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地理(新课标ⅱ卷)特点分析。
2023年高考地理备考建议。
南安祥。2023年高考已经结束了,非常有必要对过去一年的备考工作做一反思和回顾。下面我结合专家分析,对新课标ⅱ卷的文综地理试卷试题进行解析,对试题特点进行概括和总结,并对今后我们的地理备考提出建议。
一、试卷分析:
一)客观题部分(选择题):11道选择题按照四组题的形式展开。
第一组题考察农业区位,具体考查了珠三角地区的基塘农业,特别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对于农业的影响,同时加入市场因素,顺带考查了市场导向性的花卉业和果蔬业。第二组题考查大气专题,具体考查沙尘暴(冷锋),学员只要了解冷锋“降温增压”的特点,就可以做对,另外第5题相似于2023年北京卷高考第5题。第三组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工业的区位选择,定位为非洲北部摩洛哥这个国家,基本就没有问题了,第8题只有一道题考察地球运动(区时计算),难度较低,属于基本计算,与2023年考察太阳高度角难度一致,相似于但是难度低于2023年高考文综海南卷第一题(通过会议问题,考察区时计算)。
第四组题考察世界区域地理和河流水文特征,具体考查河流结冰期和凌汛现象,难度不大,甚至结冰期通过图3b年温度线直接判读,试题相似于2023年高考文综浙江卷第36题考查北美五大湖和圣劳伦斯河,其中冰冻河流部分河段不结冰现象原理相似于松花江吉林段。
二)主观题部分(非选择题):
1、必考题两道:第一道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非洲西部)典型国家尼日利亚,具体考查交通区位选择、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工业联系等几个方面,学员可从世界区域地理或者地理知识体系两个方向入手答题,难度适中。第二道题中国区域地理,具体考查西北地区(河套地区),从地势特点、水循环、水污染原因及措施这三个方面展开,其中地势特点(或者地形特点)和水污染治理都有固定答题模板,比较容易。
2、选考部分三道(三选一即可):
第一道旅游地理考查四川九寨沟和黄龙景区,不涉及学员自己定位,难度角度,按照旅游资源、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客源地三个方向答题,得分容易。第二组题自然灾害与防治考查中国东南地区洪涝原因和第三组题考查贵州省喀斯特地貌,都是固定答题模板。三道题比较,个人觉得,功底好的学员选择《自然灾害与防治》、基础弱的学员选择《旅游地理》,更容易得分。
二、新课标试卷的亮点:
1、平稳。2023年高考地理(新课标ⅱ卷)相比2023年难度基本持平。试题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新课标的让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的指导精神。
这套试题体现了稳中求变、求新、求活的特点,充分体现考察地理知识运用能力的理念。本卷以高中地理必修主干知识为考查目标,以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作为辅助,注重考查学生的解题思维过程和对实际问题的理解。题目新颖,区分度良好。
考查内容覆盖高中地理的主要知识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分值分配恰当。选修内容和必修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注重对地图的分析理解和综合运用,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色。
试卷的平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整个试题的结构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第二个就是考察的内容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人文地理仍然是注重区位,区域地理仍然是考虑这个地方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问题。第三就是考察能力,考察学生提取信息,读图,然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图像化。地理的第一语言,就是文字。第二个语言就是地图,通过图的形式给大家展示,这是我们地理学科的特色,也是地理被称为我们文科中的理科非常重要的体现。
3、去热点化。一带一路,apec蓝,在新课标卷中完美的规避了,可以说新课标卷在题目的设置上非常好,去热点化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去热点化也提醒我们师生的目光应该始终放在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上。
三、具体来说,2023年高考地理(新课标ⅱ卷)有以下一些值得关注的细节:
1、地球运动的再次出现。
每年都会遇到很多高三的学生问我同样的问题:地球运动考不考?用不用学?
其实从2023年到2023年这4年的时间都没有考查地球运动的知识,再加上地球运动的知识涉及到一些数学中的立体几何,学生们会觉得很困难或者浪费时间,故在复习中很多同学选择放弃,但是在2023年试卷的第4题考查了地球运动中太阳高度角的计算,难度较低,分值只有4分。建议2023年的考生也不用对地球运动的知识有所担心,平常心态就好。
2、试题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在今年的高考试题中,在选择题**现了没有图的题目(第一题至第三题),考查的是基塘农业,很多同学不懂什么是基塘农业。这就给2023年参加高考的学生们提个醒,要对现实生活有更深的了解。根据近几年高考中越来越考查现实生活的趋势,去年也考查了握手楼一类的知识,所以建议2023年参加高考的学生要涉猎广博。
3、试题灵活,要求平时多思考。
有很多家长都会困惑一个问题,孩子已经很努力学地理了,一直在背啊,怎么成绩就是提不上去。事实上,地理是一个要求见多识广的学科,固然有些知识老师可以给学生总结好,学生背下来即可,但是还是有些知识要求学生平时要多思考才行。建议2023年考生平时多思考,不能仅停留在完成老师的要求上。
4、对识图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
地理题目配图中的区域地图一般都是给出经纬度,再给出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来辅助判断。必须重视空间定位,经常看图,掌握全球必须的九大经纬度和中国的九大经纬度。以此来判断非地理事物的区域地图。
选择题的6-8题就是这种情况,另外,在选择题9-11题要求把区域地图和降水柱状图相结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地理题目以后会更重视识图能力,尤其是组合图的理解分析能力。
5、开放性试题没有出现。
今年的试题中没有出现开放性试题,但是这不代表着这种类型题目的淡化,新课标重视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理解和运用,今后这种题型很可能还会出现。
6、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仍然是重点。
非选择题一般都是一道自然地理,一道是人文地理,相辅助的区域地图一般一个是世界地区,一个是中国地区的原则。今年也不例外。人文地理大题一般就是工业和农业选择一个来考查,2023年考农业,2023年考工业,2023年考工业,2023年考农业,2023年考农业,但是2023年考查的是交通和工业,所以不难看出人文地理中农业和工业仍是王牌老大,城市交通人口次之,但也同样需要引起重视。
四、2023年地理高考备考建议:
1、注重地理主干知识的掌握,注重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等有效、传统的做法要坚持。实践证明,过去我们地理备课组提倡的许多备考方法是符合新课程高考的要求的,也是行之有效的备考经验,所以,在今后的备考工作中老师们一定要深入学习,把它们熟练运用到日常的备考工作中。
2、学生不但要“苦学”,更要“巧学”,要“学巧”。新课程地理题目更加灵活,富有新意,所以仅仅像过去那样下苦力气是不够的,还应该灵活多变,善于运用。这就要求老师也要多钻研,善思考,有巧劲,绝不能固步自封。
现在的考试过程当中基本上不会出现那种我们在参考书、模拟题中见过、做过的题目等等的那些原题,或者说原东西,是不会有的,这是肯定不会有的。因为命题人出题的时候要考虑题目的原创性,她要选择考点,选择情景,选择设问的角度,选择题目的呈现形式,所以高考必然是新题目、新情景、新设问,但是,高考立意是地理学科的本质,这个本质就是学科素养,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师生要以静制动。考试不是看你讲了多少,而是看你的学生会了多少,有舍有得也是高考智慧。
题可以变,答案可以变,不变的是思维过程。老师要告诉学生,见到新材料、新题目,不要怕,不要慌,因为这是必然的;反倒是在考场中见到似曾相识的材料和题目时万万不可大意,否则往往会上了惯性思维的当!
3、注重地理学科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明白彼此之间是怎么影响的。
4、要注重各种图表的积累,要做到心中有图。要认真熟读各类地图(坐标统计图、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区域图、政区图等),特别是教材中的地图,掌握读图方法和技巧,重视地图、图表、**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转化,训练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提高识图、填图、绘图、用图和析图的能力。
5、关于热点问题。我们应该注意今年没有考热点,但不代表明年不考热点,2023年全国二卷就考了一个俄罗斯,俄罗斯就是当年的热点,因为冬奥会的缘故,所以说热点我们还是要适度关注的。今年去热点化不代表明年不考热点,所以说热点大家还是要关注,因为毕竟文综是结合热点考试的科目,但是要适度。
要始终牢记热点只是考试的一个背景,热点只是考试的一个切入点,高考注重的还是考察地理的思维和地理的方法,和地理的角度。
2023年高考地理
2013年高考地理模拟试题。黑龙江省大庆市杜蒙一中侯喜林邮编166200 一 选择题 只有一个正确的 共50分。下面两幅图是鲁尔区和辽中南工业,回答1 2题。1 关于两个工业区气候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鲁尔区冬季温少雨b辽中南地区夏季高温多雨。c鲁尔区年较差和日较差大 d辽中南工业冬季温和少雨。2 两...
2023年高考地理
2014年高考地理 二模 分析会在我校隆重召开。2014年4月10日,九江市2014高考地理学科 二模 分析会暨第二轮复习专题研讨会在九江一中素质教育中心三楼阶梯教室隆重召开。会议开始前,首先由九江一中优秀青年教师陈俊作 降水专题 高考复习汇报公开课。陈俊老师以其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 精湛动感的课件设...
2023年高考新课标地理
2014年高考新课标地理 考试大纲 解读。依据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 必修课程的内容,确定高考地理科考试内容。课程标准 确定了高考的主要内容。近年高考题侧重了对课标正确理解的引导,复习首先要正确理解课标要求,确定学习内容的广度 深度和方法,并构建核心知识的框架图和问题分析思路,做到精准备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