其所学专业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或对就业岗位的要求过高。因此,只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高校专业设置,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以改变他们的就业观念,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那么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不复存在。
总之,大学生的就业并不是问题,我们大可不必为此顾虑重重。
57、论说文: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亚里士多德说:"城邦的本质在于多样性,而不在于一致性。。。无论是家庭还是城邦,它们的内部都有一定的一致性。
不然的话,他们是不可能组建起来的。但这种一致性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同一种声音无法实现和谐,同一个音阶也无法组成旋律。
城邦也是如此,它是一个多面体。人们只能通过教育便存在着各种差异的公民,统一起来组成一个共同体。"
解析:“论证有效性分析”存在的主要错误:
1.材料提供的数据时效性不足,用的是2024年的数据;证明不了2024年的事情。
2.劳动力人口减少不等于劳动力人口就短缺了,如果原先劳动力人口远过于求呢。
3.用工荒的成因,材料提到的是长三角地区,但是成因也可能是由于劳动力配置不均衡导致的,所以长三角不能证明全国范围出现用工荒。
4.材料说到2024年第二季度的空缺和求职比,但是要证明劳动力人口真的短缺了,恐怕需要更长时间段的数据。
5.大学生的就业难也可能是因为岗位与大学生实际需求不匹配造成的。
6.教育程度高就证明素质更高吗?素质更高就说明适应性更好吗?这些推理也都是不一定成立的。
7.大学生在全社会中不一定是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也不见得适应性更强。
8.材料说的是一个人的教育程度越高素质就越高,是个体的整体素质高,而后面推理推出来的是整体素质高,所指代范围不一样。
9.材料承认一部分大学生就业难,与主张的大学生就业都不难形成了矛盾;
10.即使高校调整的专业配置,但是大学生毕业后,可能社会需求又改变了;而且大学生就算改变观念,也可能会出现高能低配的情况,也不一定能稳定就业;况且材料也没有考虑到创业的风险,所以采取这些措施改变就业难的问题未必有效。
论说文范文:
多样统一,构建公民社会。
材料引用了亚里士多德所谈论的关于城邦的一些观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主要是:城邦要保持和谐稳定,多样性是城邦的本质,一致性是构建和谐稳定的必要条件,要实现这一点,需要以教育为手段。所以,我们认为,要构建和谐稳定的公民社会,需要多样性和一致性的统一,也需要发展教育。
材料所说的“城邦”就对应了现在的“公民社会”。公民社会是一个契约比较完备的社会,他能够促进人的多样发展,使人获得更多的自由,实现更大价值。这样也就凸显了多样性和一致性的重要作用。
公民社会的构建需要多样性。正如材料所说,“同一种声音无法实现和谐”,人们的需求是多样的,条件资源也是不同的,比如,对于贫困人口,“一箪食一瓢饮”可能比高档的手机电脑有价值得多。由于同一种产品满足不同人群时的边际效用不同,所以我们需要承认多样性的存在;而如果不承认多样性,也就是不承认差异性的存在,人与人合作就缺少了必要的基础,自然也就谈不上一致性了。
一致性的缺少将会导致“不可能组建城邦”。如果人们是各自为政的,那么就会出现“弱肉强食” 的丛林法则;反之,如果人们由于有一些事务通过集中统一管理,可以提高效率、节约资源,就会使得社会效率提高,例如美国建国之初,把外交和宣战的权利交付给了联邦**,正是这个原则的体现。
我们必须意识到,亚里士多德其实强调了多样性,而并没有把一致性凌驾于多样性之上,所以他在讲到教育的手段作用时,其实蕴含了一个含义,即允许思想自由。那么我们到底如何将多样性和一致性统一起来,又统一什么呢?首先,需要建立共同的思考规则,也就是说,教育需要培养人们的批判性思维素养。
第二,需要共同的言行准则,例如“罗伯特意识规则”的存在,使得人们沟通交流的成本大大降低。第三,教育需要凝聚人们的价值观,形成共同的道德准则。
只有一致性的约束才会有多样性的自由,才会有人的价值的实现。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为了凸显人的更高的价值,亚里士多德提倡的这些观点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2024年。
56.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
(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
如果我们把古代荀子、商鞅、韩非等人的一些主张归纳起来,可以得出如下一套理论:
人的本性是“好荣恶辱,好利恶害”的,所以人们都会追求奖赏,逃避刑罚。因此拥有足够权力的国君只要利用赏罚就可以把臣民治理好了。
既然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的,那么在选拔**时,既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去寻求那些不求私利的廉洁之士,因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这样的人。廉政建设的关键其实只在于任用**之后有效地防止他们以权谋私。
怎样防止**以权谋私呢?国君通常依靠设置监察官的方法,这种方法其实是不合理的。因为监察官也是人,也是好利恶害的,所以依靠监察官去制止其他官吏以权谋私就是让一部分以权谋私者去制止另一部分人以权谋私。
结果只能使他们共谋私利。
既然依靠设置监察官的方法不合理,那依靠什么呢?可以利用赏罚的方法来促使臣民去监督。谁揭发**以权谋私,就奖赏谁,谁不揭发**的以权谋私就惩罚谁,臣民处于好利恶害的本性,就会揭发**的以权谋私。
57.论说文: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一家企业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究竟是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扩大生产呢,还是用于研发新产品。
有人主张投资扩大生产,因为根据市场调查,原产品还可以畅销三到五年,由此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
有人主张投资研发新产品,因为这样做,虽然有很大的风险,但风险背后有数倍于甚至数十倍于前者的利润。
解析:1、基于好利恶害的人性,作者认定“寻求不求私利的廉洁之士”对于选拔**而言既没可能也没必要,这一论证过于偏激。清正廉洁实乃**立身之本,是选拔任用**的基本要求,为官者当须以身作则,才能执政为民。
2、廉政建设的关键并非仅限于防止**以权谋私,材料论证过于简单。廉政建设内涵丰富,意义重大,我们还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多管齐下。
3、材料认为具有好利本性的监察官去制止其他官吏以权谋私的唯一结果就是双方共谋私利,实则未必。监察官也可实现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
4、利用赏罚促使臣民监督之法值得商榷。臣民是否选择揭发**受主客观多重因素影响,比如检举程序复杂,上访渠道狭窄,腐败力量强大,担心自身安危等。因而对不揭发者给予惩罚之举不够得当。
其余分析,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企业家遇到问题究竟是把有限资金用于扩大生产还是用于研发新产品。有人主张,投资扩大生产、市场调查,原产品可畅销3-5年,有利润;有人主张投资研发新产品,有风险,风险数倍前者的利润。
思路解析:首先,从立意来看,基本没什么新意。命题人给出了一下话题,并给出社会上对此的一些**。
而考生就是要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然后给出一个自己的看法,并用左右来论述自己的观点。由于题面给的材料比较简单,而且命题人没有给出明确的倾向,所以立意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
立意1:企业应该坚持走创新之路。
立意2: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立意3:坚持理性创新。
当然,本题基本上不可以单独立意到“把有限资金用于扩大生产”上。毕竟从命题人给的文字材料来看,它暗示出了“着眼当下”的有限性:原产品可畅销3-5年、有利润。
毕竟,3~5年之后呢?所以,从立意来看,考生务必抓住“创新”二字,不管你是论述“坚持理性创新”,还是论述“创新是企业腾飞的关键”,应该都算是切中了题。
其次,关于创新的文章,我们无论是课堂上,还是强化练习,亦或是冲刺阶段,都做了详细的讲解,甚至包括范文。即使到了考前的第二天,我还通过微信平台给跨考的考生发了相关的文章。所以说,我们不但是押中了题,而且还给了大家文章,只要考生认真的练习了,那么我想这篇文章就应该拿到不错的分数。
关于创新,我们曾经写过两方面的文章:一是创新的重要性,二是怎么创新。
从创新的重要性来说,我们给出的题目和文章是“创新是企业腾飞的关键”。考生可以可以从以下三个方法来阐述:
创新,是激发员工活力的根本。企业为员工创造一个公平的平台,能够让员工尽情的展现自己的能力,能够让员工快速的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样员工才更愿意为企业贡献自己的智慧与能力,成为企业的创新之源,动力之源。华为正是因为给了员工这样的创新环境,才有了它今天数万项专利之果。
……创新,是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关键。消费者的需求是多样,是不断变化的。企业只有深入了解,把握他们的需求,通过创新,不断丰富产品,完善提升服务,才能更快更好地抓住消费者。
拥有了消费者,企业就拥有生存发展的坚实空间。苹果短短几年便成为手机行业的霸主,其核心便是以创新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青睐。而诺基亚与摩托罗拉,恰恰是因为没有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没有相应的创新,而最终退出了手机市场。
创新,是不断深化良好合作关系的催化剂。企业的创新,给企业带来发展壮大契机的同时,也带给了合作发展壮大的希望。正是这种希望,使得合作伙伴更愿意与企业保持良好的关系。
企业也将因此而获得强大的外部助力。…
从怎么创新来说,我们给出的题目与文章是“坚持理性创新”。
坚持理性创新,首先要有正确的理念。有了正确的理念,上下一心,方能够诚理性地、客观地认识自身,方能够清醒地认识外部环境。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把握创新的方向。……
坚持理性创新,亦要有强大的能力作为支撑。空有目标,而无能力,只是水中观花,井中望月。真正的理性创新,须要一个企业不断的剖析自身,……
坚持理性创新,更要有有效的持之以恒的行动。创新之路,…须要企业有坚忍不拔的精神,须要上下同心,持之以恒的行动。唯有这样,才是真正的理性创新。
当然,如果本题写的是第二个立意,也是非常不错的。但问题出现在:我们很难论述清楚当前与长远的辩证关系。这我在课堂上也强调过,如果出现这种辩证的关系,如果不好写,就只写其中的一点。
2024年。
56.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
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证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
哈佛大学教授本杰明·史华慈(benjamin 在二十世纪末指出,开始席卷一切的物质主义潮流将极大地冲击人类社会固有的价值观念,造**类精神世界的空虚,这一论点值得商榷。
文章思路解析】:
首先,按照唯物主义物质决定精神的基本原理,精神是物质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因此,物质丰富只会充实精神世界,物质主义潮流不可能造**类精神世界的空虚。其次,后物质主义理论认为:个人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一旦得到满足,就会把注意点转移到非物质方面。
物质生活丰裕的人,往往会更注重精神生活,追求社会公平、个人尊严等等。
还有,最近一项针对某高校大学生的抽样调查表明,有69%的人认为物质生活丰富可以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有22%的人认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没有什么关系,只有9%的人认为物质生活丰富反而会降低人的精神追求。
总之,物质决定精神,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会促进人类精神世界的发展,担心物质生活的丰富会冲击人类的精神世界,只是杞人忧天罢了。
57.论说文: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有人说,机器人的使命应该是帮助人类做那些人类做不了的事情,而不是替代人类。技术变革会夺取一些人低端繁琐的工作岗位,最终也会创造更高端更人性化的工作机会。例如,铁路的出现抢去了很多挑夫的工作,但也增加了千百万的铁路工人。
人工智能是一种技术变革,人工智能也将会促进未来人类的生产生活。有人则不以为然。
首先,我们对此需要明确站位,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鉴于目前世界范围内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和普及,考虑到大势所趋,综合理性分析可知:应对人工智能持积极观点、支持态度,当然,我们也要理性分析,谨慎对待,让人工智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管理类联考逻辑真题
逻辑推理 本大题共30小题,每个2分,共6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a b c d 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2008 10 31.除非调查,否则就没有发言权。以下各项都符合题的断定,除了。a.如果调查,就一定有发言权。b.只有调查,才有发言权。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d.如果有发言权,...
考研管理类联考真题
一 问题求解 第1 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 a b c d e 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1.将元奖金按的比例分给甲 乙 丙三人,则乙应得奖金 元。abcde 2.设实数满足,则的最小值为 abcde 3.若菱形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
2024年管理类联考真题
1 某工厂生产一批零件,计划10天完成任务,实际提前2天完成,则每天的产量比计划平均提高了 a b.c.d.e.2 甲乙两人同时从点出发,沿400米跑道同向均匀行走,25分钟后乙比甲少走了一圈,若乙行走一圈需要8分钟,甲的速度是 单位 米 分钟 a.bc.d.e.3.甲班共有30名学生,在一次满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