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三年不辞职》

发布 2022-01-17 22:59:28 阅读 1149

1、你可以任性辞职,但是无法摆脱这个社会。和顶头上司搞好关系,并不是拍马屁,毕竟,管理好自己和领导的关系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

2、一个人在职场获得成功,只有15%靠专业知识,另外85%主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在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同时,一定要注音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情商,综合提高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3、在处理与上司关系的时候,不要把他看做是智商太高的人,要把它当成老小孩看待,处处让着他,举止要尊敬中体现关心,亲切中保持距离,这样的尺度对你肯定是有利的。

4、同事,即共同做事,同事间应保持君子之交,保持一定的距离。可以共事,但不可以交心;要尽快融入同事的圈子,但是也要跳出小圈子。

5、与人相处,一旦遇到自己不太喜欢的行为方式,不要很快地做出是好是坏地判断,包容和积极欣赏对方的长处,才是关键。

6、初入职场的年轻人都会经历一段或长或短的蘑菇期。只要踏实肯干,即使生长在角落里,也会有被人发现的一天。如果你低头做这些小时时有了收获和成长,恭喜你,你已经不知不觉拥有了顽强、耐性和踏实——日后受益匪浅的资本。

7、无论工作怎么谨慎,都有失败的时候。最关键的是,同样的错误不要犯两次。比起承担惩罚,企业更渴望的是弥补。

8、在职场上,遇到任何问题,都不能感情用事,更不可轻易被被别人的言论所影响,冲动做出决定。

9、保持乐观、积极的心境,不要因为怀才不遇去怨天尤人,而是学会坚持和等待,更好的完善自己。

10、橡胶超人: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防止出现失控的后果。其次,要冷静思考情绪困扰的源头;最后,要坚持理性思维的原则。

11、受挫是职场拼拼辞职的的主要原因之一。职场受挫在所难免,挫折本身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的态度和处理方法,即在挫折面前的情绪管理。一方面,大禹治水告诉我们,要多渠道疏导。

另一方面,每一个职场人都是以经济学上所言的理性人而存在的。一个利字让本不想管的人为同事,所以要学会用理性战胜感性。理性思考能力实质上是职场成熟度的一个衡量指标,只有越来越理性,才能越来越适应职场生活。

一个具备理性思考力的职场人,在挫折面请会权衡忍受抑或爆发的成本与收益。

12、初入职场,虽然内心里不要放弃那份积极与热情,但在表面上,要更加冷静,多一点内敛。做事之前多请示,多向同事和上司请教;在取得成绩时候,把功劳分给更多的同事。只有掌握了这些,才能更好的渡过磨合期。

13、职场新人客服完美主义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降低标准;二是放弃强迫自己和他人。

14、当一个人越坚持原则,他的对抗心理就越强,就好像你用双手去推东西,你的用劲越大,反作用力就越大。而当你收的力道变得柔和时,你受到的反作用力就会越温和。所以,为了保障事情的顺利进行,为了让同事之间的关系得到较好的维护,在坚持原则时,要讲究艺术。

15、在职场上,个性必须受到企业文化、岗位职责、团队合作等方面的限制。企业的分工越来越细,员工的角色只是公司的一颗螺丝钉,换了谁都不会影响公司的运转,就像流水线上的一环一样,很少有发挥个性的空间。职场新人,收敛个性,放低姿态做人处事,或许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16、比尔盖茨:“这世界并不会在意你的自尊,这世界指望你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先要有所成就。”

17、当新人在职场还没有实力,没有地位的时候,只有牺牲自尊,才能换取职业能力的提高。这是一个必经阶段,越早意识到这一点,离职业成熟就会越近一点。

18、职业化:

不要穿着太夸张上班;

接**,先说“你好,公司”;

邮件往来,要记得在主题上表明邮件的主题,没有主题的邮件,有可能会被当垃圾处理。

不要再上班的时候看一些乱七八糟的**;

不要乱用公司的**;

开会的时候记得关机;

不要把你的办公桌弄得比垃圾篓还脏;

msn、qq签名也很重要。

读书笔记三年不辞职》 1

2015.01.09 3年不辞职 1.在工作中,跳槽的次数越少越好!2.跳槽不应只是对高新或高一级职位的追逐,而是对职业生涯的进一步追求。在换工作之前,要确定你跳槽的动机是什么和自己是不是需要跳槽。每换一次新的工作,都能让自己更接近心中成功的目标,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跳槽。3.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人...

《孔子》读书笔记三年级读书笔记

我读了一本书,名字是 孔子 孔子生下来很穷,他三岁的时候,爸爸就死了,他和妈妈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它不像其他儿童一样玩耍,而是学习礼仪。他妈妈死后,他开始立志学习,只要他不会的都要仔细地询问。40岁的孔子想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开始当官治理国家,可是大官们都不听。他想寻找一个更好实现理想的地方,就开...

《钱学森》读书笔记三年级读书笔记

钱学森 读书笔记三年级读书笔记。今天是开学以来第一次语文考试。在试卷上,我看到了 钱学森 这篇文章,我一下子就被那爱国的精神感动了。钱学森 这篇文章讲的是优秀的钱学森到美国留学,却不忘关注祖国,希望能回到祖国。遇上可是钱学森虽遇到百般阻挠。五年后,钱学森布季终于梦想成真的故事。津津有味读完整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