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地理新课标卷地理评析

发布 2020-02-05 03:55:28 阅读 5376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新课标全国卷)地理部分试题分析。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胡朝阳(417700)

一、地理试题整体特征。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新课标全国卷)地理部分试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原理考查,重点考查学生能力,突出了地理学科区域性、综合性的特点。在选修试题中,考查了敦煌石窟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美国飓风、**的防御措施,上海水源的保护等问题。

所考知识均属于主干,符合中学地理教学的实际。自然部分内容考查偏少。与2023年新课改卷比较,2023年试卷保持了一贯的稳定性,试卷结构稳定,试题难度略有降低。

试题中涉及的均为常见知识点,没有偏、怪、难、超纲试题出现,不存在人为设置的陷阱。材料文字精确、简练,从而减少了考生的阅读量,更容易提炼关键词。没有景观图的判读,避免了由于图示不清而增大考生的答题难度。

(1)注重主干知识人文地理内容略增。

今年地理试题中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并重,人文地理内容略增。在必选题的90分中,人文地理知识占了50分。而选做题的42题第二问(4分题第二问(4分)及44题(10分)均属于人文地理的考查点。

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集中,全部为考纲中的主干知识。粮食问题、等值线问题、工业问题、气候与水文问题、工农业区位因素问题、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淡水资源问题是考查的重点知识。试题中对气候类型、洋流、地质作用等内容的考查有所减少,对农业、工业考查增加较多。

(2)减少识记内容保留开放性试题。

注重地理能力,减少识记内容的考查,是课改以来高考地理试卷中比较明显的转变。2023年高考试题中,多道选择题更注重对地理能力的考查。如第小题,并不是具体考查某一地区、某一湖泊和水文观测站,而是要根据两个水文站与湖泊的位置关系及水文观测站的流量在36小时内的变化来解决问题。

同样的能力考查还体现在第小题和第小题。

保留对开放性试题的考查是新课改卷的一个亮点。第卷37题第三小问的“你认为图示沿海地区是否应大力发展芦笋种植,请说明理由”,就属于开放性试题。开放性试题给了考生更多发挥空间,这不是简单的错与对的问题,错了错在**、对了对在何处,只要考生有充分理由论证就可以。

(3)选做题分值分配有变化。

2023年三道选做题均只设一问,满分10分;2023年三道选做题均设两问,满分10分。考生可能感觉总分没变,多一问、少一问无关紧要。其实这有很大学问,多设一个问题,就相当于多一个答题方向和思路,因而也适当降低了试题难度。

二、地理试题详解详析。

一)选择题解析。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23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据此完成1~3题。

1.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 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

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 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

2.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要产区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

a.太湖平原b.洞庭湖平原。

c.汉江平原d.成都平原。

3.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广b.生产规模大

c.机械化水平高d.人口较少。

解题思路】1.读问题:“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把握关键词。

首先明确我国近些年后续耕地资源已经不足,所以排除a选项;然后又可以看到其余三个选项中b包含了c与d,所以选择b更好。2. 读题干材料: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分析问题。应该是工业化与城市化飞速发展的太湖平原。3.

粮食商品率指的是粮食生产总量中商品量所占比重,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原因是人口比河南省少,所以粮食消费量少,商品量高,商品率就高。

答案】1、b 2、a 3、d

规律总结】要求学生紧扣信息进行答题。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中国农业及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特点。

图1示意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吧、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1完成4~5题。

4. 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1a中的

a.①地 b.②地 c.③ 地 d.④地

5. 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a 河道淤积b 河谷变宽

c 湖泊分流d 湖水补给量减小。

解题思路】4.分析b图可以得出甲乙两个水文站峰值都出现在降水12个小时之后,故此次降水汇流既影响到了甲,也影响到了乙,所以降水地点应该在两个水文站的上游,根据a图可以判定应该是 ④地。5.

本题是考查湖泊的“调蓄”功能,经过湖泊的分流调蓄,河流流量会变的更加平稳。

答案】4、d 5、c

规律总结】要求学生获取信息并进行解读,然后答题。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河流流量变化特点及其成因。

读图2 ,完成6~7题。

6. 根据图是信息可以推断,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c. 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d. 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7. 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

a.关中平原 ,浙闽丘陵b.江汉平原 ,山东丘陵

c.汉水谷地 ,黄淮平原d.汾河谷地 ,松嫩平原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区域地理中的中国地理部分,首先要进行区域定位,根据经纬网和铁路干线的分布确定甲城市位于汉水谷地,乙城市位于黄淮平原,则7月分两地平均气温应相差不大,而1月份甲城市因北部有秦岭与大巴山脉对冬季风的阻挡,平均气温高于乙城市。

答案】6、a 7、c

规律总结】注重区域定位。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中国区域地理及气温分布特点。

图3表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读图3,完成8~9题。

8.由图3可以推断,该区域。

a.t0年工业基础雄厚年吸引的工业企业类型最多。

c. t1—t2年经历产业结构调整 d. t2年以后工业生产衰退。

9.甲、乙两类企业相比。

a.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更长。

b.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

c.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

d.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解题思路】通过材料提取信息, 认真读图,注意图例。随着时间的推移,剩余劳动力减少,人均工资增加。甲企业在t1时间以前是企业的支付能力大于人均工资;t1时间以后相反。

说明甲企业亏损开始,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答案】8、c 9、b

规律总结】本组题考查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获得答案。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化特点。

图4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10~11题。

地的海拔可能为。

a.90米 b.230米 c.340米 d.420米。

11.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260米 b.310米 c.360米 d.410米。

解题思路】10.细心读图,注意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的关系,根据图中等高距为100米,和等高线的分布,可以判断出河流东西两岸均为300米等高线,则q地海拔为(300,400);11. 瀑布的落差为72米,桥梁附近河岸海拔为(200,228),与山峰的高差范围是352-380米之间,故选择c。

答案】10、d 11、c

规律总结】本组题考查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并通过简单的计算获得答案。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等值线的应用。

(二)综合题解析。

36.(22分)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木家具广受人们的喜爱。目前,我国红木原材主要依赖进口,越南是红木原材的主要出口国,近年来,越南规定红木原材需经初加工方可出口。凭祥(位置见图6)是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之一,今年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开始在凭祥集聚。

1)说明越南限制红木原材出口的原因。(6分)

2)分析凭祥成为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的区位优势。(10分)

3)说明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在凭祥集聚的原因。(6分)

解题思路】(1)限制红木原材出口,说明出口原材经济效益低,并破坏森林植被。(2)根据图可知,凭祥地处边境,最接近原材料地,分析区位就要具体考虑原料、市场、交通等因素。(3)企业集聚的原因,共用基础设施,信息的交流,技术的提高,降低成本。

答案】(1)提高原材的附加值,增加收入;保护红木资源;扩大就业。

2)接近原料产地;我国市场需求旺盛;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善。

3)节省运费;便于企业间人员和信息的交流,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共享基础设施,节约成本。

规律总结】善于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并应用在答题中。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工业的区位条件和工业地域的形成原因。

37.(24分)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7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480~5000米之间,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

1) 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愿意(10分)

2) 推断图示沿海地区芦笋种植用水的**(6分)

3) 你认为图示沿海地区是否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请说明理由(8分)

解题思路】(1)从图中经纬线分析,该区域为南美洲大陆西岸。干旱是山脉的背风坡和寒流作用的结果。(2)图中可知,有河流,(3)本题开放性好,需要观点鲜明,言之有理,难度不大。

答案】(1)位于热带,全年高温,蒸发旺盛;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沿岸寒流减湿作用。(2)地下水,河水(3)赞成,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反对,本地水资源缺乏,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加剧水资源的短缺。

2023年高考冲刺卷 新课标卷 地理

降水平衡 年降水量减去年蒸发量 反映某地区水分的盈亏。图1为世界某区域地图。读图1回。1 以下四地蒸发量最大的是。a b.cd.2 影响图中 两地水平衡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 地形 b.纬度 c 季风 d 洋流。3 为发展种植业,以下四个地点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a 跨流域调水 b 推广滴灌技术 c ...

2023年高考地理 新课标2卷

a.地 b.地 c.地 d.地。雾是近地面大气层 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图3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9 11题。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 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c.海陆间气温...

2023年高考地理冲刺卷03 新课标卷 答案

2016年高考地理冲刺卷03 新课标 卷 答案。第 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1 b 2 a 3 c 考点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气候类型的成因。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 4.根据材料推测,海绵城市的主要作用是增加下渗 减少径...